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看中國配圖)
實際上,儘管普京自2008年以來,已將總統寶座拱手讓給梅德韋傑夫,然而他卻始終沒有放棄俄羅斯的指揮大權。梅德韋傑夫一直未能擺脫普京的陰影。
2008年,在出任八年總統後,本應體面退出政治前臺,享受快樂人生的俄羅斯強人-普京,出人意料地挑起內閣總理職務。梅德韋傑夫雖被推上總統寶座,也曾一度被視為自由希望的化身,卻終未能獨自理政,令種種關於梅德韋傑夫總統只是普京總理的傀儡的猜測逐步得到驗證。
特別是在2011年9月,他向普京提出參加今年3月4日的大選,以重返克里姆林宮的建議之後,俄羅斯的公共舞台上就幾乎不見了梅德韋傑夫的身影。
許多觀察家認為,梅德韋傑夫與普京兩人之間的職位交換-如果普京再次當選,第三次連任總統,梅德韋傑夫則出任總理-的事實將進一步證實:梅德韋傑夫實際上就根本從沒未真正掌控過執政大權。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政治分析家瑪麗亞-李普曼(Maria Lipman)不無諷刺地表示:梅德韋傑夫始終躲在普京的陰影中,他的人氣從未勝過普京。如今,甚至很難令人想起俄羅斯還有個總統的存在。
梅德韋傑夫任職總統的四年間,俄羅斯的內政大事均由內閣總理,同時也是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的領導人-普京一手操持,即便關涉國際政治事物,也均由總理出面表達。
儘管有關總統和總理之間關係緊張的傳言不斷-如俄羅斯針對利比亞的立場問題-,但是,俄羅斯總統總是強調:他不能與普京,他的「同事和老朋友」展開競爭。
2008年,在被普京推上全球最大國家的總統寶座之時,儘管他曾先後歷任政府要職,但時年42歲的梅德韋傑夫卻並不為世人所熟知。上任後,這位長著一頭棕色頭髮的矮個子男人,毫不掩飾對西方搖滾樂的喜愛,並打算以一個完全有別於其前任的,現代化領導人的形象出現在公共視野。
做為新技術的追隨者,梅德韋傑夫即開設了自己的博客,也是推特的用戶,他極力倡導俄羅斯的現代化,將改善投資環境,反腐鬥爭作為執政信條。曾在大學時代專修法律的俄羅斯總統,就任後解職了多名將軍和政府高官。但他在2011年坦承,反腐方面取得的成果「甚微」。
政治分析家李普曼認為,將梅德韋傑夫推上政治前臺的做法,體現了一種願望,即:向西方以及對俄羅斯不滿的人士展現一個更加溫和,更加自由的俄羅斯的新面孔。直到總統任期的最後時刻,梅德韋傑夫的確在努力表現這一形象。
最近,就在全國上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抗議浪潮之際,梅德韋傑夫會見了非國會議員的反對派代表,並承諾進行較大規模的政治改革。然而,這種自由主義的講話很難付諸實施:反對派人物,石油大亨-霍多爾科夫斯基仍在獄中,電視臺實際上起著權力的喉舌作用,正如2008年8月對喬治亞的戰爭時期一樣,梅德韋傑夫在此危機時刻,成功地運用了其導師的嚴厲作風。
梅德韋傑夫於1965年9月14日出生在列寧格勒(如今的聖彼得堡),大學就讀於國立列寧格勒州立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曾任職於由普京領導的市府對外關係委員會。可以說,他的職業生涯是按照普京規定的軌跡在發展。1999年,梅德韋傑夫跟隨普京進入俄羅斯總統辦公廳;2000年,普京當選總統後不久,遂任命梅德韋傑夫為總統辦公室主任。梅德韋傑夫在2005年11月,被任命為俄羅斯聯邦政府第一副總理,這項任命在俄羅斯被普遍認作是將其引入前臺,以達到最終推至克林姆林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