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y Images)
孩子是一張任人書寫的白紙,還是一個擁有自我發展意願的生命?兩個孩子不一樣的暑假,折射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兩位媽媽的分歧
放暑假了,針對是否給孩子制定作息時間的問題,兩個媽媽有了不同的意見。
小海媽媽:父母應該給孩子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然後督促他執行。
小強媽媽:你告訴他每天必須做好哪些事,然後讓他自己安排就是了。
小海媽媽:那怎麼行?孩子天性貪玩、懶惰,你不對他嚴格要求那就是在放縱他。
小強媽媽:要教會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你相信他,並給他一定的自由,他才更有主動性。
兩位媽媽誰都說服不了誰,遂決定按各自的計畫行事。
小海媽媽給小海規定:7:30起床;8:00∼9:00做語文作業;9:00∼10:00做數學作業;10:00∼10:30玩耍;10:30∼11:30看課外書……
小強媽媽告訴小強:這個暑假你必須認真做完語文和數學兩本作業;看完《魯濱遜飄流記》、《環球旅行80天》、《綠野仙蹤》3本書;每天的具體安排你自己定吧。
兩個孩子的暑假
小海的書桌前貼著媽媽制定的作息表,還放著個小鬧鐘。小海做一會兒作業就看一會兒鐘,有時一直看著鐘發呆。小海媽媽白天要上班,讓奶奶作監督員,不時提醒小海該做什麼。小海非常討厭奶奶的嘮叨。晚上媽媽問,小海表現如何?奶奶匯報:「看電視超了15分鐘;看課外書時玩魔方;該寫日記的時候,他又要看課外書……」媽媽很生氣,批評小海:「你怎麼這麼不自覺?你要自己管好自己,不能老是讓人監督。」小海不吭聲。
小強很高興:每天的時間都是自己安排,太好了!他給自己規定,一般情況下,每天上午做作業,下午看課外書,晚上寫日記。有時候,他一整天都在同學家玩,晚上回家再完成當天的任務;也有時候看書入迷,整個下午哪兒都不去。媽媽每天也要檢查,但只是問他任務完成的情況,至於他是什麼時候做的,花了多長時間,一概不管。
小強有一次約小海一起玩,小海苦著臉說:「現在是我做數學作業的時間。」小強說:「你先玩,等會兒再做不行嗎?」「不行啊!奶奶不會讓我出去。」「那你快點做,我等你。」「你要等到10點鐘才行。媽媽規定我10點到10點半之間才能玩。」「我等你一個小時,就只玩半個小時啊?我不幹!」小強不高興了,再也不找小海玩。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故事中的兩位媽媽都在用心培養孩子:小海媽媽用自己的理念塑造孩子,小強媽媽則引導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現實生活中,像小海媽媽那樣的家長很多,而且常常被視為優秀父母;像小強媽媽那樣的則是少數,並且往往被人冠以縱容子女、疏於管教的「罪名」。在討論兩種教育方式孰優孰劣之前,我們不妨先考慮另一個問題:教育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關於教育的目的,很多教育家都有一些精闢、經典的言論。概括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讓孩子學會生活。這裡的「生活」是廣義的,是指融入社會、立足於社會的能力。
我們暫且不論小海和小強將來誰會發展得更好,單從教育目的的角度來看,小強媽媽是遵從了這個目的的。小強媽媽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每個人都有權安排自己的生活;你必須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一個人有相對的自由,也有相對的不自由。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孩子才能主動去學習生活的本領。而小海媽媽按自己的意願控制著孩子的生活;她認為孩子的表現和她控制的鬆緊度有直接的關係,於是她每天要聽「監督員」奶奶的匯報,而不是直接去看孩子的作業完成得如何;她看重的是「控制」這個形式。
引導,而不是塑造
塑造的本意,是用泥、水、鋼木骨架、染料等材料塑出人或物。塑造論建立在「孩子是一張白紙」的認識基礎上,認為父母怎麼塑造,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義大利教育學家蒙特·梭利認為,孩子決不是一張白紙,而是有一個精神胚胎,其中藏有心靈成長的密碼;孩子只有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這個密碼。如果大人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麼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沒有發育的機會,孩子的表現只是折射父母的感受和價值觀。其結果將導致孩子做什麼事都缺乏內在的動力。比如,小海可能會認為學習就是為了完成父母的任務,如果父母沒有要求或要求不嚴,他可能就會放縱自己。
父母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還會讓孩子不信任自己的判斷,只會通過別人的觀點來認識自我:只有別人誇自己好,自己才是真的好;一旦別人罵自己笨,那就自卑得抬不起頭。
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擁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會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為一個具備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創造力的人。無疑,小強會成為這樣的人。
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主空間,引導他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自己的事負責——小強媽媽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