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在北京抗議中共的清零政策(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2月4日訊】2022年11月20日,胡錫進說:一些人所要的那種「放開」是不可能的,至少今冬明春的中國決不會那樣做。無論他們喜不喜歡,這是我的一個判斷。基於此,現在探討這個主張沒有意義,只會造成人心的混亂,增加社會上的焦躁情緒。
2022年12月3日,胡錫進說:胡錫進做好了在一個月之內被感染上的思想準備。
這兩種說法衝突嗎?
熟悉胡錫進的人來都知道,他有一萬種方法來證明,他現在做的被感染上的思想準備,與之前說的一些人所要的那種「放開」不是一回事。一些人是誰?「放開」的定義又是什麼?可以發揮的空間太大了。
眾所周子,南轅北轍在嚴格意義上是成立的,因為地球是圓的。但是在馬車的年代,南轅北轍不是會被凍死,就是會被餓死,絕無可能到達目的地。所以正常人不會去論證南轅北轍的合理性。
對哲學思考來講,「飛矢不動」「白馬非馬」或許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這樣使用語言。
因此對我們來說,胡錫進要為之做好感染準備的這套措施或者這個趨勢,就叫放開,不需要加引號。
我不想批評胡錫進,我也改變不了別人的叫法,但我堅持在我的嘴裡管這玩意叫放開。我不想跟隨任何人修正我的語言。
在即將過去的2022年裡,「封城」這個詞從我們的語言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域靜態管理」。但是人們實際遇到的障礙與困難,並未有任何改變。「全域靜態管理」並沒有更溫柔,反而多了一層不真誠的意味。與之相比,「封城」反而顯得坦蕩許多。
歷史反覆證明,修改語言並不能消除困難,只會增加溝通成本與信任成本。如果往東走的時候不說往東,只說「反西」,那麼往西走的時候就會變成「反反西」,再往東走的時候則是「反反反西」。當語言成為套娃、迷宮,這就叫內耗。
昨天晚上突然想到,防疫愛好者不久前還掛在嘴邊的那些話,已經變成了對現行政策趨勢的嚴厲批評。而之前被污蔑為「躺匪」的人所持有的主張、論據,正在論證現行政策趨勢的合理性、科學性。攻守易位,世界真奇妙。
不知道為什麼,腦子裡開始播放北京公交車標配的大喇叭聲:車輛轉彎,請站穩扶好。
但是擠過高峰期公交車的人都知道,不是任何時候,都能找到東西扶。更多的時候,你夾在人群中,人群往東倒你往東倒,人群往西歪你往西歪。限於客觀條件,只能退而求其次。首先,不迷失方向,其次,萬一摔倒,別摔得太狠。
根據我的經驗,第一,不要太相信售票員的話。售票員一直在喊,往裡走,往裡走,裡邊有座,有大座。但你擠進去發現,裡邊比外邊更擠。售票員有他自己的職責,他要讓後面的乘客上車,只能讓車裡的乘客發揚擠擠更健康的精神。售票員的話,你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然後,你要看到其他的公交車,如果所有的公交車都朝同一個方向走,就你這輛朝相反的方向,你就得做好本車可能掉頭的準備。GPS已經很發達了,所有其他車同時走錯的機率不會比一輛車走錯的機率大。
如果你不能兼顧全局,不妨盯好自己四周,如果有人摔倒了,立馬大聲呼救,不要在乎任何人的臉色。假如這個時候有人告訴你,旁邊的公交車上有人摔得更慘,不要搭理他。你永遠說服不了一個隨時準備重新定義東南西北的人。
作為乘客,我們能做的事不多,但一個指南針、一個救生錘、一個哨子,還是要隨身攜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