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明的君王總是舉用賢能者來建立功業。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泰族》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明於天道,察於地理,通於人情,大足以容眾,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知足以知變者,人之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隱義,仁足以得眾,明足以照下者,人之俊也。行足以為儀表,知足以決嫌疑,廉足以分財,信可使守約,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人之豪也。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比,見難不苟免,見利不苟得者,人之傑也。
古時候,制訂了法令而沒有人去觸犯它,刑罰設置了卻無人去使用它,並不是可以用刑而不去用刑,是因為百官都想著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各項工作都興盛成功,禮儀修治並任用賢能有德之士的緣故。所以推舉天下才德最高的人擔任三公,舉薦一國之內才德最高的人擔當九卿,選舉一縣之內才德最高的人做二十七大夫,推薦一鄉之內才德最高的人為八十一元士。
因此,智慧超過萬人的稱之為「英」、智慧超過千人的稱之為「俊」、智慧超過百人的稱之為「豪」、智慧超過十人的稱之為「傑」。
明瞭天道運行規律、審察地理形勢、通曉人的性情,心胸博大足以容納眾人的意見、德行足以使遠方的人歸附、誠信能把不同主張的人統一起來、智慧能知道萬物的變化,這樣的人就是人中之「英」。德行足以起到教化作用、行為暗合道義、仁愛能得到眾人的擁護、光明能照耀下層人,這樣的人就是人中之「俊」。行為能成為大家的表率、智謀能決斷疑難之事、廉潔足以公平合理地分配財物、誠信可以遵守信約、做事值得效法、說話能合於道,這樣的人就是人中之「豪」。堅守本職工作而不荒廢、為人正義而不結黨營私、遇危難而不苟且躲避、看到利益而不貪得,這樣的人就是人中之「傑」。
讓英、俊、豪、傑各按他們才能大小安處在恰當的位置,各得所宜,發揮自己的才能。這樣就能由本源流向末流、以重制輕,在上位的倡導什麼、下面的民眾加以應和,上面一動、下面就跟著行動。四海之內,人心所向,背棄貪鄙而嚮往仁義。這樣教化民眾,就如同風吹向草木,草木隨之伏倒一樣。
現在反過來讓愚者去教化聰慧的人、讓不賢者凌駕賢者之上,這樣即使刑法酷嚴,百姓也不會服從。因為小的不能制服大的、弱的不能驅使強的。所以,聖明的君王總是舉用賢能者來建立功業,無能的君主則任用那些和自己相同的人。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