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2日,李克強在中共人大會議做政府工作報告(圖片來源:Andrea Verdell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5月28日訊】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出來了,這是一個政府的官方文件,但是在兩會所有的文件裡面,政府工作報告還算是一個比較務實、相對來說比較接地氣的一個文件。政治上的各種報告可以喊打喊殺,可以喊口號,叫囂「滅掉誰」,但是關於經濟和民生方面的具體措施,肯定不能這麼搞,否則整個國家的就亂套了。而政府工作報告,基本上是對未來一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一種安排和佈置,是對未來投資、消費、貿易、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民生等一些方面的規劃,也可以讓我們對未來的投資像房產、股市和匯市基金等這些投資市場的走勢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判斷一下未來一年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所以,研究一下這份報告,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這個報告中的幾個熱點與重點問題和大家探討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第一個有關經濟的熱點,就是沒有設置年度經濟增長目標,這可是幾十年來沒有過的。李克強在報告裡面給出的理由是這樣的:「我們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的具體目標,主要是因為全球災情和經貿的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著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這樣做有利於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的底線,就能穩住經濟的基本盤。」他說的「不設經濟增長目標」的表面原因,就是因為災情的影響導致全球貿易基本上被凍結,包括中國等各貿易大國的進出口數據都是慘不忍睹的。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外貿出口型國家,外貿對GDP的拉動作用達到了30%以上。那麼只要世界上歐美等一些經濟體不解封,歐美市場的需求不恢復,那麼中國的出口就會繼續泡湯,不會好轉。沒有了出口拉動,與中國外貿相關的就業人口就會繼續受到減薪、裁員的影響,就不會有真正的內需市場,而內需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高達50%,這意味著以往拉動中國經濟80%GDP的增長動力,可能就會慢慢失去。
那麼,GDP的增速怎麼設定好呢?如果設置為6%、5%,顯然這是比較高,會引起廣泛的質疑。畢竟,中國第一季度的經濟下滑了6.8%,這意味著,就算保持5%的經濟增速,那麼後面三個季度的平均增速至少要保持9%以上,這明顯是不可能實現的。再退一步說,就算後面三個季度中國經濟走能保持7%以上的經濟增長,那麼全年的經濟增速可能也只有3.5%左右。所以肯定不會設置過高,就算設置的3%以上都是比較高了,年底要實現這個目標可能都非常困難,很難自圓其說。這樣,讓本來就沒有公信力的官方數據就會失去最後一點信用,得不償失。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目標設置的過高,地方政府完不成那怎麼辦?他們只有造假,這樣也失去了設置目標的意義。那有人可能說,我們設置的低一點行不行,比如說設置3%、2%這樣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其實這樣也不好,我們想想2019年中國GDP的增速是6.1%,今年直接降到2%、3%這樣一個目標水平,那麼這肯定是非常打擊士氣的,讓全國人民對今年的經濟更加悲觀,更加沒有信心。按照我們3月份的推算,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可能是-1%。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特別是在這個內憂外患的時候,當然更需要全國14億人一起來打雞血,一起憧憬未來,才能度過這個難關。經濟目標定的這麼低,那麼大家對今年家庭的投資消費,肯定會更謹慎,更悲觀,都不敢消費了,一心只存錢,那麼國家的經濟增長就更無從談起,所以反覆考慮,不設置目標是最穩妥的。避免了目標定高完成不了的尷尬,也避免的目標定得太低,打擊大家信心的問題,可以說這是一種折中的方案。但是這個行為的背後,就說明中國政府對今年經濟的極度地悲觀、極度沒有把握,覺得就算是年底造假,也玩不成這個目標,所以才不設置年度增長目標,說明今年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非常悲觀。
兩會的另外一個熱點,就是今年的財政赤字問題。之前給大家講了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問題,可能那就是和今年兩會上大規模的財政赤字有關係。今年財政赤字率提高到了3.6%以上,比去年的預算高了0.8個百分點。不要小看這0.8個百分點,其意思是赤字規模比上一年增加了1萬億,達到了3.76萬億元,這是中央財政。同時,發行1萬億的抗疫特別國債,上述2萬億元就是1萬億赤字,1萬億特別國債,加一起就是2萬億,全部轉給地方,來支援地方的經濟的發展。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就在推特上寫了幾句評語,說這點錢連地方債的利息都還不上,除了開動印鈔機將赤字貨幣化,還真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來挽救即將面臨破產的地方財政。
此外,今年準備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了1.6萬億元,如果算上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了2.5萬億,那麼今年財政刺激規模全部加起來達到了11萬億元,比去年的擴大了3.8萬億,增幅達到52%。在當前外貿和消費這兩架馬車熄火的情況之下,繼續啟動投資,就是最後沒有辦法的辦法。儘管投資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20%左右,算是三駕馬車裡面最弱的一個。儘管投資在有效的範圍之內是越來越差,基本上不會產生正收益,都是負的,但是投資在表面上他確實可以拉動鋼筋、水泥、建材等一些東西的消耗量,最有利於拉動GDP的數據增長,所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得已而為之。投資確實也無可厚非,關鍵是他的錢從哪裡來,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以前認為中央財政相對於地方財政的是比較靠譜的,但是現在中央財政今年是2萬億的赤字的砸下來,那麼今年的赤字率會突破3%、 3.5%兩個關口,就是連破兩關。比3%的警戒線高出了0.6個百分點,突破3%的赤字率這條紅線,那麼中央財政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他的極限,它自身都已經很危險了。而地方專項債相比去年,今年增加的幅度也高達70%。而今年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策以及稅收來源,肯定是要遭受的重創的,那麼就是說收入在減少,支出在狂增,在這種情況下你還發天量的債券,市場上有沒有人買你的債券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不管是國債還是地方債的天量發行,在二級市場的銷量肯定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沒有人買這些債券,他只有提高票面的利率,那麼這樣還債的成本就更高了,所以最直接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央行直接購買這些債券,政府發多少債,央行就印錢買多少,還不用還本付息,可以說這就是兩會之前的舉國熱議的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問題。其實,財政赤字貨幣化到底好還是不好,算不算解決問題的一個辦法,經濟學家馬光遠他說過一段話,說得非常簡潔、直白、透徹。他說:「赤字貨幣化居然成了學術圈那爭論的焦點,那麼這的確反映了中國經濟圈的水平和層次,也別用什麼財政赤字貨幣化這樣的貌似學術的詞去嚇唬大家,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政府在缺錢的情況下,究竟是通過發行國債向老百姓借錢,還是直接跟央行說,你給我印個幾萬億。歷史上,政府在缺錢的情況下偷偷印鈔的確實也不少,但是明目張膽的還真不多。即使歐美現在的央行購買國債,他也不是直接印錢給政府的概念,而是有約束的,政府當然不能直接讓央行印錢花,那麼這樣會引發貨幣信用的崩潰,引發通貨膨脹,這點道理還有這麼多經濟學大咖來爭論,真是丟人!」所以今年政府的債務問題,就是中國經濟的一大隱患,也是一個大的地雷。估計今年或明年就會出大狀況,不是政府債務違約,就是央行來開動印鈔機擺脫美元這個錨,大印鈔來購買政府債券。如果真這麼做了1994年之前數次的大通脹困境可能會馬上到來。目前對政府的財政來說,不印錢還債是等死,印錢還債是找死,因為惡性通脹是非常恐怖的一個噩夢。看似政府有選擇,其實已經沒什麼選擇了。
第三個熱點,就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房地產問題。從2017年到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房地產的直接表述,字數是越來越少了。有人專門去數了一下:2017年用了312字,2018年用了217字,而2019年用了83個字,到了今年加上標點符號只用了38個字。這38個字是什麼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再簡潔一些,就是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平穩健康。數字的多少,當然不一定和房地產的走勢掛鉤,但是也說明政府冷處理房地產的意思還是非常明確的。字數越少,當然是對它的關注程度越來越低。不刺激,如果地方政府過熱了將會打壓,這基本上可以說是今年房地產的一個大綱,一個大的框架,那麼在內外經濟壓力巨大的2020年,要冷處理房地產就需要非常的克制力。也可以看出來,中國政府暫時不敢啟動刺激房地產拉動經濟這一老套路,是因為房地產的金融風險現在確實越來越大。所以,指望房子在今年和明年大漲肯定是不現實的,畢竟購買力的萎縮是客觀事實,減薪裁員也非常凶猛,房子不斷供,能維持目前的價格不下跌已經是不錯的了,怎麼可能還會期望房子繼續上漲來賺錢。投資大、中城市的房子,所以一定要非常謹慎。大中城市的房地產不需要刺激,那麼縣城的房子呢?縣級經濟,它更依賴房地產,也是在災情衝擊下最脆弱的一環。政府工作報告裡非常克制的提到了縣城的房地產,就是一句話:「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的需求。」還是那個邏輯,就是不勸人進城買房,但是要做到強吸力,吸引大家來,我不勸你,但是我做好了來吸引你,那麼從這個表達可以看出來,對縣城的房地產政策可能會比大中城市的寬鬆。縣級政府的可能希望啟動樓市來救經濟,但是作為縣城買房的最大驅動力就是農民工,今年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麻煩,因為今年估計有5000萬的農民工失業回鄉,他們失業了,沒有收入,那麼哪裡有錢在縣城買房子?所以,今年不管是大中城市的房子,還是縣城的房子都不要想太多,要麼是政策打壓限制,要麼是失去了購買力,或者是兩者兼備。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就業的描述。李克強說,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盡力支持穩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今年要保證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在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各地要清理、取消對就業不合理的限制,促就業的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的辦法要能用盡用,要做好874萬高校畢業生和退役軍人就業的保障。可以說,通篇來看失業基本上是一個重點,好幾個地方都提到了。看來保就業作為六保之首也是名正言順的。確實,如果就業問題不保,其他的五保幾乎全部泡湯。那麼中國官方今年的目標是城鎮調查失業率在6%左右,登記失業率在5.5%左右,這種目標比去年的3.6%的失業率已經是提高了近兩個百分點,但是,應該和今年的就業惡化程度還是相差甚遠,今年失業率肯定不止6%左右。說到新增900萬這個目標,我覺得這個提法爭義還是很大的,去年經濟的增速達到6.1%,新增就業崗位才1352萬,基本上經濟增長一個百分點,對應的就是增加200萬左右的新增就業崗位,今年經濟的增速,大概率是一個負數,那麼新增就業崗位又從何說起?上次李迅雷統計過,今年前4個月已經有7000萬的新增失業人口,那麼大家想一想,今年要達到新增就業崗位900萬的目標,毛新增崗位至少要達到7000萬+900萬=7900萬,這怎麼可能呢?當然了,也許在官方的解釋裡面,新增就業崗位沒有剔除崗位減少的毛新增就業崗位,那麼這個倒是有可能的。就算今年全國失業兩億人,他們也可以統計出來新增900萬就業崗位的數據,因為統計的標準不一樣。
最近,有些大城市都開始放開了佔道經營,允許城市裡的小攤小販來佔道經營謀生,這或許會被政府納入增加就業的統計中。近幾個月成都就干了這樣的一件事,明確允許臨時佔道經營,新增就業。截至5月8日,成都一共設置臨時佔道攤點攤區達到了1595個,允許臨時越門經營的點位達到了18260個,流動商販經營點達到了16384個, 增加就業崗位8萬個,帶動在中心城區的餐飲店實現了98%的復工,那麼這種疏通城區經濟發展毛細血管的操作,執行下來確是一舉多得,比如說商販有活路,解決了就業問題,居民享受了便利,消費信心也提升了,城市也有休養生息的空間。這些年裡,全國所有大中小城市全部都是禁止佔道經營,城管追打商販、砸商販的事件屢見不鮮,而成都現在第一個吃螃蟹,放開佔道經營,確實是非常接地氣的政策。但從另外一方面也說明,當前中國的就業環境已經非常之差了,壞到了要放開佔道經營來緩解失業問題的地步。估計下一步就會推廣到全國,全國都會放開佔道經營,這個可能性非常之大。關鍵是,這種模式到底能提供多少就業崗位還是不樂觀,因為不可能所有人下崗後都去擺地攤嗎,有的人做的來,有的人還做不來呢,而且,這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增長問題,單純靠這種辦法是治標不治本的。所以總體上說,不管是工作報告裡不設增長目標,財政赤字問題還是房地產、就業問題,都可以看出,今年中國經濟的形勢是非同一般的嚴峻,都是經濟正在走向失控的一個信號,任何一個問題解決不好,都能算是一個天大的問題,都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事關千家萬戶,事關每一個人。可以說從今年開始,絕大多數人的好日子就要慢慢結束了,願大家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