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配圖/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3年10月21日訊】一方面中國經濟在毋容置疑地放緩,另一方面銀行的信貸規模反而飛速擴展,在監管嚴格的經濟體中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經濟放緩意味著不良貸款鐵定增加,不良貸款增加一定會讓銀行縮減放貸規模,提高放貸門檻,而中國則相反。中國銀行最大的缺陷在於銀行員工沒有商業道德責任感,明知是不良貸款也很樂於放貸,因為從中可以獲取豐厚的灰色收入,即便出問題,所付出的代價微不足道,成本為零,收益很高,並且銀行目前追求利潤最大化,能放多少就放多少,越過存貸比紅線也不怕,大不了季末猛拉存款壓低存貸比。
標準普爾15日最新發布的《中國50大銀行》報告指出,未來幾年,中國國內銀行的信貸損失可能大幅上升。大型銀行和全國性銀行雖然在應對中國經濟下行方面具備一定優勢,但多數規模較小銀行的資本水平可能會進一步下降,部分銀行的融資和流動性狀況會大幅惡化。
根據標普的估測,2012年大型銀行表內外信貸(包括貸款、委託貸款和理財產品信貸)總的增長率為17.6%,而全國性和大型區域性銀行的表內外信貸增長率最高可能分別達25.8%和27.5%。
警示中國的信貸激增絕不只標普一家。同樣是國際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近日發布報告稱,雖然某些信貸渠道正在收縮,但中國總體信貸水平仍然高企。按照惠譽測算的口徑,2013年中國信貸增速將達到20%。報告指出,若以信貸與GDP的比值衡量槓桿率,即使作出樂觀預測,即信貸年增速放緩2個百分點至12%、名義GDP增速保持在11%,到2017年底,這一比值也將接近250%,遠高於2008年的13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前中國問題專家、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康奈爾大學教授普拉薩德日前在華盛頓IMF/世界銀行 秋季年會上更是表示,中國信貸擴張現象嚴重,如果不採取措施,2014年就可能爆發金融危機。
考慮被央行所凍結的20%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中國銀行業整體上尚不存在清償能力不足的問題。但時間是流動性的核心要素之一,足夠的清償能力並不足以防止在特定時點上出現流動性風險。特別是考慮到過去幾年中,信貸過快擴張可能帶來的短期償付壓力。就像今年6月的錢荒,那時如果中央和四大行不出手(合計大約1.7萬億)相助,僅靠降低存款準備金,需要一次降低2%釋放2萬億資金才能渡過錢荒,而通常降低存款準備金每次是0.5%,一次降低2%,勢必造成人們對政策的誤解,房地產會急速暴漲,金融領域如股市會暴漲,擾亂正常的金融秩序。
四大行之所以還有資金注入,不過是因為利潤壓力和競爭壓力還不大,而6月錢荒過後,利率市場化緩慢推行,銀行的競爭壓力和利潤壓力大增。全國性銀行和越來越多的小型區域性銀行激進擴張銀行間借款,以實現利潤最大化。這不僅挑戰它們自身的資本狀況和流動性管理,也令更多規模更小的銀行面臨重大交易對手風險。若這些處在銀行間融資中心的小型銀行受到嚴重信貸損失以及隨之而來的儲戶擠兌的劇烈影響,我們預計會對更廣泛的銀行業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雖然三家最大的大型銀行及很多區域性銀行報告的存貸比很低,流動性比率很強,但中國資產最大的50家銀行中其餘多數銀行的存貸比非常接近監管上限。外 匯佔款在2013年1-5月非常多,但6月以來就急速下跌,甚至為負,如果一直保持這種狀態,央行手中的彈藥也差不多會在2014年底用光,近來央行一再 削減逆回購規模就是節約子彈.四大行的流動性也變得越來越差,單看工行提高定存利率到頂就知道,再來一次錢荒,就只能靠準備金咯.
不受監管的影子銀行和所謂的穩增長政策,增加了銀行的風險,穩增長在銀行看來就是加大放貸,而影子銀行則專門對高風險領域放貸,其放貸規模在8月份超過了銀行的放貸規模。
毫無疑問,2014年經濟會繼續放緩,有報導說,中央將2014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定為7%。隨著經濟放緩進一步明顯,越來越多的風險在累積。而中央目前不敢對銀行採取任何寬鬆或緊縮的措施,緊縮會導致經濟劇烈下滑,寬鬆則製造更多更大的風險,走鋼絲是唯一選擇,問題是這根鋼絲越來越細了,越來越難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