習近平力主建設雄安新區。(圖片來源: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4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力主建設的雄安新區曾被中國官媒吹捧為千年大計,如今七年過去了,還需要大舉投資,而經濟也未見好轉。因此,外界質疑雄安新區或將爛尾。
已經投資6700多億元 還要投入大量資金
據中國官媒央視4月1日報導,目前,雄安新區380多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7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
報導稱,雄安新區首批4家疏解央企已有3家總部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1家已完成選址,即將開工建設。而首批疏解的4所高校和2所醫院也已陸續開工建設。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也已經開學、開診。雄安宣武醫院是北京市支持雄安建設項目中體量最大的工程,也是雄安新區第一座大型三級甲等醫院。從去年首批門診開診試運行至今,共有30個科室開診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從央視發布的視頻來看,已經投資6700多億元的雄安新區還有大片的荒地待開發。
已經投資6700多億元的雄安新區還有大片的荒地待開發。(圖片來源:央視視頻截圖)
在去年6月30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政治局會議,審議《關於支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會議提出,「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會議強調,推進標誌性疏解項目在雄安新區落地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科技創新,發展高端高新產業;不斷增強雄安新區自身建設發展能力。
與此同時,雄安綜合保稅區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准設立。
雄安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稱,雄安的「綜合保稅區是我國目前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功能最全.....綜合保稅區發展全國樣板。」
各種跡象表明,北京當局還要大舉投資到雄安新區。
習近平去年5月10日視察雄安新區,主持召開「推進雄安建設」座談會。習近平在座談會上強調,「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稱奇蹟。」
當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副總理丁薛祥隨行。這是中國國務院總理首次出現在雄安新區,習近平過去十年多次考察雄安新區,前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從未跟隨,也從未對雄安新區建設表明態度。
雄安新區或爛尾
在2017年4月1日,北京當局發布通知,決定在河北省設立雄安新區。當時,官方宣傳雄安新區計畫時,曾誇下海口,聲稱要斥資30萬億元人民幣,「打造一座未來之城」。時至今日,雄安新區仍然沒有太大起色,但頻傳爛尾的消息。
日本媒體人筱原常一郎在今年3月11日發布文章認為,中國城市發展陷入巨大動盪,大規模房地產開發失敗、公寓供過於求,並且爛尾樓等問題,導致經濟衰退正在蔓延。習近平所倡導的目標即將走進死胡同--雄安新區的口號是「千年大計,對國家重要」。這一想法的產生,是因為首都北京功能過度集中、過度開發,長期面臨交通擁堵、高樓林立、空氣污染、環境惡化等問題,首都功能失調。因為沒有改進的前景,習近平領導層決定將首都部分功能遷往位於北京以南100公里的河北省雄安地區。
文章指出,習近平對雄安新區項目十分熱衷,認為這是一個將自己作為中共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名聲牢牢載入史冊的重大工程。習近平希望留下鄧小平等前輩類似的歷史成就,於是他想了想,推出了雄安新區項目,但方法與泡沫開始破滅的大規模房地產開發方法如出一轍,而且計畫根本沒有進展,現在只是一座巨大的無人居住城市。
早前網傳視頻顯示,被稱為亞洲最大的雄安火車站廣場上雜草叢生,雄安火車站每天僅有一列往返北京的列車。此景象引髮網民熱議。目前,廣場上的草已被除盡。
雄安火車站總規模為13站臺23線,總建築面積47.52萬平方米,大小相當於6個北京火車站。2020年12月啟用之時,中國官媒曾以「中國高鐵新名片」來形容雄安火車站。
相較於中國官方和官媒吹捧雄安新區,外界大多不看好這個「千年大計」,甚至部分人士認為,雄安新區恐以「鬼城、爛尾」收場。
時政評論人士唐新元曾撰文《雄安新區能給中國帶來巨變嗎?》指出,中國至今已經有十幾個新區;中國北部的政治生態根本不利於自由市場的充分生長;十幾年前曾傾注力量建設,也曾有大型國企入駐的河北曹妃甸早已成了荒無人煙的「鬼城」;根據中國的政治生態,以後這裡還能否從國家層面的高度建設還很難說。
中國經濟正在下滑 香港繁華不再
從大的宏觀層面來看,中國經濟正在下滑。在上週的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坦率承認了圍繞中國經濟與日俱增的擔憂,包括中國在房地產行業和地方政府債務方面面臨的越來越大的風險。
李強今年出席該論壇,表明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有所上升。眼下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外商投資下降,人們對安全環境的擔憂與日俱增。不出所料,李強在講話中大談中國的巨大市場和長期增長前景。但令人驚訝的是,他承認了許多讓外國高管保持觀望的問題,也就是中國在房地產行業和地方政府債務方面面臨的越來越大的風險。
隨後習近平會見了15位美國商界領袖,試圖傳達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信息。但是,外企高管保持謹慎的態度。據路透社3月29日報導,許多高管在離開中國時都抱有同樣的謹慎態度:雖然情況可能不會變得更糟,但在中國投資的風險仍然大於回報。
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已連續兩年下降。海外投資被北京當局視為外資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信心的體現,也是增強中國企業競爭力的途徑。
外國直接投資簡稱外資,是指外國企業為獲得利益在本地所作的經濟投資。一般而言,外國企業會和本地企業組成一個公司,形成一個多國企業或者國際企業。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去年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了8%。外匯監管機構的一項包括留存利潤在內的更廣泛指標顯示,2023年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了約80%,至330億美元。這是自1980年開始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
並且,經濟風向標--寫字樓空置率顯示,中港兩地經濟正在衰退。
香港經濟復甦不似預期,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3月28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寫字樓空置率創25年新高。而上海和北京等一線城市寫字樓空置率爬升至20%以上,二線城市寫字樓甚至高達33%,在大量公司關門之後,經濟也不復往日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