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當西方苦苦掙扎之時,中國經濟卻突飛猛進,形勢一片大好。但是不是有點太好了?很多東西太美好,往往不真實。中國經濟是不是也有隱憂?
任何辯論都會有正反兩方。談到中國經濟,讚的和貶的都大有人在。下面是「正方」意見:中國20世紀70年代毛澤東逝世後開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是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階段,而且還有發展的空間。
接下來是「反方」意見:說的對,但是我們還要看看中國金融體系當前的實際情況——它是否安全?問題是,因為語言障礙,以及制度不透明,掩蓋了中國很多的重要商業問題,外界通常無法瞭解這個體系。有意思的是,這種反方觀點,往往是由中國媒體和中國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提出的。
當然,這一切都與世界其他地區有關,因為中國目前已經成了全球經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所以這裡發生的一切都將影響到每一個人。
最近,密切關注這場中文辯論的一家香港網路雜誌拿出了一個明確的觀點:人們對中國金融體系的擔憂主要集中在「信託公司」的理財產品上,它們作為影子銀行體系的一部分,在官方銀行部門之外運作,卻又與官方銀行部門糾纏不清。
香港網路雜誌《一週中國》(Week in China)近期在文章中寫道:「分析人士擔心,信託公司(還有他們的理財產品)可能會給中國的金融體系增加一種不穩定因素,很像是讓美國金融體系變得脆弱不堪的高風險債務抵押債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簡稱CDO)。」
CDO是指債務抵押債券,這些複雜的金融工具使美國不健康的借貸激增,並在2007年美國金融體系崩潰之時在全世界引起了震盪。
中文媒體關注這個領域也有一段時間了,尤其《21世紀經濟報導》和《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走在了前面。
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最近的言論引起了人們的擔心。他說,信託公司的運營方式可能「根本就是個龐氏騙局(Ponzi scheme)」。(英文報導在此)
肖鋼寫道,很難估算中國流通中的理財產品有多少,價值有多大。(肖鋼力主中國的銀行大量增加海外投資。)
他寫道,「畢馬威會計事務所(KPMG)報告稱,信託公司很快就會超過保險業成為中國金融領域第二大金融行業。根據一個中國財富管理諮詢機構CN Benefit的報告,理財產品銷售在2012年上半年猛增43%,達到12.14萬億元。」
不管怎樣, 「僅僅在五年間,理財產品便從僅僅幾百種急劇增長至逾2萬種。」
「由於這個數字非常龐大而且很難管理,中國的影子銀行產業已經成為未來幾年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潛在來源,」肖鋼寫道。「尤其令人擔憂的是理財產品的質量和透明度。許多理財產品的關聯資產都依賴於空置的房地產和長期基礎設施,有時候甚至還依賴那些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現金流以履行還款義務的高風險項目。」
細節非常複雜。但《一週中國》的結論是:「《一週中國》——還有許多中國媒體——認為,信託公司和它們的理財產品現在交織在一起,已經成為中國金融系統裡最薄弱的環節。最近幾週已經可以看得更加清楚,這些不為人所熟知的金融公司已經進入了一種難以預測的狀態。」特別是中融信託和山東省國際信託等公司。」
該雜誌寫道,「現在的問題是,這是否可能會導致危機擴大。」
雜誌寫道,「總的來說,這種擔心現在可能還為時尚早。」
該雜誌認為,只要中國經濟繼續以每年大約8%的速度增長, 「信託業也許就能通過發展,擺脫不良資產。但如果其中一個主要參與者崩潰了,帶來的影響可能更具爆炸性。就像查爾斯·龐齊(Charles Ponzi)的透徹理解一樣,信心就是一切。」
上週,有幾家中文媒體報導稱,四大國有銀行已經在北京停止向客戶出售信託公司的產品,並相應縮減廣州地區的銷售。《一週中國》寫道,「官方對信託公司的管制可能已經開始了。」
讀完這篇報導,你有什麼想法?中國會陷入美國式的金融危機嗎?還是會採取行動避免危機?抑或這種擔心有些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