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脹和債務進行比較,百姓難言富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11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統計年鑑2021》的數據顯示,中國有12個城市的住戶存款餘額超萬億元,但若以通脹和債務進行比較,百姓難言富裕。
由中國國家統計局編寫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2021》日前發布,該年鑑系統收錄了全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20年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統計數據,以及多個重要歷史年份和近年全國主要統計數據,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
綜合《中國統計年鑑2021》和中國央行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年末,中國45個重點城市中住戶存款餘額超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達到12個,其中北京住戶存款餘額位居第一,超過4萬億元。其餘是上海、廣州、重慶、深圳、成都、天津、杭州、蘇州、西安、瀋陽、武漢。其中11個城市居民人均存款超過10萬元,北京、上海分別以19.6萬元和14.8萬元位居前兩位。
存款餘額是衡量金融機構發展的重要指標,人民幣存款餘額是指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在截止到某一時點的以人民幣種存儲金額的總和,包括儲蓄和對公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存放同業及存放中央銀行等的人民幣存款之和。居民儲蓄存款則包括城鎮居民儲蓄存款和農民個人儲蓄存款兩部分。
《自由亞洲》電臺網站11月23日引述分析人士報導,不能從一系列經濟數據判斷百姓生活優劣,更多的要參考百姓的實際購買力。收入的增加難以抵消中國物價上漲幅度。這幾年通貨膨脹很嚴重,很多民眾認為收入難以和包括物價、教醫療及養老、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協調。
尤其今年,能源及工業原材料價格上漲也推動物價上漲,已經遠遠超出居民實際收入承載能力。中國民眾的實際生活質量反而在下降,而不是上升。近期,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用品價格迅速上漲。醬油、瓜子、紙巾、食用鹽、食醋、豆奶、速凍食品、榨菜等大眾消費品,甚至連挂面等主要食品的價格也全面上漲。
11月10日,中國官方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超預期。通脹高企,滯脹不得不防,經濟開始衰退。
中國總理李克強去年在「兩會」記者會上說,「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李克強透露的數據引發輿論熱議,更突顯中國貧富差距過大。
另外看似居民存款額增加,百姓應該更加富裕,但是如果再看債務情況,就不更樂觀。中國央行年初公布的居民槓桿率(居民負債總額除以GDP)顯示,受到疫情影響出現明顯的上升,居民槓桿率2020年已經攀升到72.5%,較2019年增長7.4%。
出口、投資和消費是經濟學界認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其中消費最為薄弱,習近平當局近年多次聲稱要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甚至在去年提出了經濟「內循環」的計畫。
當局多次聲稱,內需消費是促進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但是家庭債務已經高企,中國經濟轉入衰退期。
90後(1990年代出生)後與00後(2000年代出生)逐漸成為社會消費主力,其中90後開始具有穩定收入,00後逐步走向職場,由他們組成的新生代消費群體。中國90和00後人口規模達3.4億人,在總人口中佔比接近四分之一。
根據中國銀行旗下的中銀消費金融聯合時代數據(Datagoo)日前發布的《當代青年消費報告》,中國90後的1.75億人口中,有86.6%揹負各種債務,需要分期、甚至逾期還款,只有13.4%沒有負債。
報告透過懶人經濟、寵物經濟、養生熱潮、顏值經濟和娛樂產業等5個指標,檢視中國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趨勢。從消費貸款的年齡層來看,90後佔比49.3%。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評論認為,這份報告凸顯中國年輕世代令人憂心的支出習慣,年輕人傾向於採取「先買後付」的消費方式,樂於花錢尋求更好的體驗或高品質產品,即便他們沒有負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