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傳統,我把德頭按品牌來寫。
第一章,東德
1.梅耶,潘太康(Meyer Optik / Pentacon)。
我就不考究梅耶這個品牌的創建歷史來歷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搜搜。但必須要說,我之所以把梅耶和潘太康放在一起,是因為梅耶和潘太康本來就是一家。
在戰前,梅耶(Meyer Optik 或是更早的 Hugo Meyer)是 Carl Zeiss Jena 的主要競爭對手。這一時期梅耶的鏡組結構和產品線,與蔡司都非常相似。定位上,梅耶的定位比蔡司低,價格也比同時期的蔡司便宜。在鍍膜技術未成熟前,梅耶和蔡司都曾使用非常貴的高透光率玻璃以達到大光圈的通光量,比如蔡司的白頭 Sonnar 85/2。這一時期的鏡頭都非常貴,現在仍然很貴。這一時期的梅耶頭一般以 Hugo Meyer 為品牌,比較少見。
戰後,梅耶成為東德的光學品牌。東德曾對境內的光學企業進行了大範圍整合,統一使用潘太康品牌 Pentacon(機身統一使用百佳品牌 Praktica),於是東德境內大大小小的鏡頭廠都改用 Pentacon 品牌,梅耶是其中的主力。這段歷史我曾經努力考究,終於讓我找到了證據。我曾經看到過一隻斑馬版的潘太康鏡頭,上標寫的是 Pentacon Orestor 100/2.8。Orestor 是梅耶的鏡組結構商品名,這應該是過渡時期的產品。
我又對比過梅耶和潘太康的產品線,尤其是M42時代的,發現產品線幾乎一樣,但潘太康的產品線更簡單緊湊。這應該是潘太康集團對產品線的一種修正。一些梅耶的產品在後期一一被削減,如比較尷尬的 30/3.5 和 35/4.5。但後來進入到卡口時代後,把 100/2.8 削減掉我感覺不太明智,因為 100/2,8 這個產品我個人感覺是梅耶潘太康鏡頭當中相當不錯的一個產品。
總的來講,梅耶/潘太康產品系列當中,主打產品線(定焦)基本如下:
1)Orestogon 29/2,8(PB版的 28/2,8 是其改進版)
2)Oreston 50/1,8
3)Orestor 100/2,8(沒有PB版)
4)Orestor 135/2,8
5)Orestor 200/4
那麼按產品時期劃分,主要有以下時期:
1)戰前時期。這一時期的鏡組結構與後期不太一樣,有很多三片結構的鏡頭被熱炒,其實根本不值那些錢。這一時期的鏡頭中,比較有名大家還能買得起的就是 58/1,9,這個頭跟蔡司的 58/2 定位相彷比蔡司稍低,是蔡司的主要競爭對手。這個頭是六片四組雙高斯結構(一說是五片四組,我實在無力把鏡頭砸了數了),鏡片用料與蔡司也差不多,出片效果與蔡司也差不多,價錢上,應該比蔡司的稍低,但現在已經被炒到比蔡司還要貴,這很不正常,主要還是因為存世量少。還有 75/1,9,跟蔡司的 75/1,5 也是相對應的競爭對手。
戰前有一段時期梅耶使用了高透光率的玻璃以保證大光圈的通光量,這種說法應該說是準確的,但這些無膜白頭是否值動轍七八千一萬多的價錢,就見仁見智了。
2)東德前期。這段時間梅耶的鏡頭產品線已經有所改變,鏡組結構也已經比較成熟,只是還未改名叫潘太康。這一時期梅耶的鏡頭有斑馬版和黑鐵版兩種,其中大家都說斑馬版的成像更好,當然,斑馬版的價錢也更高。這種說法我一直很不認同,原因是這些版本我都曾經把玩過,對其成像素質當然有我自己的見解。不過有些「JS」把黑鐵版說成是所謂的「粗斑馬」,無非是想把黑鐵鏡頭跟斑馬聯繫起來,矇騙初哥,以達到把黑鐵版的價錢抬高的目的。還有,有人專買帶有 1Q 標誌的斑馬版,這種怪癖不知從何而來,不過這也導致帶 1Q 標誌的斑馬比不帶的貴出一百塊錢。
3)潘太康時期。在進入到潘太康時期以後,產品線被壓縮,以便與東蔡的產品線相互整合,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完整產品線,以在國際競爭當中獲得優勢。被一直保留的五個主要產品可以說是潘太康的拳頭產品。在進入潘太康時期以後,多層鍍膜開始普及,潘太康使用的是東蔡的鍍膜技術,因此你會發現潘太康的鍍膜與東蔡的相當相似,而且質量相當高。即便是七十年代的黑鐵版潘太康,其鍍膜也遠超過後來的日本鏡頭,甚至現在有很多企業也達不到那種鍍膜技術。有人說潘太康不如梅耶,我感覺這種說法很無知。無知之一是說潘太康不如梅耶的往往是道聽途說,根本沒親自比較過兩版鏡頭;無知之二是吹捧單層鍍膜,說單膜「高光好,細節多」,這種說法事實上無真實根據,所謂的「高光好」跟曝光水平和場景光照有很大關係。所謂細節多,也就是在數碼時代的說法吧。多層鍍膜增加了通光量,當然會使鏡頭的反差變大。在感光原件寬容度一定的前提下,似乎是單膜的「細節多」。但隨著感光原件的寬容度提升,多層鍍膜的高動態範圍的優勢必然會體現出來,到時候,細節多的應該是多層膜,而不是單層膜。不過話說回來,單膜已經可以使綜合透光率達到 94%,多層膜只是提高到 96~97%,這種差別未必可以在成像上體現出很大的差別;無知之三是在我告訴他這些信息以後,他仍然固執地說梅耶好,這就是一種偏執,這種偏執多半來自於那些不負責任的道聽途說,和人云亦云。
4)PB 卡口時期。進入到卡口時代以後,潘太康的產品線被進一步壓縮,削減掉了 100/2,8,這個我感覺很遺憾,事實上,我感覺潘太康產品當中,100/2,8 是一個很棒的產品,比 135/2,8 強很多。而且東蔡也有拳頭產品 135/3.5,完全沒必要保留成像素質一般的 135/2,8 而削減掉成像相當棒的 100/2,8。
再有,對 29/2,8 進行了改進。我個人感覺這個改進真明智,因為 29/2,8 的成像素質實在是差強人意。改進的潘太康 28/2.8 非常成功,成像相當好,可以說非常超值。相比之下,很多 28/2,8 鏡頭,無論多貴,都很難再超越潘太康 28/2,8 很多,頂多是在全開光圈時邊角成像稍好一點,或是成像色彩感覺與潘太康 28 不同。
卡口時期,去掉 100/2,8,潘太康的主打產品線只有四個,更加單一,可以有效組織大批量生產。生產批量越大,產品的質量也就會越高,成本也會更低。有種說法是這時期 潘太康用的玻璃和以前梅耶時代不一樣了,用的玻璃差了。我感覺這種說法也很無知。你拿80年代的玻璃和60年代的比,這有可比性麼?蔡司的 58/2 玻璃裡還有汽泡呢,你敢說一個鏡頭裡幾十個汽泡對成像沒影響?而且玻璃生產技術也是日新月異,在中國還未哄抬稀土價格時,玻璃原料的價格是下降的,不是上 升的。同樣牌號的玻璃可能隨著生產技術的提升和產量的提升,在那一時期裡是下降的。分辨玻璃是否相同的辦法很簡單,你看鍍膜顏色就行。不同折射率或不同牌 號的玻璃,同樣的鍍膜配方會體現出不同的顏色。我們仔細看梅耶斑馬頭和早期潘太康的單膜鏡頭,鍍膜的顏色是一致的,這說明用料並未改變。後來多膜時期,因 為鍍膜配方經常升級,所以不同年代生產的鏡頭鍍膜顏色不同也非常正常。你不能因此說潘太康的用料降檔了。而且以潘太康的產量,很可能大量屯積玻璃原料,這 就可以有效避免原料價格變動帶來鏡頭價格變動,而且大量屯積原料還可以有效降低原料成本。
拿現在來說,中國抬高了稀土價格,於是光學玻璃價格瞬間猛漲,漲幅幾倍地高於房價。國內很多小鏡頭企業被害慘了。但佳能尼康,早就屯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玻 璃原料,一下子競爭力就提升起來了。為什麼賓得沒辦法把鏡頭做到跟佳尼相當,就在於此。拿小痰盂來講,如果以現在的玻璃成本來做,小痰盂的玻璃原料成本就 得在400塊錢上下,賣700就肯定賠錢。再比如國內現在熱賣的雙鳥標頭,不到三百塊錢一隻新貨,以現在的成本來講,連國產光明廠的原料可能都買不下來。 那都是十幾年前的庫存零件,根本沒有成本可言。
5)兩德統一前後。潘太康在兩德統一前後曾經有一段特殊時期。這段特殊時期在鏡頭上也有體現。比如有一批潘太康鏡頭使用的是 Carl Zeiss Jena P 的商標,再比如,國內能買到的全新梅耶鏡頭,都是出自於這一時期。
據國外的一些文章說,潘太康的梅耶工廠,在兩德合併以後被施奈德收購。收購了梅耶工廠的施奈德把工廠裡剩下的零件進行組裝,並恢復了 Meyer Optik 的商標。因此不能說這批全新梅耶是假貨,但與原來的梅耶也不能等同視之。這批貨大概生產於九十年代中期,今天國內能買到的大概有幾百支吧,估計現在也賣得 差不多了,就是這一批中的一小股,能留存到今天也相當難得,收一隻當做收藏我看也不錯。
1)Orestogon 29/2.8 和 Prakticar 28/2.8
這款廣角鏡頭,可以說兩個版本有著天壤之別。總的來說,28 遠好於 29。我經手的 Prakticar 28/2,8 不下五十隻,三種名圈都玩兒過。可以說,這麼大的量,我對 28 鏡頭的成像質量的發言權應該是有的。一開始時,我也曾經相信網上說 29 比 28 強的流言,於是千方百計弄了一隻 29 回來,成色那叫一個新啊。上機一試,我靠,這是怎麼回事?難道這頭被人動過?於是出掉,又進一隻,上機試,我靠,這又是神馬情況?難道這隻也被人動過?於 是再出掉,又進一隻,上機試,hollyshit! 我一直不相信我有如此倒楣的運氣,連三隻鏡頭都是被人動過的,而且這三隻鏡頭新得一塌糊塗,有個還帶著原廠的包裝盒和合格證。不死心的我又向十多個其它有 此鏡頭的人求證,得到的答案竟與我如此相似,看來不是個性而是共性。在這隻後,我又進手過兩隻梅耶斑馬29/2,8,結論還是一樣。神話被捅破了,29 遠不如 28,這也是為什麼潘太康要改進 29 的原因。
具體說來,29 全開拍片不透,總是感覺像沒對準焦似的。即便在裂像屏上看準了,拍出來的也讓人感覺差強人意。每個都是如此,說明鏡組設計肯定有問題。收了光圈呢?結論是邊角成像不好,中心還湊和吧。光圈收到多少呢?答案是F8。
再說說潘太康 Prakticar 28/2,8,全開成像讓人很滿意,雖然全開拍無限遠時邊角成像素質有點下降,但收兩檔光圈的成像就相當讓人滿意了,無論是中心還是邊緣。話說回來,誰會用全開拍無限遠風景?
對這款廣角,我的評價是:Prakticar 28/2,8 達到了超一流的性價比,成像中規中矩,髮色也中規中矩,與康太時相比就稍偏黃(因為康太時偏藍啊)。全開成像和整體銳度上,與康太時 D28/2,8 相彷,只是全開邊緣稍差一點,收一檔光圈與康太時幾乎無差別,焦外比康太時稍硬,但廣角鏡頭,誰又會去特別在意所謂的焦外成像呢?這款鏡頭以康太時 D28 一個零頭的價錢,達到了幾乎與康太時相彷的成像質量,可見其性價比之高。
那麼 29/2.8 呢?如果你想體會什麼叫「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不值」,你不妨收一個試試。
尼康的 AF50/1.8D 曾經有種說法叫「世界光學設計史上的集大成之作」。當然,我認為這話沒問題。因為尼康的這隻鏡頭確實是性價比奇高。那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另一隻鏡頭有如此之高的性價比呢?答案是有,就是潘太康 50/1,8。
我也可以說,潘太康 50/1,8 同樣是「世界光學設計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記得我有一次去一個朋友那裡,這個朋友是一位很有名的改口大師,我拿著我的尼康 D200 和一隻尼康 AF50/1,8D 跟他說,這頭成像相當強,全開自動對焦就完全可以信任。他不信,說,不可能吧,能有潘太康標頭好麼?請各位注意,這哥們兒碰過的鏡頭可遠遠多於我,他拿來 比較的鏡頭不是康太時,不是祿來,不是徠卡,而是潘太康。我跟他的意見很一致,潘太康標頭達到了很高的成就,這種成就跟尼康的 AF50/1,8D 一樣,源自於成熟的結構設計和超大量的批量生產。
可以說,現下什麼德頭最便宜?大家的答案不會有第二種,當然是潘太康標頭最便宜。這種最便宜的標頭大家都會對它產生一種輕視,感覺媽的三四百塊錢的東西能有啥好成像,事實上這個三四百塊錢的東西,成像質量遠超你的想像。
你可以拿個潘太康的標頭去 PK 全線日本標頭,大多數情況下,你保證可以大勝而歸。你可以拿著一個破爛的潘太康,輕易地擊敗兩千多塊錢的 EF50/1,4,或是賓得 FA50/1,4 什麼的。對此我深有感觸。記得那時候我還剛剛玩手動頭半年多,心想可以把手裡的鏡頭對比一下。於是拿著賓得的 Takumar 55/1.8 跟祿來的 Planar 50/1,8 比了一下,結果祿來大勝,太苦馬不堪一擊,那種差距顯而易見。後來我又拿祿來標頭跟潘太康比了一下,結論是,潘太康除了髮色稍偏黃(祿來偏藍紫),基本與 祿來相當。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被稱為是太苦馬當中最好的一版,也是同時期其它日本鏡頭的佼佼者,同理推論一下,潘太康與祿來相當,祿來又把太苦馬最好一版打得滿地找牙,那麼潘太康對太 苦馬的結果會怎麼樣呢?我告訴你我的選擇,我出掉了所有太苦馬鏡頭,從此以後再也不想沾邊了。
對潘太康 50/1,8 的評價,我就是那句話「這個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德頭」。
那麼梅耶 Oreston 50/1,8 呢?呃,如果以一半的價錢能買到潘太康,我為什麼要花一倍的價錢買梅耶?如果你是個梅耶控,你就當我沒說吧。有人可能會問梅耶潘太康成像對比過麼?答案是 我當然對比過。那這兩個鏡頭哪個成像好?請恕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會引來無數梅耶控跟我死磕個沒完,這真是太無聊了。
哦,編輯一下,忘了說一件事。就是 M42 和 PB 鏡頭哪個比較好?我感覺是 PB 的比較好。原因很簡單,因為 PB 鏡頭主要產於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生產技術更成熟,有了數控加工設備,鍍膜配方和技術更成熟,批量更大,當然質量更穩定均一。你想像一下,你手裡的四百塊 錢的PB版潘太康,使用的鍍膜配方技術和設備與價錢一倍甚至兩倍於它的東蔡標頭一模一樣,你是不是感覺特別爽?
說到這,我想說一下我對幾版潘太康鏡頭使用上的體會。
(1)白標 Multi Coating 版 M42
這版應該是 M42 潘太康存世量最大的了,這頭據說在 90 年代還恢復生產了一段時間,因此現在有很多成色特別漂亮的鏡頭存世。這個版本應該說是 M42 潘太康中成像質量最好最穩定的版本。
(2)紅 Multi Coating 版 M42
這版的鍍膜與白字版不同,似乎是對於不同鍍膜配方的一種實驗性產品,看其未大量生產就可以知道這版的鍍膜配方並不算成功。我經手過不到十隻紅字版的,感覺 成像色彩與白字版確實有所不同,好壞就見仁見智。我個人比較喜歡紅字版,不過鏡頭質量什麼的與白字版就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存世量小,所以價錢會高一點,這 也是理所當然的。
(3)單膜版
這版跟梅耶時代就沒區別了,鍍膜一樣,甚至鏡頭外觀都一樣。不過版本比梅耶稍多,有什麼寶塔版,什麼 auto 版的,我感覺成像和產品質量都一樣。這些版本因為保有量小,又與梅耶一樣,因此價格會稍貴。
(4)斑馬版
這是梅耶向潘太康過渡時期的產品,有些斑馬版甚至還標著梅耶的鏡組結構名。但有些版本的鏡頭沒有斑馬版,如潘太康50/1,8,我未經手過斑馬版,也許是我見識比較少。
對於前置多頁片光圈,我感覺多頁片光圈對於焦外確實有所改善。因此焦外控們多花點兒錢買多頁片光圈的版本也算是物有所值吧。
100/2.8 的鏡頭是潘太康鏡頭當中我經手最少的一款。但經手的幾款 100/2,8,無論是潘太康還是梅耶,成像都讓我很滿意。
可惜的是 PB 時期潘太康削減了 100/2.8,這是一個讓人匪疑所思的決定。如果論產品線,東蔡已經有了拳頭產品 135/3.5,成像遠比潘太康的 135/2.8 強,應該削掉潘太康的 135/2.8 而不是 100/2.8。削掉了 100/2,8 以後,東德鏡頭裡就再也沒有 100 這個焦段的鏡頭了,產品線反而有了缺口,這真是讓人想不通。
成像上,可以說,100/2,8 是潘太康成像最好的三個鏡頭之一,遠不是什麼 135/2,8 這種垃圾貨可以相提並論的。
我記得以前有人把 28 50 135 叫做潘太康三劍客,我感覺應該去掉135而加進100。28 50 100 這三隻鏡頭才是潘太康最強的三隻。
我可以負責地講,135這個鏡頭是潘太康鏡頭裡成像最差的了。焦外有旋轉,全開成像銳度差強人意,色散大,紫邊嚴重,唉。有人問梅耶的呢?我告訴你,一樣。
我所在的群裡,有一個群友,一直想買梅耶的頭。我曾經力勸他不要買梅耶,實在想買,買潘太康就行。再就是不要買135長焦,一來不實用,二來成像差。要買 的話,就買50標頭吧,至少不會後悔。後來有一次在群裡我們倆個聊起來,這位兄台力排我議,死活買了一隻梅耶135,還是斑馬前置光圈的貴貨。我問他感覺 如何,他說,我*,當初怎麼沒聽你話。
不可否認,潘太康135鏡頭有德頭一貫的色彩和成像感覺,但不得不說,跟同宗兄弟東蔡的 Sonnar 135/3.5 相比,潘太康 135 的成像素質實在是差了不少。當然,潘太康依然是比一些日本鏡頭強,但性價比方面就不像50和28那麼突出了。
有很多人買了梅耶或潘太康的135以後,跟我說,成像很棒啊,比我的 80-200/4 自動頭強多了,色彩也好。我只能說,一個定焦如果還干不過狗變的話,它還有啥存在的意義?德頭的色彩如果還不如日本頭好,我們這幫炒德頭的販子還混個屁 啊。你如果感覺潘太康的 135 還不錯,那你真應該試試東蔡的 Sonnar 135/3.5,那就真叫驚艷了。
不過就我經手的幾隻來講,呃,如果你不差錢就還是上德頭吧。上潘太康就行了。俄頭,我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聲嘆息」。
不過事有例外,俄頭裡,中幅頭的成像還都可以,性價比也高。如果你是玩兒潘太康6的,不妨試試俄頭。尤其是那個 30/3.5 魚眼,很值得一玩兒。
再編輯一下,有個要說的,就是那個 Mir-1b,我弄過一隻,唉,0.7 米的最近對焦,從最近到無限遠要擰整一圈,我擦,著急的時候能氣死你。還有就是經常會把光圈環當對焦環擰,擰了半天還在納悶,咋不動呢?成像乾澀,但銳度 還行。有人說適合拍風景,我看就適合趕快出掉,換了銀子心裏踏實。
很難過手中的梅耶29被樓主直線打壓,不過畢竟潘太康是性價比最高的鏡頭。我說說我的感受,梅耶29是一個質樸的鏡頭,色彩還原真實,邊角一般,色彩偏 暗,銳度倒沒有樓主說得那麼差勁,可以用真水無香來形容。也許喜歡梅耶的兄弟就是喜歡色彩樸實的質量感覺,至於高光之說,大可以認為梅耶玻璃在折射光線選 擇上比較中庸。沒有特色就是特色,相對我手頭另外一個鏡頭r28,徠卡從出片來說更透亮,同樣曝光可以明顯感覺色彩徠卡更鮮明,不知道是否和梅耶壓了高光 有關。從個人喜歡程度,梅耶是我折騰東德鏡頭的一個玩具,比較挑場景,適合隨手拿來街拍。
我大膽猜測為什麼梅耶鏡頭雖然沒有潘太康那麼好,但是價格仍然比潘太康貴的原因,順口說說,請專家別太在意。東德和西德的味道略有不同,西德對於鍍膜和玻 璃掌控上都頗為得力,如蔡司色彩的鮮和徠卡的柔密,東德更多的是厚重紮實,其中以梅耶和東菜為基礎代表(潘太康部分可以算梅耶的延續,且向contax和 東菜靠攏)。大多數玩梅耶的人還是多體驗東德味道,不是拿銳度和反差去pk徠卡和現代日頭,也許梅耶比較純正,改進好的地方不一定是好。
我曾經拿潘太康 28/2.8 和康太時的 Distagon T* 28/2.8 做過對比拍攝,有時間我把那次拍的對比片整理一下放在一起發出來,你會明白我為什麼會力捧潘太康 28/2,8。至於 29/2.8,我建議你拿著和 28/2,8 一起對比一下,我相信你跟我一樣會有強烈地把 29 出掉的衝動。
梅耶和潘太康時代還有些其它的型號我沒說。不是不想說,是實在沒啥說的必要。30/3.5,和 35/4,5 這兩個鏡頭的定位實在是有些尷尬。30和29基本沒區別了,光圈還小了半檔,成像上沒有什麼突破,我感覺跟29半斤八兩,這個頭有什麼買的必要 麼?35/4.5 這個頭的規格就更加讓人摸不著頭腦,我曾經弄了一隻,感覺出片傻銳,頗有尼康之風,跟蘇聯的那個Mir-1B有異曲同工之妙。後來費盡心機才把它出掉,差 點賠了老本。
一聲嘆息以後,感覺這兩個鏡頭實在是可以用「無地自容」來形容,後期把它們兩個裁掉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還有些早期的銀鏡頭,100/2.8 什麼的,被炒到2000多3000塊的,不是想把梅耶收全的,實在是沒有必要入手。有幾款甚至是三片三組柯克結構的,三片鏡頭能賣2000塊錢就有點兒太 說不過去了。比如有個 Hugo Meyer 標的白銀 90/3.5 的,在 ebay 上也炒到了快兩千人民幣了,這頭根據我查資料,應該是三片三組結構,不明就里的以為標著 Hugo Meyer 就好,這樣就容易被些炒鏡頭的矇騙。我有個朋友就入了這一樣只 90 頭,非常後悔,想出出不掉。
關於 58/1,9 這個鏡頭,我的感受是,跟蔡司的小B差不多。現在能買到的基本是成色極差,被拆修無數遍的版本。我曾經過手幾隻 58 頭,梅耶和蔡司都有,感覺是玻璃用料確實很好,色彩很漂亮,但成像銳度就比較差了,全開幾乎不能用,收兩檔吧,還湊和。除了色彩比較漂亮,這兩款頭基本沒 有其它的什麼優勢了。75/1.9 和相應的蔡司 75/1.5 這兩款,最好不要碰。因為價錢被炒得虛高,沒有意義。某片上有朋友入手過大B大P兩個鏡頭,拍過些對比片,Pancolar 80/1.8 的優勢非常明顯,大B基本上沒有什麼抵抗的實力,所以梅耶的 75/1.9 也是最好別碰。除非你很有錢,花個五七八千的不過腦,那你就當我沒說吧。
我有個群友,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迷戀古董頭,死活就要買梅耶的58/1.9,或是ENNA或STEINHEIL什麼小廠的早期頭。我力勸他不要如此,買到 手必定後悔,他卻死活不聽,顯然中毒頗深。我不知道是誰放的毒說這些老得掉渣的頭好,不過我感覺這種言論相當不負責任。毒害了一批人不說,還炒得這些破爛 鏡頭價錢奇高。我且不說這些鏡頭成像好壞,我只分析一下這些頭現在的狀態,40年代的老頭到現在,有七十年歷史了,這七十年裡,基本上已經被拆過無數次, 甚至鏡組都被拆過。你拿著這些被拆得亂七八糟的鏡頭,有些甚至對焦都擰不動了,然後告訴我,成像棒啊,你自己感覺可信麼?要知道,鏡頭最忌的是拆鏡組,那 些老頭混身上下拆痕明顯,我是不敢相信它的成像還像出廠時一樣。你花一千好幾甚至是兩千塊錢,買這樣一個被*過無數次的鏡,就好像花一千塊錢找了一個半老 徐娘,這值麼?
西德小廠如 ENNA,ISCO,STEINHEIL 什麼的,我基本沒經手過,因為水深危險,搞不好就要賠了老本。大廠之所以大,是絕對有他大的道理的。為什麼 ENNA 做不大,原因肯定就是東西做得不好。做得好怎麼可能做不大?ENNA 的歷史我查過資料,相當長久,有款廣角鏡頭在西德還開創了先河。這麼長的時間裏無法做大,是不是也有著內在的必然呢?ISCO 和施奈德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愛昧關係,很多人就把 ISCO 往施奈德上靠。不過現在兩家又並為一家了,說是一家也不無不可。這些西德小廠的東西,如果你不是對其歷史有深刻的研究,最好不要輕易經手,因為很可能到手 以後,出片讓你大失所望,然後掛上淘寶半年都出不掉。這些小廠的東西之所以貴,究其根源還是因為存世量小。物以稀為貴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所以 ENNA 的幾款開創先河的鏡頭被大力鼓吹,價錢也節節攀升。至於出片如何,我只經手過一隻,可謂一聲嘆息,你如果有心想駁倒我,不妨入一隻,全開拍拍看看。
同樣是開創先河的,還有東蔡的 Flektogon 35/2,8,為什麼這款鏡頭沒被炒熱?原因是存世量大,炒不熱。若以出片質量來看,Flektogon 35/2,8 足可以讓 ENNA 的那款廣角汗顏。
Carl Zeiss Jena 是一個傳奇品牌,一樣的,歷史淵源我就不去深究了。CZJ 也基本分為兩個時期,戰前和戰後。
Carl Zeiss 的誕生地在德國東部的小鎮 Jena,根據德國鏡頭的一貫傳統,所在地要標在鏡頭上。梅耶也一樣,一般標著 Meyer-Optik Gorlitz,這表示梅耶誕生地在格爾利茨鎮。在這個意義上講,東蔡才是蔡司的正宗。戰前時期,Carl Zeiss Jena 和 Meyer 一直是互相競爭的對手,不知是因為同在東部,還是因為兩者的產品線一直是相互緊咬。
戰前蔡司水特別深,我基本不趟這渾水。十個鏡頭有八個對焦擰不動,要麼就是鏡片劃得亂七八糟,特別容易看走眼。經手過幾個也讓我失望不已。這些鏡頭裡,唯獨 Sonnar 85/2 走勢堅挺,也比較容易找到成色好點兒的。看來它貴也確實有貴的道理。
二戰將結束時,美蘇兩國對德國進行了大掠奪,據稱 Carl Zeiss Jena 的一部分工程師和圖紙被美國搶走,在西德境內重新建立了 Carl Zeiss 品牌,就是傳說中的西蔡。還有一部分工程師和圖紙被蘇聯搶走,成為了蘇聯光學工業的基礎。可憐的 Carl Zeiss Jena,被搶得傾家蕩產以後,無奈在原地重建,就是東蔡。
雖然被兩個大強盜猛搶一頓,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Carl Zeiss Jena 再次在原地崛起。新生的 Carl Zeiss Jena 投入了社會主義的「溫暖懷抱」,並且重新渙發了青春活力。不久,世界上第一隻反望遠結構的廣角單反鏡頭問世,Flektogon 35/2,8 劃時代地開創了廣角鏡頭的新時代,成為了東蔡鏡頭設計上的里程碑。
後來東德對境內的光學企業進行大規模重組,鏡頭統一使用 Pentacon 品牌,機身統一使用 Praktica 品牌,卡口統一,技術規範統一,包括德國相機的鼻祖 Exakta,也被同化到百佳的大懷抱當中。但唯獨保留了一個品牌,就是 Carl Zeiss Jena,可見這個品牌在德國光學當中的地位如何。
重生的東蔡被公認創新能力不如西蔡,這點也許是事實,但其實東蔡的創新也一直未甘人後,甚至還有開創世界先河的 Flektogon。在七片標頭問世時,東蔡有 Pancolar 結構接招。Pancolar 是東蔡獨立研發的,不像西蔡,為了頂住技術狂人福倫達的壓迫,不惜跟小日本(賓得)合作研發七片結構,Planar 可以說是德日合作的結晶。在五片長焦興盛以後,東蔡有 Sonnar 135/3.5 接招,雖然光圈比對手小半檔,但出片實力確不容忽視。
總體說來,東蔡的產品線雖然不太全,但現有的產品樣樣都還拿得出手(除了那個 20/2.8 以外),有幾款產品更是達到了相當高的成就,可以與康太時一較高下。
鍍膜技術上,東蔡和西蔡的多層鍍膜都是源於戰前蔡司的 T 鍍膜(就是氟化鎂單膜)。其實說到單膜,由於各家的配方基本沒太大區別,因此從鍍膜顏色上就可以看出玻璃用料的差別。折射率越高的玻璃,鍍膜顏色體現出來 的就越艷。拿 Biotar 58/2 和梅耶的 50/1,8 比較一下,就可以明顯發現 Biotar 的玻璃比梅耶 Oreston 好。發展到多層膜,全世界的進度幾乎都差不多,東蔡和西蔡因為 T* 的商標還打過官司,結果西蔡贏了,東蔡的鍍膜就只好改叫 MC 了。不過我個人感覺東蔡的鍍膜質量並不輸西蔡,只是配方不太一樣,因此體現出來的顏色就不盡相同。
戰後不久的東德,光學工業還是百花齊放,東蔡的鏡頭也為了配合各家機身而出過各式各樣的版本,如 EXA 口,就是為了配合德國相機鼻祖愛克山太機身。後來東蔡還搞過一個叫做 Praktina 的機身,相傳是百佳機身的前身,因此一些東蔡頭還出過 Praktina 介面。
後來東德光學統一以後,百佳就只有 M42 一種介面,再後來就統一過渡到 PB 卡口,東蔡的鏡頭介面也就越來越單一。
東蔡整編掉的鏡頭我先來個小范圍的整理,可能不全,但應該包括了大家常會見到的鏡頭。
(1)Flektogon 35/2,8 這個開創了時代的鏡頭,最終被改進版的 Flektogon 35/2,4 代替而離開歷史舞臺。我感覺現在 35/2,4 的價格炒得有點兒離譜了,所以做為廉價替代,也可以選擇 Flektogon 35/2.8。兩個鏡頭在成像上有些區別,35/2.8 的色彩偏藍紫,35/2.4 感覺偏醬色,拍人就容易拍出民工色。35/2,8 有最近 0.18 米的版本,近攝能力更強,似乎半檔光圈也沒什麼實際意義吧?我經手過大概六七隻 35/2,8,個人很喜歡這個鏡頭。
(2)Flektogon 20/4(25/4)這個超廣角似乎總是被壓制在其大哥 Flektogon 20/2,8 之下。這個鏡頭大家普遍評價不高,因此我也根本沒經手過。
(3)Tessar 50/2.8 傳說中的百年天塞,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對比三片三組的柯克結構來說,當然銳利多了,但跟高斯結構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花三百來塊錢買這個天塞頭,不如買潘太康的50/1,8,還是六片高斯結構。
(4)Pancolar 50/2 這個頭應該跟後來的 Pancolar 50/1,8 沒有多大血緣關係,因為兩者的成像感受完全不同。相比之下,Pancolar 50/1,8 成像清淡,而這個 Pancolar 50/2 成像相當濃烈,我至今仍然留著一隻 Pancolar 50/2,因為捨不得它濃烈的成像風格,我個人很喜歡。
(5)Triotar 135/4,這個頭應該是三片或四片結構,呃,還是不要收了,容易後悔。
(6)Pancolar 55/1,4,這個頭應該不是被裁掉了,後期 PB 時還有改進版 Prakticar 50/1,4,還是一隻相當棒的鏡頭。我經手過兩隻 Prakticar 50/1,4,質量真是沒話說,確實值它與康太時相彷的價錢。
(7)其它早期戰前頭,如 Biotar,Triotar,Sonnar 等,這些頭的用料好,但年代太久,或多或少都有毛病。如果真有成色很好沒毛病的,收一隻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有鑒於確實毛病很多,所以還是不收為妙,除非賣家能證明成色確實沒問題。
這些被裁掉的鏡頭裡,我感覺 Flektogon 35/2,8 和 Pancolar 50/2 是值得玩兒的。這兩隻鏡頭價錢不貴,成像質量卻很不錯。
1)Pancolar 50/1,8,傳說中東蔡三劍客之一。東蔡三劍客的名聲如此之大,以致於這幾個鏡頭的價錢被炒高了。好成色的 Pancolar 現在大概能賣到一千出頭了,這個價錢怎麼說呢,有點兒高,但也算物有所值。必竟是七片結構的標頭,全開成像比六片結構好不少,焦外也有改善。人有說 Pancolar 就是西蔡的 Planar,我感覺應該說 Pancolar 相當於 Planar,二者還不太一樣。
我經手的 Pancolar 50/1,8 標頭不多,大概四五隻左右。這個頭怎麼說呢,M42 頭對焦手感多偏硬,這是東蔡鏡頭的大問題。PB 版的 Pancolar 50/1,8 很少見,應該算有點兒收藏價值。我對這隻鏡頭先前時沒有多大好感,一半是因為它的手感。後來經手一隻 PB 版的 Pancolar 50/1,8,印象大改。這個頭全開勉強算是滿意吧,比潘太康 50/1,8 好,要不然也不可能比潘太康貴了,但考慮價錢,性價比不如潘太康高。這頭髮色清淡,細節刻劃不錯,挺平衡的,比別的東蔡頭淡。
也是三劍客之一了。我感覺這頭的成像素質遠好於潘太康的 135/2,8,為什麼沒裁掉潘太康的 135 卻裁掉了潘太康的 100 呢?實在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做為一個販子,我不得不說,長焦鏡頭不好賣(也可能是我不會賣),所以我很少屯長焦鏡頭。但有一個月我不知道發了哪門子的瘋,竟然屯了五隻 135 長焦,這真是個瘋狂的舉動,我為此後悔不已。後來賣了好久,還剩下一隻東蔡的 135。我想我從來沒好好拍一拍這個鏡頭,那麼這次就拿來好好試一試吧,一拍,心中頓時感慨萬千。媽的破潘太康135,怎麼跟東蔡這個比啊,看來這三劍客 還真不是浪得虛名。
Sonnar 135/3.5 的特點就是全開可用,而且還相當不錯,也不挑技術,一路 AV 檔就可以了。成像色彩濃艷,焦內銳利,焦外奶油,還真是個不錯的東西。貼裡有人說 M42 版的東蔡鏡頭容易偏色,比較挑技術,這個我不置可否,因為我個人用起來的感覺是,還好啦,我技術也不咋地,用著感覺還算順手。
東蔡三劍客之一,三劍客當中被炒得最狠的鏡頭之一。
這個鏡頭被熱炒,我感覺有如下原因:
(1)半幅機視角上,35相當於標頭,屬於必備焦段;(2)所有德頭35焦段鏡頭裡,這隻35頭的功能最全面;(3)在所有的三劍客當中,這隻鏡頭的存世量最小。
於是這頭的價錢一路攀升,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從1K2一直漲到2K。這真是神速啊。
說句實話,這頭 0.2 米最近對焦,有一定的微距能力,2.4 的最大光圈也確實不小,成像上一如東蔡的濃艷,像質也確實很不錯。
但,2K的價錢確實也是相當高了,值與不值確實是見仁見智。不過有買就有賣,這頭之所以能炒到這價錢,也是有買方需求的。東蔡三劍客當中,這隻 Flektogon 35/2.4 確實是功能最全面,也是最物有所值的。不過如果是我,我就會選擇它的胞弟 Flektogon 35/2.8,因為價錢便宜很多,功能沒有區別,成像上也基本差別不大。以我經手十多隻 35/2,4 的情況來看,我比較傾向選擇 35/2,8。
需要注意的是,這頭的全開成像差強人意,無限遠成像也不如近拍成像。這頭比較適合收一檔光圈拍人像,或是拍些微距小品什麼的,功能適應性比較強,適合掛機,但不太適合拍風景。
不過相比較而言,我更傾向於選擇祿來 Distagon 35/2,8,因為後者更好。東蔡 35/2,4 價格不高於 1K8 時,可以購入。
4)Pancolar 80/1.8
這個頭應該是東蔡鏡頭裡單體價錢最貴的了,但它也確實值這個價錢。
Pancolar 80/1.8 從鏡組結構上看,與康太時的 P85/1.4 並無本質上的區別,應該都是繼承自戰前的 Sonnar 85/2。從出片上看,Pancolar 80 的出片一如 Pancolar 50/1.8 和 Pancolar 50/1.4,比較淡。銳度很好,全開成像也不錯,基本沒有什麼色散。
應該說,Pancolar 80/1.8 是這個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 85 段鏡頭了,價錢比德產的 T* Sonnar 85/2.8 貴一些,但不多,很有競爭力。
事實上,我感覺,真正的東蔡三劍客,應該是 Flektogon 35/2,4,Pancolar 50/1,4 和 Pancolar 80/1.8,這三隻鏡頭才是真正能代表東蔡鏡頭實力的三隻,再加上 Sonnar 135/3.5,應該並稱為「東蔡四劍客」。Pancolar 50/1,8 跟 Pancolar 50/1,4 相比,差距還是不小。
指的是Carl Zeiss Jena出品的2.4/35MC,1.8/50MC與3.5/135三隻必玩鏡頭。
(1)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 MC 鏡頭
此頭色彩鮮艷濃郁,層次細節相當豐富,過渡綿密,高光與暗部表現都有非凡的表現,名氣之大幾乎成了東蔡第一。尤其可貴的是這款頭可以說是東蔡中唯一的一個帶有超強微距功能的鏡頭了,做工精細,手感也可以接受。
需要說明的是:
a.這隻頭也有著很多版本,常見的就是上圖的,分為白字MC與紅字MC兩種,有人說白字MC的做工更穩定,本人沒有經手過那麼多的此款頭,沒有發言權,感覺白字紅字沒有什麼太大差別,認為不必糾纏這一個小小MC的顏色。
b.此頭做為微距鏡頭,其成像絕對不在專業微距之下,銳度之高讓人驚訝。最近對焦距離可達0.22m。
c.拍近景,拍人像,一般的建築都特別適合,尤其用到數碼相機上,可當標頭來使用。
d.此頭M42後口的前邊標有Flektogon標誌,是東蔡經典廣角設計。但某一時期的產品可能不標有此標誌,而且凡PB口的此款鏡頭前邊全沒有 Flektogon結構標誌名,但其結構肯定與M42的相同。而非要找紅字或白字MC並且非帶有Flektogon標誌,本人認為純屬多餘。
e.雖然這隻鏡頭當初是按照拍照風光的鏡頭所設計,但此頭遠景表現一般,並不特別令人滿意,銳度有所下降,就是說,這是一隻近景中景非常優秀而遠景表現並 不太讓人滿意的鏡頭,也許是本人所用的鏡頭個體差異,也許是鏡頭前鏡曾被人拆開過而影響了精度,總之我所試用的幾隻鏡頭都不能讓我滿意。
f.此頭現在被網上有些人炒得虛高,事實上不值那麼多錢,選購時應該注意。
小提示:如果你不是很在意是不是MC的多層鍍膜的話,另一隻此款頭的同宗兄弟可以做為備選——Carl Zeiss Jena 2.8/35斑馬版。此頭同樣有著超強的微距功能,最過達到了0.18m,而且此款頭的遠景表現個人認為比MC版要好很多,但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你用最近 對焦距離來拍照時,此頭的最大光圈自動變成了F4,當然這麼近用到了F2.8意義也不是很大,小一檔光圈出片的效果也許會更好。如果你對微距功能也不是很 在意的話,那麼建議你選擇Carl Zeiss Jena2.8/35白銀版,此頭最近對焦為0.6m,但近景中景遠景表現都無可挑剔,色彩比MC版的更有味道,色彩過渡也更自然,個人感覺德味兒更足。 如果能淘到白銀飾皮版的(或黑鐵飾皮版的也可),可以收藏。
(2)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1.8/50 MC 鏡頭
焦內銳利,焦外柔和,是這隻鏡頭的典型特徵。此外這款頭色彩油潤,空氣感相當強,能最大限度地讓你體會到德頭感人的魅力。從前的人,就這樣一隻鏡頭就可以 走天下了,在膠片時代,這隻鏡頭是等同於人眼視角的標頭,放到我們DX數碼上以後,得乘以1.5倍,有點尷尬。不過如果熟悉了以後也無所謂,畢竟拍人像更 適合了。且數碼全幅的時代已經到來,這隻頭依然會走紅,我的預言不會錯。此頭的版本不是很多,當然也有紅標與白標MC之分,不過我還是認為差別不是很大 了,有一隻什麼樣的都無所謂,我們都不是版本學家,使用不錯,收藏大可不必。
小提示:如果你不是很在意是不是MC的多層鍍膜的話,另一隻此款頭的同宗兄弟可以做為備選——Carl Zeiss Jena 1.8/50斑馬版。此頭成像不會比MC的更差,色彩更加清淡些,反差更好些,更為通透,只是對抗逆光的性能有所下降,建議前加遮光罩來使用。
(2)Carl Zeiss Jena Sonnar 3.5/135 MC 鏡頭
別看這隻鏡頭最大光圈只能開到F3.5,但焦外的虛化依然讓你驚喜得無話可說。有人說,此頭是東蔡中最為銳利的鏡頭,是不是我不敢說,但其成像的解析度確 實相當的高,且最大光圈成像就非常好,一般用它來拍照時只使用最大光圈就可以。適宜拍照花卉,小品,人像等作品。味道濃郁,畫意十足。如果利用得好的話, 拍出的人像作品特別有味道。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松納結構一直被模仿,西蔡的此焦段鏡頭就承繼了這種結構,例如康泰時的Contax2.8/135 Sonnar T*鏡頭就是。
小提示:
(1)如果你不是很在意是不是MC的多層鍍膜的話,另一隻此款頭的同宗兄弟可以做為備選——Carl Zeiss Jena 3.5/135斑馬版。但斑馬版的對焦環因為年代久遠常常不是很順滑,選購時注意,有時保養後也未必有大改善,是裡面復牙紋年代久遠而到磨損而導致的。
(2)CZJ3.5/135MC鏡頭拍人像時對於色彩模式的選擇一定要慎重,此頭出片色彩濃郁,用鮮艷模式拍人像時多出現民工色,高粱紅。所以雖為人像 頭,但很多人用此頭並不能拍出好的人像來,就在於色彩控制不當,相反花卉小品用此頭拍照反而不錯。如果你控制不好此頭的話,建議還是選擇 CZJ2.8/135或Pentacon2.8/135的那只鏡頭,更便宜,但色彩畢竟容易讓人接受。或者直接上康泰時的2.8/135,出片色彩中規中 矩,細膩柔和,被稱為「窮人的勞斯萊斯」。而且很多人沒有認識到,西蔡的這隻頭目前有時其價格竟然比東蔡的這隻還便宜。
想來想去,還是說一說這個頭吧。
因為這個頭的保有量不大,國內就更是不多見,知道的人也不多,用過的人就更少,我經手過兩隻,都是在賠錢邊緣出手的,很險,現在輕易不會經手,不過這頭的成像確實是相當不錯,只是大家不瞭解而已。
這個鏡頭的鏡組結構和整體感覺,跟 Pancolar 50/1,8 相當不同,絕對是東蔡不惜工本下功夫做出來的鏡頭,整個鏡頭拿在手裡相當沈重,做工質量非常棒。相比康太時的 50/1,4 來講,這隻鏡頭的用料應該不在康太時之下,甚至應該在康太時之上。
成像上,跟 Pancolar 80/1,8 一樣,成像色彩比較淡,銳度非常好,全開銳度也不錯,收一檔就相當銳利。焦外成像很好,均勻的化開,二線性不強,綜合來說,是一個相當好的鏡頭,基本不亞 於康太時標頭,與康太時標頭成像感覺不同,康太時是銳利濃艷,這個鏡頭就是清淡滋潤。
這是我講東蔡的最後一隻鏡頭。這個鏡頭我經手過三隻,成像麼,唉。
我實在是找不到這頭可以賣這麼貴的原因,邊緣成像差,全開成像差,收到 F8 也沒有啥好效果,唉。難道要收到 F16 拍麼?這可是 2.8 的鏡頭啊。
我冒著被屯積 20/2.8 販子暗殺的危險告訴各位,東蔡的 20 2.8 實在不是一個好選擇,上了,八成你會後悔。這頭我拍了幾張,但看到那效果,我無奈了。我就不發樣片了,給大家一個好念想吧。
作為玩了2年老頭的一個愛好者,對老頭手動比較敏感,開始沒有發言,因為貼主說到的老頭基本沒怎麼接觸過,後來看到了一些評論,覺得有必要說說,免得新入手的朋友們走偏門,首先強調一個觀點:
商業社會,同等焦段不存在便宜鏡頭反而比貴鏡頭好的可能性--雖然不能否認商家炒作的可能性,但請注意,再怎麼炒,首先要有一個基礎,攝友也不都是傻瓜, 上機一試,好壞是明擺著的,貴賤就是評分的硬指標,看看東德頭的價格,便宜的比比皆是,貴的沒幾個,所以別指望成像能上天,這類頭適合初嘗滋味或者矬子裡 拔將軍的所謂性價比。
另外一點,單純說銳度,說紫邊,說邊緣成像,以此劃定好壞標準也是不正確的。銳度固然重要,邊緣成像也很重要,但是在中焦頭上,因為涉及人像題材,這個就 不是什麼判斷好壞的主要標準,拍人像的頭,包括佳能公認的85 1。2,邊緣成像好嗎?重要嗎?老頭裡面的天塞結構,銳度幾乎個個幫,但樓主自己都說不喜歡那種傻銳的感覺。
至於紫邊,沒有當然好,小當然好,作為標準是可以的,但是作為一個重要標準意義不大,因為紫邊一般會發生在高反光等情況下,換言之就是比較極端的情況下, 那個頭都有優缺點幹嘛在極端時去鑽牛角尖呢,大多數情況下,紫邊不是特別重要的指標。如果紫邊那麼重要,我敢說老頭幾乎全完,更別提什麼白頭,斑馬頭這類 沒鍍膜的玩意,MC也好,老T*也好,祿來也好,鍍膜沒一個幹得過現代鏡頭,也沒有數碼化,單以紫邊論,老頭都只能當高級鎮紙。
我覺得評論鏡頭有幾個指標更應該看重,就是解析力:我最看中的是對細節的描寫能力,當然其中銳度是很重要的指標,中心銳度都沒有的那已經不叫鏡頭,但未必 一定要求從中心到邊緣全好,更應該在乎的是鏡頭所能表現的細節和過渡,也就是所謂層次的描述能力,大家公認定焦成像好於變焦,其實很重要的原因就在這個層 次。
另外要提到的一點是畫幅,對於全幅來說,需要考慮的因素要多一些,但截幅而言,邊緣成像就可略去不提,因為老頭的膠片時代,根本不存在截幅的概念,在截幅 機上,你其實用的就是中心銳度,你管邊緣成像幹嘛?另外一個可佐證的是近年來中幅頭價格上漲很快,很大原因就是即便全幅機,用中幅頭也就是用了中心銳度。
此外還有一點是你的拍攝題材,如果拍風光,確實要注意解析力從中心到邊緣的衰減,但是如果是人像,是小品,是特寫,意義就不大
說說解析度和過渡綿密之說,這也是玩德頭最看重的。我心中一直認為的解析度之王是r100 apo,看這個鏡頭當初設計出來就是儘可能展示每一個微小的細節,並詮釋最真實的色彩。但這個鏡頭焦外略硬,可能達不到所謂的綿密的標準,價格也只有1w 多。樓上也說了,商業時代價格是對鏡頭品質最好的詮釋,技術變化,現代牛頭的風向標也在變化,銳利、焦外、控制色散、控制紫邊和儘可能好的邊緣成為新的標 准。當然還有解析度,據說r50 1.4e60可以轉接在120用,像場之大令人側目。
今天來總結一下東德的鏡頭,並把東德的鏡頭橫向縱向比較一下,給各位一個選擇的建議。
首先說下梅耶潘太康的眾多版本。
1)梅耶
梅耶一般來說有斑馬版和黑鐵版兩種。
很多人認為斑馬版好,比黑鐵好,這個我不算認同,因為我自己用起來感覺都一樣。全開成像,很多時候不如潘太康的好。
接下來說說潘太康的眾多版本
2)潘太康
潘太康有些鏡頭也有斑馬版的,如 135/2.8,還有前置多頁片的版本,這跟梅耶基本上沒區別了,就是名字不一樣。梅耶還有 EXA 口的版本,但潘太康已經沒有了。因為梅耶改名叫潘太康的同時,愛克山泰也改名叫百佳了,從此東德大一統為 M42 口,往日的鼻祖愛克山泰終於壽終正寢。值得一提的是,原來梅耶的 EXA 口沒有臂,景深預覽鍵在鏡身上。可能轉接起來要比東蔡的 EXA 口鏡頭方便一點兒。
我們按時間來排列一下潘太康的眾多版本吧,以 50 鏡頭為例,我可能排列的不全,盡量吧,我經手也不可能把所有潘太康鏡頭版本都經手過,儘可能全一點兒吧。下面這個是寶塔版,梅耶控很推薦這個版本,因為它跟梅耶黑鐵版就是名字不同,其它完全一樣。所謂寶塔,就是名環上帶個寶塔標誌,唉。
以上的兩個版本還都是單膜的,就是跟梅耶還完全一樣,包括鍍膜也都一樣。後來全世界開始普及多層鍍膜,潘太康也開始了多層鍍膜的版本。一開始的多層鍍膜版,就是所謂的「紅字版」,這批的多層膜帶有實驗性質,是為後期的多層膜配方打基礎的。紅字版出的很少,保有量很小,所以價錢比其它潘太康要高。這個就是「紅字 Multi Coating」版的。在多層膜的膜系配方定型以後,Multi Coating 改為白色,即為白字黑鐵版,是潘太康第一次大批量生產的版本,這個版本保有量很大,價錢不貴,但根據我的使用來看,這個版本的成像質量是 M42 各版本當中最好。這個就是 M42 白字多膜黑鐵版。
M42 就終結在這個大量生產,質量也是最好的白字版。
很快,M42 介面無法適應機身發展的進一步需求,即與鏡頭交換光圈信息,以實現自動光圈,即 AV 光圈優先模式。於是,東德相機工業進行了一次巨大的調整,拋棄 M42 介面,向著卡口時代前進。
東德相機的卡口叫 Praktica Byonet,即 PB 口,我個人感覺應該是在相當大程度上借鑒了賓得的 PK 口設計,那相似程度,真是有種兄弟的感覺。哈哈。當然,鏡頭也進入了卡口時代,並且統一了商標,機身統一叫做 Praktica,鏡頭統一叫做 Prakticar。那麼潘太康鏡頭就叫做 Prakticar Pentacon,東蔡就叫做 Prakticar Carl Zeiss Jena。然後統一取消了鏡頭結構的標示,比如原來的 Carl Zeiss Jena MC Pancolar 80/1,8,在卡口時代就叫做 Carl Zeiss Jena Prakticar 80/1,8 MC。所以前面有位兄弟說他的那個「東蔡 135/2,8」是 Prakticar 結構,顯然是對這段歷史沒有深入研究。而那個鏡頭,也不是東蔡的,而是潘太康的。這裡面的淵源,一會兒可能還要講到。PB 版的潘太康鏡頭一般有兩個版本,前期是全金屬的,後期是塑料對焦環的。
全金屬版的沒出多少,保有量相當小,但其最近對焦仍然保持著 M42 時代梅耶就一直保持的 0.33 米最近。這一版的鏡頭保有量小,所以價格可能會稍高一點。在進一步的工業設計變革以後,潘太康最大批量的鏡頭登場了,鏡頭的對焦環和光圈環改為塑料模制,最近對焦縮小為國際標準的 0.45 米,一切按照最簡化原則進行設計,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擴大產量。可以說,這一批的潘太康鏡頭是質量最穩定,鍍膜最成熟的一批了。這批鏡頭究竟生產了多少隻?誰也不知道,也許幾百萬,也許幾千萬。
至此,我想各位也能明白我花這麼多篇幅講潘太康 28/2,8 的意義了。對於那些手裡銀子不多,又想體味德味,又想有優秀成像,又想用途廣泛的初燒哥來講,還有其它鏡頭比這個鏡頭更好麼?以賓得 M28/2,8 對比來講,一樣的價錢,大概 650 左右吧,潘太康 28 在改了 PK 口以後一樣能實現 M28/2,8 所能實現的所有功能,包括全開取景,光圈聯動,但 M28/2,8 永遠無法實現潘太康 28/2,8 所擁有的全開出片實力和獨有的德頭韻味。
什麼是性價比,這就是性價比。我推薦它,是源於我使用了幾百隻德國鏡頭而總結出來的經驗體會。這隻鏡頭確實是性價比最高的德頭廣角,它無愧於這個稱號。
康太時成像確實比潘太康要好一點(僅是一點),但也僅是體現在更平順的焦外成像和略高一點的全開邊緣成像,以及稍偏藍的色彩(可能還有更好的手感和更騷的 外觀)。這些值不值 2000 塊錢,我感覺與燒 Hi-End 一樣,幾萬的器材跟幾千的器材可能差別極端微小,值不值這十倍的價錢,只能說見仁見智。很想讓那些手裡有 29/2,8 的梅耶控們對照自己的 29/2.8 全開看看,從全開銳度,到全開邊緣成像,再到收縮光圈的邊緣成像和銳度,再到色彩和解析力,一樣一樣地跟我發的圖片比較,看看你花1000多塊收到手的 「高光皇帝」,「水銀質感」,是不是能有跟這個後來小弟一較高下的實力。
回過頭來再看東德鏡頭,我給初燒哥一個建議。
手裡米不多,不妨從潘太康燒起,一隻潘太康50,加一隻潘太康28,一起也就是1000塊錢左右,加上改口費用,也就是一個 18-135 狗套的價錢。這兩個鏡頭,如果你不是特別發燒,完全可以一路用下去。你拍的片片,完全可以讓各路用狗套和痰盂之類的人大呼驚艷,毒倒一片。事實上,六七十 年代的著名攝影家,很多都是使用潘太康鏡頭的,很多著名的照片也是出自於潘太康鏡頭之下。
我始終感覺50以下的鏡頭比較常用,除非你有特別濃重的偷拍愛好,否則一般出去拍片時,長焦幾乎都是那個被棄之不用的鏡頭,又重,還很少用。所以我也不建議初哥燒什麼三劍客,只需要 50 和 28 兩隻鏡頭,完全可以。如果很想體驗長焦的魅力,我不建議上潘太康135,我倒是建議稍稍多花一點上潘太康100/2.8或梅耶100/2,8。這兩個鏡頭出片比潘太康 135 的好,還比 135 能的常用一些。賓得我倒是建議上長套當長焦用,方便又實用,帶著還不重。
如果要燒下去,就是東蔡三劍客了。今天時間關係,我就不再把東蔡的鏡頭圖都貼出來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搜搜,或有有心的朋友幫我總結一下貼出來以幫初哥。東蔡的話,三劍客確實是好東西,先上50,再上35,最後上135。說到這,我總是感覺 Pancolar 50/1,8 不算太划算,因為它價錢也不便宜了,好成色的要一千出頭了,一般的也要八百左右,連斑馬單膜的也要7、8百了,這個價位,就有另一個相當有性價比的鏡頭可以納入視線了,就是祿來 HFT Planar 50/1,8。關於這個祿來標頭,我後面可能要花些筆墨來寫,此處先按下不表。
還有東蔡的 35/2,4,我感覺也是相當的沒有性價比。現在好成色的要兩千出頭,新一點兒的甚至到了 2K3!這個價位相當離譜,兩千是什麼概念呢?在兩千多這個價位裡,幾乎所有很牛的 35/2,8 鏡頭都可以囊括了。舉例來說:祿來 HFT Distagon 35/2,8,大概 1800 左右;西蔡 Contaflex 126 的 Distagon 32/2.8 大概 2300 左右,蔡福 Skoparex 35/3,4 大概 2000 左右,康太時 T* Distagon 35/2,8 大概 2600 左右,徠卡 Elmarit-R 35/2,8 德產 E43 版,我有一隻,只賣 2900 塊。
只有東蔡的 135/3.5 的價錢還算湊和,不高不低,一千出頭,成像很對得起這個價位。其它的西德 135 段的鏡頭,差不多同時期的都要高於它了,所以它還算是性價比不錯的。當然那些小廠的除外,比如什麼 ENNA,什麼 ISCO 的,再有就是原福和施奈德的 135,最近對焦變態遠,基本沒辦法用的那幾個,不算在內。所以看一看,燒東德,燒完潘太康,就是東蔡,而現在東蔡三劍客在眾 JS 不懈的努力下,終於炒到了沒有性價比的地步,用還是不用,買還是不買,還真值得考慮。
這就給我寫西德鏡頭留下了伏筆。上面提到的那幾個西德鏡頭,事實上實力相當不俗,比如祿來的 HFT Planar 50/1,8,雖然價錢不貴,但卻系出名門,身家相當高貴,數出來連蔡司甚至徠卡可能都要敬上三分。
再比如關於 35 鏡頭的選擇,兩千多的價位裡,甚至把徠卡都包括進來了。徠卡那潤物細無聲的密柔,相信東蔡無論如何也無法招架。就連便宜一些的祿來 35/2,8,那種迷人的色彩神韻,相信東蔡想要勝出,也只能靠 0.22 米最近對焦來抵擋一下了。
所以如果真的燒到了東蔡三劍客的門前,我倒是建議各位初哥們先暫停一下,好好想想清楚。是上性價比高一點的 Flektogon 35/2,8 加 Pancolar 50/2,還是向西德鏡頭轉型,抑或咬牙死活要燒一次東蔡三劍客以了卻心願更好呢?
第二章 西德
相對於東德就只有潘太康和東蔡兩個品牌來說,西德的光學品牌就比較多,能有十來個左右。由於生活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這十幾個品牌為了生存你爭我奪,打得十分熱鬧。西德鏡頭品牌眾多,我很難全都研究一番,所以西德這部分我只寫幾個品牌,這幾個品牌是:福倫達(柯達雷丁娜可能也跟著一起寫),祿來, 卡爾蔡司(西蔡主要寫康太時部分),施奈德(也可能在這部分裡寫寫 ISCO 和羅敦斯德)和徠卡。
1. 福倫達 Voigtlander
福倫達是德國光學的元老級品牌,比 Carl Zeiss Jena 創立的時間早了近一百年。確切地說,福倫達的創始地是在奧地利的音樂之都維也納,1849 年才搬遷到德國。在世界第一台照相機開始銷售以前,福倫達公司就開始經營光學生意(望遠鏡什麼的),悠久的歷史堪稱世界之最了。1840 年福倫達即開始銷售第一台照相機,在那時,年僅二十歲的 Carl Zeiss 先生估計還沒打算要自己開一家公司呢。
當然,古老並不一定意味著優秀,但福倫達曾經向我們證明了什麼才叫薑是老的辣,福倫達一度領先德國光學設計界很久,曾是無可爭議的王者,每一個產品的推出 都領先對手好幾年的時間,被譽為技術狂人。一戰結束,德國國內的相機工業受到重創,許多廠家都謀求合併重組以渡過難關,比如蔡司和伊康的合併。但福倫達沒 有選擇合併,他在艱難時期以向化工巨頭謝克林融資的方式渡過難關,並在此時將公司定位為以照相器材為主的綜合性光學公司,此舉迎來了福倫達的黃金時期。
二戰以後的1950年間,是福倫達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 BessaI, BessaII 等經典機型讓福倫達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讓同時期的蔡司伊康相當難受。不過出人意表的是,擁有福倫達的化工巨頭謝克林卻將福倫達的資產出售給了競爭對手 蔡司伊康,1956年,福倫達並入蔡司伊康集團,1965年,設立蔡司.伊康.福倫達銷售公司,共用一個品牌生產和銷售,1969年,實現徹底合併。
徹底合併以後沒兩年,蔡司伊康頂不住日本廉價相機的衝擊,宣布退出照材行業。此時另一個東家祿來出現了,以生產中畫幅相機為主的祿來曾經是福倫達公司的一個分支,祿來一直沒能力設計和製造鏡頭,而這時處於發展期的祿來希望涉足 135 相機領域,福倫達工廠正好是祿來需要的,既能設計生產鏡頭,又能設計生產 135 畫幅相機機身。1972 年,蔡司伊康集團把福倫達所有資產和設備出售給祿來,並授權祿來以 Carl Zeiss 商標和 Voigtlander 商標設計生產和銷售 135 畫幅的照相機和鏡頭。可憐的福倫達,又被賣給了一個曾經出身於自己的小廠,這算不算是一種回歸呢?
祿來收購了福倫達以後,開始進入 135 相機領域,推出了 SL35 系列機身和相應的 QBM 卡口鏡頭,同時也以福倫達品牌生產和銷售同型號的機身和鏡頭。這時期,Rolleiflex 和 Voigtlander 兩個品牌,除品牌名稱和型號名稱有所不同以外,設計和製造則完全相同。Voigtlander 即福倫達品牌定位稍高,但產品實質上沒有什麼區別。七十年代中葉,德國福倫達工廠的真空爐爆炸,為降低用工成本,祿來索性將工廠遷往新加坡。
到了1981年,可憐的祿來也頂不住日本相機的衝擊,進入了破產清算階段,百年品牌的傳奇歷史宣告結束。後來的福倫達和卡爾蔡司兩個品牌,被授權給日本確 善能公司使用,確善能重新組織設計和生產,即是現在仍然在產的新蔡司和新福倫達,但事實上,已經與過去的百年品牌沒什麼太大的關係了。
悠悠百年彷彿過眼煙雲,福倫達一向以生產優質鏡頭,並對產品的用料和做工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而著稱於世,設計和生產向來不惜工本,絕不向成本和售價妥協。 這樣一家公司曾經創造了無比的輝煌,福倫達的鏡頭設計從折疊皮腔機鏡頭 Skopar 結構開始就領先對手,招招領先,步步領先,蔡司伊康曾經非常頭疼這個難纏的對手。福倫達的多個鏡頭設計均成為鏡頭結構設計的里程碑式產品,比如旁軸鏡頭標 頭的 Ultron 結構,比如單反鏡頭標頭的 Septon 結構,均是劃時代的鏡組結構設計,其中 Septon 50/2 是世界上第一個七片結構的標準鏡頭,相對於經典六片四組的設計而言,Septon 在中央解析度和焦外成像方面有著本質的飛躍。這個小巧的鏡頭所達到的高度,到了今天仍然是一座豐碑,難以超越。旁軸的 Ultron 結構標頭在蔡福時期被暴力改到單反上,無意間卻創造了一個難以超越的產品,就是傳說中的七種武器之一,前片內陷的 Carl Zeiss Ultron 50/1,8。
純正的福倫達基本上區分三個時代,即福倫達時期,伊康時期和祿來時期。至於確善能所生產的,與福倫達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確善能曾宣稱購買商標使用權時也一併購買了設計圖紙和資料,這種說法如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無法為世人所相信和接受。
我之所以要簡要介紹一下福倫達的歷史,一是因為對這個品牌充滿無法言喻的好感,另一方面是為我寫祿來時打下基礎。在福倫達這部分裡面,我主要寫的是原福時期,即未徹底與蔡司伊康合併以前的福倫達。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膠片巨頭柯達公司,曾經與福倫達進行過長期合作。這是否緣於福倫達的東家,同是化工行業巨頭謝克林的牽線搭橋呢?福倫達的經典機型 Bessamatic 曾經為 OEM 為柯達雷丁娜品牌,介面與福倫達相同,但叫法不同。福倫達叫 BM 介面,柯達則叫做 DKL 介面,事實上則差不多是一回事。福倫達的 Bessamatic 機身搭配自己的鏡頭出售,但柯達雷丁娜機身就有另一個柯達的長期好朋友施奈德為其訂做鏡頭,施奈德的 DKL 介面鏡頭均是為柯達雷丁娜機身訂做的,這些鏡頭貌似可以通用到福倫達機身上。
福倫達,施奈德均是德國老牌光學企業,兩者曾經擁有良好的合作關係,施奈德曾經長期為福倫達的機身系統制定生產鏡頭,即便是福倫達被賣給祿來以後,施奈德 仍然還為其制定生產鏡頭。這裡面的關係錯綜複雜,牽涉福倫達、施奈德、柯達、蔡司伊康和祿來等諸多廠家,看來非是生活在那個年代並對這幾家的關係有過深刻 研究的人,真沒辦法理清這裡面千絲萬縷的聯繫。不過這也不影響我繼續寫福倫達這個品牌。
為了讓大家有個對福倫達的連貫認識,我特意將祿來安排在福倫達後面去寫。這兩個廠商原是一家,分開後幾十年,兒子回來又買下了爹,這裡面的恩怨情愁,也只有連著寫,才會讓各位有個頭緒。福倫達曾經是個全業務的照材公司,生產的產品也包括了中畫幅和小畫幅,單反和雙反,福倫達是除卡爾蔡司以外無人能及的照材品牌。但考慮到看這篇文章的人, 多數應該是想把這些鏡頭轉接在數碼上用的,因此我就忽略掉早期的鏡頭,從我們能買到而且能轉接到數碼單反上的鏡頭開始寫吧。
福倫達目前比較容易轉接到數碼機身上的鏡頭,應該是 DKL 介面的一系列鏡頭。
(1)Skoparex 35/3.4 女神的珠戒
福倫達的 DKL 鏡頭都相當小巧可愛,這個 35 廣角尤其突出,拿在手裡像一顆藝術品。我估計給它起名叫女神的珠戒那位大仙,也是看它鏡片突起,形似一枚戒指,才如此來稱乎它的。無可否認,這隻鏡頭可以用藝術品來稱呼,但說到它的成像,呃......我經手過幾隻原福 Skoparex 35/3.4 和三隻 Carl Zeiss Skoparex 35/3.4,可惜的是拍過的片片到現在為止基本上已經找不到了。不過就我使用過的感受來看,這隻鏡頭應該說完全被熱炒了。
福倫達鏡頭的成像,在數碼機身上比較突出的是色彩。由於使用的玻璃和鍍膜的關係,福倫達鏡頭的成像色彩與其它鏡頭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福倫達時期的鏡頭使用單層鍍膜,出片色彩很古樸,並不艷麗,但確有種奇特的魅力。這種色彩在 Skoparex 鏡頭上體現的尤其突出,很多人被珠戒毒倒,都是看了別人拍的片的這種色彩感受。但珠戒使用起來,卻是另一翻感受,說句實話,有一種與梅耶 29/2,8 很相似的感受,全開拍片不透,感覺全開成像的銳度確實不高。用了幾隻珠戒,都是這個感受。後來不信邪的我又弄了兩隻蔡戒,得到的還是一樣的感受,全開拍片銳度一般。
不過色彩上,確實是與眾不同的,喜歡不喜歡因人而異,我比較喜歡。這個鏡頭比較適合拍遠景和風景,35的鏡頭拍風景,使用全幅看來還是首選。這個鏡頭不適合全開光圈拍片,拍近景和小景物因其最近對焦的問題而會受到一些限制,也不算太適合。Voigtlander Skoparex 35/3.4 (珠戒)有最近對焦 1 米和 0.4 米兩種版本,1米版珠戒比較便宜,當然其使用上也相當受限制。0.4 米版珠戒目前有破 2K 的勢頭,以在下看來,相當的不划算。除非你相當控原福的色彩,否則 0.4 米版珠戒是相當不明智的決定。
Carl Zeiss Skoparex 35/3,4 (蔡戒)是福倫達與蔡司伊康合併以後的產品。福倫達並入蔡司以後,推出過 Icarex 系列機身和配套鏡頭,均是以原福倫達鏡頭為基礎改進的。原福倫達的 Skoparex 就進化為 Carl Zeiss Skoparex 35/3.4。Icarex 是一個不惜工本的系列,鏡頭用了鋼材料,估計是全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鋼為鏡頭鏡身材料的系列。Icarex 系列鏡頭,據稱使用了蔡司退火三年的頂級光學玻璃,可謂不惜工本。不過嘛,成像的話,Carl Zeiss Skoparex 35/3.4 跟原福珠戒一樣,全開不銳,還是一隻必須要收光圈拍才有好成像的鏡頭。蔡戒最近對焦是 0.3 米,這點比珠戒強很多,而且價錢有時候還比 0.4 米版珠戒便宜,只是成像色彩與珠戒時已經有所區別了。
(DKL口的擁有過或玩過師奶那顆著名的5019真水無香、福倫達女神之珠戒及賽破銅,除對賽破銅略有好感外,對DKL實在無愛。拜那篇博文兵書22卷所賜,這麼多年的老頭,層出不窮的脫膠問題,居然被JS炒到這麼虛高,真不如買康菜便宜的P5017、D28、D3528。)
順便提一句,我用的這隻梅耶 100/2,8 其實是只丐頭,原來裡面有相當嚴重的霉,後來清霉以後,還是留下了黴菌腐蝕過的痕跡,後組還有兩處脫膜的亮點。根據我的經驗,鏡片上的如下問題,對成像不會造成影響,哪怕是一點點影響:
1)鍍膜劃痕,因為鍍膜只起到增加透光率的作用,並不參與成像,所以鍍膜痕跡不會影響到成像質量;
2)黴菌只要清除掉,不會對成像造成影響,因為黴菌腐蝕的也是鍍膜,所以即使像我這個梅耶 100/2.8 這樣生霉嚴重的,只要清裡掉黴菌,留下的痕跡也不會影響成像;
3)脫膜,還是一樣,鍍膜掉了,也不會影響成像,因為鍍膜不參與成像,只起到增透的作用。就算不鍍膜,成像質量也不會改變。鍍膜會輕微影響色彩,但僅是幾點脫膜,不會影響到鏡頭原本應該有的色彩;
4)細小劃痕。分辨劃痕和鍍膜劃痕的方法很簡單,傷及玻璃的劃痕無論何角度都可見,而鍍膜劃痕必須有光源直射時才可見,無光源直射時不可見。但細小的劃痕,就算傷及玻璃,對成像的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
5)輕微脫膠。所謂脫膠,就是指導膠合鏡片開膠。當然反映在不同鏡頭上,有不同的特點。比如賓得鏡頭的後組容易脫膠,反映在鏡頭上的效果就是仔細看後組有 細小點狀痕跡,尤其是 K 頭,幾乎有 50% 以上的機率。再比如福倫達鏡頭,就是那個著名的 septon 50/2,其脫膠反映出來,是沿邊緣分布的彩虹效應,其實是潤滑脂融化以後滲進兩膠合片當中。這兩種情況,輕微時都不會影響出片。septon 的滲油,事實上也相當於給膠合片中間鍍了膜,只是這層油膜未必是合乎設計要求的,但因其相當薄,對成像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影響。
如下問題會影響成像,需要特別注意:
1)霧。可以說,霧是鏡片遇到的最難以對付的問題。霧應該是鏡片當中的無機鹽析出後在玻璃和鍍膜間形成的白色痕跡,無法擦去,嚴重時對成像有影響,會使全 開拍攝時對比度降低。這種霧無法擦掉,除非打磨,但同時鍍膜也會被打磨掉,其結果是必須重新鍍膜,玻璃的 R 值也會因為打磨而變化,最終還是會影響成像。
2)嚴重脫膠,嚴重脫膠所得到的效果與霧一樣,也會影響全開成像。
3)傷及玻璃的嚴重劃痕,尤其是出現在後鏡片上,這種情況也會影響全開拍攝時的銳度和對比鍍。
4)鏡片碎裂。理論上碎裂的鏡片應該會對成像造成影響,但事實上我有一隻鏡片邊緣掉個碴,挺大,但也未見影響成像,汗~
5)鏡片有拆裝。其實只要是經驗豐富的人,即使是拆裝鏡片了以後,成像也不會有問題,最怕的就是半吊子拆裝,比如把鏡片裝反了,比如鏡片沒裝到位,這種情 況下對成像的影響就相當麻煩,唉。還有,廣角鏡頭如果被拆過鏡片,再裝回去恐怕難以達到原來的成像質量,需要特別注意。一般標頭和長焦,只要是經驗豐富的 人拆裝鏡片擦霉或是清灰,都不會對成像有什麼影響。再有,梅耶潘太康鏡頭的後組是由三顆羅絲定位的,這三顆羅絲如果被動過,那就神仙也救不了,會使得邊緣 成像大打折扣,很可怕。
所以實用主義者們,如果遇到便宜鏡頭,只要鏡片未出現我下列五種情況而上列五種情況的,大可以趁便宜購入,不必擔心會對鏡頭成像有影響。
其實除了梅耶潘太康以外,其它品牌的鏡頭都不是用羅絲固定鏡組的。這樣的鏡頭,即使拆開清過霉,對成像也沒有影響,因為霉一般都生在前後片或是光圈兩側的鏡片上,只要擰下前組或後組,不用拆鏡片也可以清理乾淨。俄頭的話,由於出廠時做工就不好,所以很多俄頭即使買新的,邊緣成像也不行。我記得我以前買過一隻新的俄 44M-6,結果發現鏡組裡面有一根長毛,汗啊~。俄頭逆光相當差,是因為鏡組消光不徹底造成的。有一回我把一隻俄頭全部拆散,把當中消光不徹底的地方用 記號筆塗黑,結果裝回去以後,逆光性能大有改善。其實梅耶潘太康動過後組的也不太多,不巧被你碰到一個。判斷梅耶潘太康後組是不是動過,一般的經驗是鏡頭拿到手以後用手擰一下後組,看活不活動。再看看後組是不是有些偏。一般擰擰感覺不活動,後組還有些偏的,應該是沒問題的。
全開銳度,潘太康 28 應該可以輕鬆擊敗任何一家的套頭。但 29/2.8,呃不好說能不能打敗套頭。順便提一句,CNPS四家的套頭我都用過,這裡面成像最好的,我個人感覺應該是尼康的 18-55VR(也可能跟尼康的機身表現有關係),然後是賓得的 DAL 18-55。除此外,鏡頭的結構設計與焦段和機身系統也有關係。對稱式雙高斯結構一般在 50~100 的焦段裡比較常用。單反鏡頭焦距低於 40mm 一般難以採用對稱式雙高斯,因為後接距的關係,必須使用反望遠結構把後接距做長才行。不過旁軸就沒有這種限制,所以 Zeiss Biogon 28/2.8 也是對稱式設計,成為廣角鏡頭的一個高峰。而長焦,一般使用五片三組松娜結構,或乾脆四片三組望遠天塞結構,也就是非對稱式設計。因為這兩種結構一來可以滿足銳度需要,二來焦外成像也好於對稱式設計。高檔如徠卡也好,長焦頭多用四片或五片結構,如小頭九 R90/2.8 是四片,R135/2.8 也是四片。鏡頭好壞一般也可以用鏡片數量來簡單衡量。鏡片越多,一般情況下鏡頭成像越好。比如 35mm 的鏡頭,施奈德的 DKL Curtagon 35/2,8 是五片,祿來的 HFT Distagon 35/2,8 是六片,康太時的 T* Distagon 35/2,8 是七片,成像上,這三隻鏡頭也是一隻好於一隻,基本上合乎這種簡單原則。當然,價錢上也是一隻貴過一隻。再比如說標頭,七片標頭的成像一般好於六片結構的 標頭,所以蔡司的 Planar 結構的成像是好於施奈德的 Xenon 結構的。至於死馬的 SD50/1,4 用了八片結構,好壞我不敢說,因為我還沒用過。但理論上,其成像應該更好。
繼續說福倫達鏡頭。bassamatic 系列機身配套的鏡頭,Septon 是標頭的一個頂峰。當然,拋去 APO-Lanther 和 Skopagon 這些極端貨品外,Septon 50/2 確實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它是一個劃時代的設計,推動了標頭從六片全對稱結構向七片非對稱結構進化。我記得它應該是世界上第一個七片結構的標頭,成像在當時來講,確實有了質的飛躍,六片四組對稱高斯結構的一些問題,比如焦外成像二線性,邊緣像質下降劇烈等問題都得到了有效的修正。這頭貫徹了福倫達不惜工本的作風,做工用料均屬上乘。優質的玻璃和鍍膜使得它的成像色彩區別於其它鏡頭,擁有相當誘人的魅力。就算在今天,Septon 50/2 的成像仍屬上乘,雖然不及現代標頭的銳利和平坦,但其總體相當平衡的表現和在數碼機身上那種難以言喻的色彩,仍然是個致命的吸引力。我不得不說,市場供需關係決定了產品的價格。Septon 的低保有量和市場熱炒,使得它有些偏離了它應該有的價格。目前國內好成色的 Septon 50/2 可以賣過 3000 塊錢,這個價位上,它的競爭力與徠卡 Summicron R 50/2 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這個鏡頭也有它的問題,最大的問題莫過於所謂的「脫膠」問題,就是潤滑脂融化了以後,滲進了兩片膠合片中間,使得在邊緣形成了「彩虹」效應。沒有滲油的 Septon 可以輕鬆賣過3000,有滲油的就在兩千左右吧,視滲油麵積的大小,也可能有一千多塊錢的 Septon 賣。我經手過兩隻 Septon,憑心而論,鏡頭做工確實像件藝術品。成像麼,確實不錯。但我總覺得不太值它的價錢。當然如果有便宜的 Septon 你不要猶豫,立即買下,成像不會讓你失望。但如果太貴,甚至到了徠卡的價格範圍,就確實需要想一想,你要的是不是僅僅是福倫達的色彩了。福倫達 Bassametic時期的鏡頭,銳度都不是長項,所以期待銳利成像的朋友,就別考慮福倫達了。Septon 一如福倫達的傳統,有最近對焦距離的區別。0.9 米版的會便宜些,想體驗福倫達可以從 0.9 米版下手。
我不得不說我個人的喜好還是很大眾化的,就是高對比度和華麗的色彩。很顯然原福頭不是我想吃的那盤菜,我想也不是大多數人喜歡吃的那盤菜。數碼必竟與膠片不同,原福頭在膠片上的結像與在數碼上大不相同,只玩數碼的朋友,你先問問你自己是不是喜歡灰灰的出片後,再考慮是不是進手原福鏡頭吧。
這個特點也包括蔡福時期的幾個鏡頭,出片感受都是一樣,灰就一個字。而且,原福頭的焦外比較散亂,與施奈德類似,跟康太時的渾然一片大不相同,有時候會有 斑瀾瑰麗的效果,但多數時候,呃,比較讓人頭疼。包括 Septon 也是一樣,(個人淺見)焦外成像不如後期的祿福和康太時鏡頭好。焦內銳度,呃,從來就不是原福鏡頭的長項,全開成像甚至不如同時期的施奈德成像銳利。
福倫達確實好,但視乎時期。在五六十年代,Septon 確實名噪一時,也確實引領了當時標頭髮展的方向。但如果拿五六十年代的標準與今天相比,也確實對五六十年代的標準相當不公平。技術一直在進步,標準也一直 被改寫,Septon 斷代成為歷史,相必蔡司伊康對此是下過一番功夫研究的。蔡司伊康放棄現有的單反標頭 Septon 50/2,卻把至尊系列的旁軸鏡頭 Ultron 50/2 硬生生移植到單反系統上,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事實證明,移植後的 Carl Zeiss Ultron 50/1,8 確實在成像上照比 Septon 有長足進步,焦內銳度,焦外虛化都有明顯提升。Ultron 才是真正劃時代的標頭,它具備了現代標頭所應該具有的一切素質:銳利的焦內成像,甚至全開光圈也很銳利;平坦的焦外成像,沒有旋轉和慧差,焦外虛化柔和, 不顯零亂;較大的光圈,比 Septon 50/2 大了半檔等等,以及後來祿來和蔡司在鍍膜技術上的進步,使得 Ultron 鏡頭具有了現代標頭的另一項素質:高動態範圍,高對比度,色彩艷麗飽和。
雖然還有兩個鏡頭,Dynarex 90/3.5 和 Super-Dynarex 135/4 兩個鏡頭沒寫,但我在這裡還是想給原福一個總結:曾經的王者,引領時代的弄潮兒,曾經把蔡司折磨得相當難受的強大競爭者,原福的意義超越了使用價值,它是 一個歷史的見證,它的意義是收藏多於使用。
我接下來對上面說的兩個鏡頭簡單說幾句,Dynarex 90/3.5 這鏡頭的存世量相當小,可惜我無緣經手。但看了其它有幸買到的人的出片,感受上與原福的其它鏡頭基本一致。Super-Dynarex 135/4,這個鏡頭的最近對焦相當變態地達到了 4 米,呃,怎麼用呢?神啊,告訴我要怎麼用它?這個頭今天還能保持四五百塊錢的親民價格,確實是拜這 4 米最近對焦所賜啊。我一看它的最近對焦,就無法對此鏡頭提起興趣,所以只經手過一隻。我一直在考慮把它種進其它對焦桶裡。如果最近對焦能達到 1.5 米左右,這頭還是相當值一玩兒的。
簡單說一下蔡福時期。
謝克林把福倫達賣給蔡司伊康以後,蔡司成立了蔡司.伊康.福倫達銷售公司,並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以後,推出了 ICAREX 機身系統。ICAREX 是根植於福倫達 Bessametic 系統之上的,整合了福倫達和伊康在機身上的技術優勢,並使用福倫達鏡頭為其配套。REX 在英文當中有王者的意義,ICAREX 應該是 IKON+REX 的混寫,貌似可以解釋為伊康相機的王者。與同時期的 Contarex 神似,後者是 Contax + REX,可以解釋成是康太時相機的王者。
不過說起來,ICAREX 確實是不惜工本的傑作,配套的鏡頭,破天荒地使用了鋼做為材料,至今我想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以前不知道時,曾讓改口的哥們替我改蔡戒和 Ultron 50/1,8 兩個鏡頭,害得他折了數根鑽頭。傳說 ICAREX 系列的鏡頭,都是使用蔡司退火三年的頂級玻璃,與 Contarex 一樣,傳說未必是空穴來風,我個人觀感上看,感覺蔡福的鏡頭出片與牛眼鏡頭頗多神似,尤其是色彩上。
蔡福系列的鏡頭,一般有這幾只比較常見:
1)Carl Zeiss Tessar 50/2.8,這個鏡頭應該是從福倫達的 Skopar 50/2.8 發展過來的,據說達到了天塞頭的頂峰,我沒用過,不敢亂說。
2)Carl Zeiss Skoparex 35/3,4,這個就是從珠戒發展過來的,也叫蔡戒,出片與珠戒一樣,灰灰的,不銳,不透,要收兩檔光圈拍才有上佳表現。
3)Carl Zeiss Ultron 50/1,8,傳說中的七種武器之一的拳頭,這個頭應該是現代標頭的里程碑式的傑作,確實照比 Septon 50/2 有長足進步。
4)Carl Zeiss Dynarex 90/3.5,從原福 Dynarex 90/3.5 上發展起來的,沒用過,不敢胡說。
5)Carl Zeiss Tele-Tessar 135/4,這個應該是從 Super-Dynarex 135/4 發展起來的,最近對焦一米多,很實用了,但價錢也上來了,一千好幾百。
蔡福鏡頭統一用 BM 口,叫法仍然是沿用 Bessametic 時期的叫法。這一時期 ICAREX 也推出了 M42 介面的系統,因此蔡福鏡頭有所謂「原生M42」口的,當然價錢也貴出不少來。ICAREX 系列機身和鏡頭世存量很少,因此普遍價格較貴,如果不是錢很多花點兒不在乎的話,建議還是考慮祿來。
2. 祿來 Rolleiflex
Rollei 原本是一家以生產中畫幅機身為主的小廠,追根溯源,是從早期的福倫達分流出去的。在福倫達被神奇地賣給蔡司以後,祿來發展遇到了瓶徑,希望從35mm畫幅領域市場當中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於是祿來找到了蔡司。
說起來很有意思,這個世界上最強的兩家中畫幅廠商,都沒有自己設計生產鏡頭的能力。祿來和哈蘇,都要靠蔡司為其制定生產鏡頭。如果說三強,那就又要提到福倫達,中畫幅三強裡,就只有福倫達有設計生產鏡頭的能力。可惜的是福倫達還被賣了,從此中畫幅就只有祿來哈蘇,再後來,祿來破產,中畫幅被哈蘇一家獨攬。 到了今天,哈蘇屢創數碼機身的價格新高,一套帶標頭的哈蘇中幅數碼,居然變態地達到了 38 萬人民幣的天價。
扯遠了。話說祿來找到了蔡司,然後看中了被賣給蔡司的福倫達工廠,曾經是自己的親媽,今天又被買回來成了自己的親兒子,這都是些什麼爛賬啊。祿來買下福倫 達的資產以後,具有了生產 135 畫幅機身和鏡頭的能力,而且具備了自己設計和生產鏡頭的能力,可謂如虎添翼。話說時間已經到了 70 年代,由於日本旭日光學(賓得的前身)的偉大崛起,接連發布自動測光和自動光圈等新技術,使得日本廉價相機變得傻瓜化,人人都能拍照,這使得以高端和奢侈 品標榜自己的德國相機工業被打得遍體傷痕,蔡司眼看跟不上旭日光學不斷發布新技術的步子,就不失時機地宣布退出 135 相機領域,又找到日本的八州光學(雅西卡),將 135 畫幅市場交給雅西卡代工和運作,自此,康太時成了德日混血,雅西卡和福崗光學借由康太時系統一躍而起,大大風光了一陣子。
此時的祿來面對日本列強的窮追猛打,咬咬牙,毅然推出了 SL35 系列單反系統。呃,不得不說,SL35 在技術上木有什麼先進性,雖然借由蔡司和福倫達的品牌為幌子大賣,但還是接連推出 SL350,SL35M,SL35ME,SL35E 等一系列機身,不斷加入自動測光,自動快門等技術,雖然仍然落後於日本相機,但也是一路緊追不放。到了八十年代,祿來神奇地推出了一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機身 SL2000,這款機身從設計到推出歷時四年,應該說是這個世界膠片機身當中,最強,最全面,最重,最奇特,也是最讓人神往的。它破天荒地集合了眼平腰平 兩種取景,有可拆換的後背片倉,儼然是一個小型化的中幅機身,連外型也神似中幅機身。這讓我不得不神往地YY一下,如果它能大賣幾百萬臺,估計這個世界上 就會多一種產品:全畫幅數碼後背,專門適配祿來 SL2000 機身。
不知道是不是傳奇機身 SL2000 SL2002 和 SL3003 遇到挫敗的原因,祿來在八十年代資不抵債,破產清盤,唉,可惜了。蔡司在和祿來的合作當中,有一件事最聰明也最成功,就是蔡司雖然把福倫達的資產賣給了祿來,但並沒出售技術資料和品牌等知識產權,祿來雖然有了工廠,但仍 然要與蔡司合作開發鏡頭,並在蔡司的授權下使用 Carl Zeiss 和 Voigtlander 品牌。這也正是祿來的鏡頭都標有蔡司的商品名,只能標 Made by Rollei 的字樣的原因。
在祿來時期,蔡司的工程師們進一步改良了原來福倫達的鏡組結構,這些鏡組結構被冠以蔡司的商品名,授權給祿來生產,並適配祿來的機身系統。比如大名頂頂的 Ultron 50/1.8,改良後被冠名 Carl Zeiss Planar 50/1.8,成為了祿來 SL35 的標配鏡頭。再比如大名頂頂的珠戒,改良後被冠名 Carl Zeiss Distagon 35/2,8,同樣也是適配祿來的機身。
我總結一下這種繼承關係:
Skoparex 35/3.4 => Distagon 35/2,8 ( Color-Skoparex 35/2,8)
Ultron 50/1.8 => Planar 50/1,8 (Color-Ultron 50/1.8)
Dynarex 90/3.5 => Sonnar 85/2.8 (Color-Dynarex 85/2.8)
Super-Dynarex 135/4 => Tele-Tessar 135/4 (Color-Dynarex 135/4)
祿來的小畫幅單反機身 SL35 系列,基本繼承自蔡福時代的 ICAREX。SL35 系列中的部分產品在後來也以 Voigtlander 品牌同期發布。以福倫達品牌發布的機身叫 VSL 系列,有 QBM 口和 M42 兩種,照比 Rolleiflex 機型,在外觀上有小小的改動,算是蔡福的延續,走高端定位。同樣的,在祿蔡兩家的工程師共同努力下,多數 ICAREX 鏡頭被進行了改良,成為了祿來鏡頭,接下來,我就說一下祿福時代的鏡頭。
1)Carl Zeiss Planar 50/1,8 Made by Rollei
這款標頭有好幾個版本,同樣也以福倫達的品牌發布過,叫做 Color-Ultron 50/1,8。這隻鏡頭的來頭相當大,系從大名鼎鼎的 Carl Zeiss Ultron 50/1.8 改良過來的,Ultron 50/1.8 是一款劃時代的標頭,是福系標頭的分水嶺,從 Ultron 50/1,8 開始,福倫達標頭邁入現代標頭的時代。
Carl Zeiss Ultron 50/1.8 被國內某博文冠名為七種武器之一,名「拳頭」,說其成像實而不華,穩重古樸,成像解析度高,全開銳度非常好,且基本沒有設計缺陷。Ultron 50/1,8 改自原福旁軸「至尊」系統的 Ultron 50/2,後者是至尊系列的成名標頭。蔡司之所以放棄 Septon 50/2 卻硬生生移植 Ultron 50/2,我估計是因為 Septon 50/2 的一些固有設計缺陷。因為是世界第一個七片結構標頭,Septon 是沒有參照的創新。確實有長足進步,但還有一些設計問題,比如那個時代不太注重的球差和慧差。Ultron 50/2 的設計很有現代標頭的特點,成像平坦自然,非常銳利,幾乎無懈可擊,於是蔡司在原 Ultron 50/2 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在前面加上一片內陷的鏡片,從而將後接距延長,成為了可以接駁在單反上的七片結構標頭。
Carl Zeiss Ultron 50/1,8 自推出便名聲大噪,由於其出色的成像質量和相對比較親民的價格(相對 Contarex Planar 50/2 來講),使其成為 ICAREX 系列的拳頭產品。祿來買下福倫達並向蔡司取得授權以後,蔡司與祿來共同改進了原福的鏡頭,Ultron 50/1,8 在改進以後,被冠名以蔡司的商品名,成為了 Carl Zeiss Planar 50/1,8。為什麼放棄 Ultron 而改名為 Planar,我想這裡面應該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原因。我個人猜測一下,一方面蔡司的工程師兩次改進 Ultron 結構;另一方面,Voigtlander 品牌已經授權給祿來使用,福倫達的資產也已經賣給了祿來,為了保證自己的品牌地位,蔡司必須將所有自己的產品都劃歸自己名下,因此將 Ultron 重新命名為 Planar。
還有一個需要提及的事是,祿來和蔡司開始共同研究多層鍍膜。同一時期,日本的多層鍍膜已經開始大範圍普及,旭日光學的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驚艷上市,SMC 鍍膜進一步確立了旭日光學在日本相機工業的地位,同時期的佳能,日本光學(尼康),奧林巴斯,美能達,生活在旭日光學的陰影下,苦不堪言。事實上,旭日光學(也就是賓得)也已經與蔡司(東西兩德的蔡司)展開了一系列的共同研究項目,包括現代七片標頭結構,據傳言稱也是蔡司從賓得那裡學到的。而且最搞笑的是,不久以後,旭日光學買下了東蔡註冊的 Pentax 商標(東蔡註冊了很多 Penta 開頭的商標,比如 Pentacon),從此放棄了旭日光學的商標,變身成為 Pentax,併進化到卡口時代。我不知道為什麼旭日光學會買下 Pentax 商標,是不是這樣就會使自己看起來更「德味」呢?
無論如何,多層鍍膜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蔡司和祿來兩家共同努力,開始了多層鍍膜配方的艱難開發路程。多數人相信 HFT 和 T* 是同時期研發的,但如果將同時期的祿來和康太時鏡頭放在一起比較起來,似乎是 HFT 鍍膜的質量更高。這是否是因為 HFT 始終是祿來親自生產,但康太時就早已經假手它人了呢?
祿來標頭有著幾次比較大的進化和改版,基本上都是鍍膜配方的進化。基本上,祿來標頭可以大概劃分為三個版本:第一版 Carl Zeiss Planar 50/1,8,貌似還是單層膜;第二版 Planar 50/1,8 made by rollei,已經能看到多層鍍膜了,編號也從 1000000 開始重新計數;第三版 Rollei-HFT Planar 50/1,8,HFT 膜已經成形。當然,這當中也有些過渡的版本存在,因為極其稀少,所以可以無視了吧。
如何都好,Carl Zeiss Planar 50/1,8 成為了祿來的第一隻標配鏡頭,帶著 ICAREX Ultron 50/1,8 的榮耀,新生的祿來標頭降下了自己高傲的身軀,成為了一枚親民的標頭。每一套 SL35 機身上,都標配著這樣一隻出身高貴的標頭。如果相比較起來,Planar 50/1,8 出身於福倫達 Ultron 50/2,始終由祿來製造,是純血德頭。但同時期的 Contax Planar 50/1,7,傳言是出身於與旭日光學共同研發的七片結構,也許當中還有福崗光學的一份綿力,並且由雅西卡代工,以德頭血統論,似乎是祿來的血更純粹。
我自己經手的祿來標頭,不下四十隻,幾乎包括了所有版本。相信我對祿來標頭還有一點發言權的。我實際使用下,祿來標頭成像的特點可以歸納如下:
1)全開光圈銳度完全可用。應該說,相對比 Septon 50/2 來講,銳度的提升是相當明顯的。即使是全開光圈,銳度也完全可以接受。
2)焦外成像。相對比 Septon 50/2 來講,這隻鏡頭的焦外成像具有現代標頭的特點,均勻平坦,幾乎可以忽略的輕微球差和慧差,焦外柔和化開,不顯生硬。
3)色彩。由於祿來自始至終採用高端光學玻璃,因此色彩也一直散發著只屬於德頭的魅力,色彩明艷飽和,對比度高但並不失細節。有很多人喜歡早期鏡頭低對比的灰暗色彩,並把祿來鏡頭歸為類似「日本鏡頭的高對比路子」,嗤之以鼻,對此我不敢荀同。無論是玻璃的進步,還是鍍膜配方的進步,均以提高透光率和提升鏡頭對比度為目標,為何向前進步會被說成好像是在退步似的呢?
我對那些喜歡老鏡頭(如原福鏡頭)的灰暗色彩的人不太理解。其實色彩的飽和是否夠好,完全可以體現出玻璃用料的差距。你拿國產的雙鳥標頭出片和德頭比較一下,你會發現銳度上雙鳥標頭並沒差多少,差距主要體現在色彩和對比度上,國鳥頭的色彩比較灰,但德頭的色彩飽和度很高,這就是玻璃的區別。
說到這裡,我不禁又回想起之前討論過的東蔡三劍客。在東蔡鏡頭還很便宜的時候,三劍客的性價比很高。但現在,呃,三劍客的性價比就相當差了。比如標頭,MC Pancolar 50/1.8 成色好的已經過千了。呃,我前兩天賣掉一隻祿來標頭,才 850 塊錢。如果拿 Pancolar 50/1.8 和 Planar 50/1,8 相比,可以說,祿來想不贏都很難。單從鍍膜和逆光成像上講,Pancolar 已經完敗。
換言之,如果你有一千塊錢想買標頭,祿來標頭是一個既便宜又強悍的選擇,應該是這個價位的不二選擇。近乎全新的祿來標頭僅能賣到 1000 左右,相當上算。想一想吧,祿來標頭第一是出自名門,Ultron 的大名別說蔡司,就算是徠卡也要懷著敬畏之心;第二它始終是祿來親自製造,從未假手他人;第三它成像照比 Ultron 50/1,8 時還有進步,更均勻平順,根紅苗正,出身貴族,雖然有些沒落,但仍然艷光照人。
請各位相信我,祿來標頭是性價比最高的西德標頭,不是之一,是最高。因為他具備與任何 1.8 或 1.7 標頭對抗的充足實力,但價格相當便宜,我有個朋友,曾花五百塊錢收過一隻,性價比之高,世所未見。目前祿來標頭的合理價位在一千塊錢左右,已經略顯漲勢, 想弄一隻的朋友,要抓緊時間機會。順便說一句,Color-Ultron 和 HFT Planar 的鍍膜有些許不同,根據我自己的使用經驗,貌似 Color-Ultron 的成像色彩更有魅力。
噢,上次說 1.8 標頭時,忘了說,祿來標頭在佳能全幅上打板,需要處理。1.4 標頭如何處理都會打板,佳能全幅就放棄祿來 1.4 標頭吧。具體說來,祿來標頭的銳度相當不錯,在賓得機上的色彩表現很洋氣,拍人膚色很粉嫩;在佳能機上有種綿柔的感覺,很耐看;在尼康機上,呃,銳度超乎想像,色彩很濃艷,極漂亮極迷人。
2)Carl Zeiss Distagon 35/2,8 Made by Rollei
呃,說到 35mm 焦段的鏡頭,在德頭裡確實沒有什麼便宜貨可揀。日本雜牌裡,二三百塊的 35/2,8 隨處可見,但大品牌德頭裡,最便宜的,恐怕也要一千以上。當然,有些小牌貨,比如 ENNA,ISCO,Steinheil 什麼的,貌似有稍便宜些的。這些小牌貨我很少經手,沒有發言權,所以不敢多說。但就幾個比較大牌的貨來講,我經手的鏡頭數量都不少,應該說還有點兒發言權。
祿來的 HFT Planar 50/1,4 我準備之後再寫。因為我過些日子會到貨一隻新加坡產和一隻德產,正好可以把新產和德產的做以比較。我雖然經手十多支 HFT 50/1,4,但一直沒有同時擁有新產和德產,這次正好可以親手比較兩者在成像上的不同。另外,這次我也弄了一個狠貨,就是 HFT F-Distagon 16/2.8,到手相當便宜,雖然前片有點劃痕,但完全不會影響成像。這個頭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好好寫一寫。
三角光圈的兩隻我無緣經手,因為太貴了,吃進手裡風險相當大,我是比較謹慎的人,在沒有被預訂或價錢極端便宜的前提下,我不會輕易經手的。所以期待我寫 HFT 85/1,4 和 HFT 35/1,4 的朋友,唉,我只能說一聲抱歉了。或許以後我有緣經手了以後,會再把這部分補上來。或者誰有的,借我幾天,試過了寫出來也行。
繼續說祿來 Distagon 35/2,8。根據我的考證,祿來的 Carl Zeiss Distagon 35/2,8,系從福倫達的 Skoparex 35/3.4 ,也就是傳說中的女神的珠戒改良進化過來的。雖然我對珠戒的成像不太認可,但也不得不說這個改進的 Distagon 35/2,8 相當不錯,全開完全可用,色彩非常迷人漂亮。曾幾何時,我出門時只帶一機兩頭,HFT Planar 50/1,4 和 HFT Distagon 35/2,8。話說這兩個頭加一起也有四千多塊,出門拿出來,總是引得旁邊老爺子們聲聲讚嘆,相當相當有面子,相當相當拉風。那時候還只有賓得機身,HFT 版的祿來鏡頭在賓得機上成像色彩很洋氣,但有時候容易偏紫,注意不要用風雅模式直出 JPG。版本上,基本承傳了祿來的版本進化順序,第一版 Carl Zeiss Distagon 35/2,8,貌似是單膜,德產,但出片非常好;HFT Distagon 35/2,8,新加坡產,色彩洋氣迷人;還有福倫達品牌的版本,Voigtlander Color-Skoparex 35/2,8。
說到這裡,我賣鏡頭時,很多買家會問我:已經有了28頭,或已經有了50頭,再上一隻35頭有必要麼?離得這麼近,感覺有點兒重複。呃,這個問題問得還真好。說到這裡,還有一個更基礎的問題需要科普一下。就是不同焦段的鏡頭,在同光圈下背景虛化的能力是不同的。焦距越長,背景虛化越強烈;焦距越短,背景虛化越能力越差。原理說起來也挺簡單,但為了不弄得大家頭昏腦漲,還是不說了,大家記住「焦距越短,虛化越差」這句話就行了。
繼續說回來,28 頭和 35 頭,在半幅上的差別不小。35 鏡頭在半幅機身上是標準鏡頭視角,35 頭本身的虛化能力可以將主體和背景比較明顯地區分開來,所以 35 頭對於半幅機來講,很重要。一般來說,35 頭在 F4 時,從 8~10 米開外屬於無限遠的合焦範圍,對於環境胸像和半身像來講,以標頭視角拍大概離模特 3~4 米左右,背景虛化還能夠用。28 頭在 F2.8 時 5 米開外就已經屬於無限遠的合焦範圍,離模特 4 米遠拍,背景虛化基本上就沒有了,如果離近一點,模特的臉變形的程度恐怕會讓你難以接受。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拍環境人像,那麼 35 頭要比 28 頭更合適。焦段選擇不僅僅是視角的選擇,更是背景虛化,變形控制和拍攝題材等等一系列的選擇。相比之下,28 頭比較適合掃街人文,因為不用考慮景深,收一檔光圈拿起就拍。但 35 頭就能拍出把主體和環境都交待清楚,並將主體和環境區分開來的環境人像片,這基本是 28 頭所不能的。不過讓人遺憾的是,當我告訴問我的買家,即使你有了 28 頭,也應該買一隻 35 頭時,他們會很疑惑地問,28 換算了也算是標頭視角啊,跟 35 不是重了?我跟他們解釋完,他們將信將疑,以為我是為了賣他鏡頭而弄出套理論糊弄他,真是讓人相當無奈。
拓展開來,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用全幅機?如果半幅機和全幅機只是一個換算係數就可以解決的話,那麼半幅即可,根本沒有上全幅的意義。全幅和半幅最大的區別,就是鏡頭焦段選擇上的區別。同樣是標準鏡頭,半幅機的標頭是 35mm,全幅機的標頭是 50mm,兩者在各自機身上的視角範圍差不多相同。那麼這兩個焦距鏡頭僅僅是焦距上的區別麼?完全不是那麼簡單。
比如,35mm焦距在 F4 時,是8米外進入無限遠合焦範圍,但 50mm 在 F4 時,則是18米外進入無限遠合焦範圍,兩者的區別是:在相同光圈條件下,全幅用50鏡頭,與半幅用35鏡頭拍同樣的視角,全幅用50鏡頭能獲得更好的虛化。換句話說,雖然視角相同,但全幅用 50 鏡頭將能拍攝更多題材,並能比半幅用 35 鏡頭在同一題材條件下有更多的表現手法和能力。
同樣,在中畫幅上,80頭是標頭,視角和全幅上的50頭一樣,但卻有更好的背景虛化能力,拍全身人像的虛化效果基本上與半幅加 35 頭拍半身胸像的相當,這是多麼大的區別。但中畫幅可換鏡頭單反系統器材比較昂貴,非是普通愛好者所能負擔的。所以,畫幅越小,虛化越差,拍攝題材越侷限。雖然理論上畫幅越大越好,但實際上,135 系統在畫幅、拍攝能力和器材價格上達到了一個比較好的平衡,因而會成為主流。事實證明,在膠片時代所有比 135 畫幅更小或更大的系統均未能撼動 135 的地位。所以我的結論是,如果你是半幅機,則28頭,35頭和50頭都應該備齊,三者各司其責,沒有重複。28主攻人文攝影;35主攻環境人像和人文攝影;50主攻人像攝影。
如果單純追求虛化,焦距越長越好。焦距的作用遠大於接近被攝者。比如,以被攝者在構圖畫面當中的大小基本相同前提下,50 1.8 的虛化程度,與 85/2.8 的差不多,與 135/4 的差不多,與 200/5.6 差不多,與 300/8 的差不多。事實上,光圈大小對虛化的影響其實在各個焦段都是一樣的,但長焦距壓縮了視場角,使得背景被放大了,因而變相地增強了相同光圈下的虛化能力。比如 50mm 的鏡頭在全幅上的視場角約有45度左右,但 200mm 長焦的視場角只有15度。200 長焦和 50 標頭相比,在 200 長焦的成像上約有 3/4 的背景被壓縮到了成像之外,剩下 1/4 的背景被拉抻放大到原來大小,結果就是同光圈的虛化能力被增強了。所謂光圈不夠,長焦來湊,就是這個道理。
但還有個題材選擇的問題存在。長焦確實能增強虛化,但在增強虛化程度的同時,卻犧牲了背景內容,使得被攝者和環境完全割離開來,無法交待被攝者和環境的關係。基本上,在全畫幅上,50mm 及以下的鏡頭,視場角比較大,能夠比較好的交待環境。高於 85mm 的鏡頭,基本上就沒辦法把人物和環境同時交待清楚,人物被分離出來,環境成了一團糊。所以,焦段的選擇是相當重要的,28 35 50 85 100 135 200 300,之所以設置這些貌似固定的焦段,是因為這是人們長期以來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焦段的視角、虛化正好適合一定的題材,並不是隨便設置的。
不同焦段適合拍不同的題材。比如在全畫幅上,28mm 以下適合拍風景,因為景深大,視場角大,拍風景有氣勢。35mm 適合拍人文,因為視場角可以很好的交待環境,虛化能力也能把主體和環境加以區別。50mm 交待環境的能力有限,但大部分時候夠用,虛化也不錯,能夠拍些主體突出的圖片。85mm 拍人物時,面部的變形已經基本上看不出來了,而且虛化能力很好,可以非常好的突出主體,並且也有一點交待環境的能力,所以被當作人像頭。高於 85mm 的頭,虛化非常好,但基本無法交待環境,因而比較適合拍純人像(如糖水人像)。當然,這些都指的一般情況下。也有人拿廣角拍人像,拿長焦拍風景,這不是一定的,但用廣角拍人像和長焦拍風景,都需要一定的基礎和不斷的深入研究。
3)Carl Zeiss Tele-Tessar 135/4
這個鏡頭是從福倫達的 Super-Dynarex 進化而來的,應該是四片三組望遠天塞結構。這個鏡頭大概也是三段式進化,從一開始單膜的 Carl Zeiss Tele-Tessar 135/4,到後來的 Carl Zeiss HFT Tele-Tessar 135/4,再進化到 Rollei-HFT Tele-Tessar 135/4。呃,對比一下我以前講過的 135 頭,呃,它的特點似乎不太突出,但也絕對不是潘太康 135 這種東西可以相提並論的。最大光圈小了點,但全開完全可用。這個鏡頭如果一千以下吃進手,算是比較划算的。與東蔡 135/3.5 相比,它除了光圈小半檔以外,其它方面均不遜於東蔡。
4)Carl Zeiss HFT Sonnar 135/2.8
在第一批推出的祿來鏡頭裡,應該是沒有 135 2.8 這個規格的鏡頭。幾隻高規格的鏡頭,都是在 HFT 鍍膜開發出來以後才推出的。這幾隻高規格的鏡頭都有:
Carl Zeiss HFT Sonnar 135 2.8
Carl Zeiss HFT Planar 85 1.4
Carl Zeiss HFT Distagon 35 1.4
Carl Zeiss HFT Planar 50 1.4
呃,沒有錯,接下來要說的這隻 Sonnar 135/2.8 是與三隻 1.4 鏡頭並列的高規格鏡頭。祿來的高規格鏡頭都是由祿來和蔡司伊康共同設計研發,並由祿來製造的。很多人會問為什麼祿來的 135/2,8 比康太時貴出來一倍多,答案就是,祿來的 135 2.8 是純德國設計德國生產(雖然後來轉移到新加坡,但仍然是祿來親自生產),但康太時的 135 2.8 就有雅西卡血疑,有人曾經考證康太時的 135 2.8 是由雅西卡設計的,與雅西卡同款鏡頭一樣。雖然我對此抱持懷疑,但毫無疑問的是,康太時的 135 2.8 確實不如祿來血統純正。有人比較過兩隻鏡頭,在成像上差距不大,色彩上各有千秋,普遍認為祿來的 HFT 膜色彩更漂亮。HFT Sonnar 135/2.8 基本上有三個版本,德產綠膜版,德產紅膜版,新產紅膜版。三個版本成像區別不大,色彩略有區別。
可以說,這隻 HFT Sonnar 135 2.8,在 135 段的鏡頭裡來講,貴是它唯一的缺點。好成色德產紅膜的,價格幾乎有與徠卡 R135/2,8 一較高下的趨勢。其實我感覺不必刻意追求所謂的血紅膜,根據我的使用上看,血紅膜與其它版本基本上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產量比較少,所以價格比較高而已。這隻鏡頭的成像承襲了祿來一貫的傳統,全開光圈就很銳利,焦外成像平坦均勻,柔和化開,確實是對得起那價錢。唯一不如徠卡的就是沒有徠卡的那種密潤,但無論銳度、色彩還是焦外成像,這隻 HFT Sonnar 135 2.8 均達到了一流鏡頭的行列,絕非梅耶之流可以相提並論。
回過頭來,回顧一下我所提過的一些 135 鏡頭,我橫向對比總結一下:
梅耶潘太康 135/2,8 ,焦外旋轉明顯,全開成像鬆散,收兩檔以後還行,無論哪個版本都一樣,不太推薦買。
東蔡 135/3.5 ,成像很好,價格適中,全開光圈能用,焦外濃而奶油,也比較平均,沒有太嚴重的旋轉,比較超值。
祿來 135/4 ,成像不錯,價格適中,全開光圈可用,焦外奶油,略有旋轉,光圈比東蔡小半檔,但色彩比東蔡洋氣,兩者性價比差不多。
祿來 135/2.8 ,成像好,價格很貴,全開光圈銳利,焦外成像非常好,整體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色彩漂亮,性價比不好,鏡頭比較貴。
康太時 135/2.8 ,成像不錯,價格很好,全開光圈不如祿來,收一檔與祿來基本一樣,焦外成像漂亮,色彩不如祿來,性價比不錯,但有雅西卡血疑。
徠卡 R135/2,8 ,成像好,價格很貴很貴,全開光圈銳利,焦外成像超級奶油,而且平均平坦,沒有旋轉,色彩濃郁華麗,整體具有徠卡一貫的密潤,這是其它家鏡頭所無法比擬的體驗,是德產 135/2.8 鏡頭的頂峰。
至於那些二戰前的什麼 triotar 135/4 或 trioplan 之類的三片三組的鏡頭,我感覺基本沒有什麼提及的必要。還有幾隻如 ICAREX 版的 tele-tessar 135/4 或是 contaflex 126 版的 tele-tessar 135/4,基本可以參考祿來的。
我個人感覺,如果你只有一千塊錢的預算,那麼可以在東蔡 135/3.5 和祿來 135/4 之間糾結,兩者成色好的都在 1200 左右,成色差的也都有七八百塊錢的,希望用途廣泛一些,就買東蔡的。喜歡成像色彩艷麗洋氣的,就買祿來的 135/4。至於梅耶或潘太康的 135/2.8,呃,如果價格很便宜,倒是可以弄一個感受一下。如果是千八百塊錢的,就還是放棄吧,成像跟東蔡的差距也不是一點點。
如果你有1500左右的預算,貌似只有康太時一個選項,當然你還可以向下選擇東蔡什麼的。如果你有2500~3500左右的預算,呃,祿來和徠卡之間需要好好搖擺一下。好成色的祿來,還是實用級的徠卡,確實需要糾結。如果兩者價錢一樣,那肯定徠卡不必猶豫。如果兩者差五百以上,祿來 135/2,8 就還有競爭力。必竟成像上差不太多,祿來還有HFT一貫的成像特點,確實是各有千秋。不過我要是選的話,還是徠卡沒商量,哈哈。順便說一句,如果祿來 HFT Sonnar 135/2,8 在 2000 塊左右的價位上,就請喜歡祿來的朋友別猶豫了,速度下手吧。小劃痕長小霉這類小毛病不必理會,只要不是大片起霧就行。
番外:Contaflex 126 系統
之所以寫一下這個系統,是因為有個 Contaflex 126 的鏡頭最近特別火熱,就是那個 Carl Zeiss Distagon 32/2.8。Contaflex 是蔡司伊康的產品系列,在蔡司收購了福倫達以後的 60 年代時,推出了 Contaflex 126 系統。126 是柯達推出的一個膠片規格,比 135 稍小一點,是方型畫幅的,有背紙,頗像縮小了的 120 膠卷。
Contaflex 126 有幾隻定焦鏡頭,如下:
Distagon 25/4
Distagon 32/2.8
Tessar 45/2.8
Sonnar 85/2.8
Tele-Tessar 135/4
Tele-Tessar 200/4
看規格都是常規鏡頭,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規格型號。我推測,這些鏡頭應該是從原福系的鏡頭髮展過來的。比如 Tessar 45/2.8(Pathar 45/2.8),應該是從原福倫達的 Skopar 45/2.8 發展過來的,Sonnar 85/2.8 與祿來的 Sonnar 85/2.8 基本一樣,Tele-Tessar 135/4 也與祿來的差不多。但 Distagon 32/2.8 這個鏡頭,實在不好推測是從哪裡進化過來的,按說蔡司應該不會為了一個相當旁門的系統特意設計一款鏡頭,但這款 Distagon 32/2.8 的成像又出奇的好,其整體鏡組和外觀,又實在看不出與其它蔡系的鏡頭有什麼關聯。
我又研究了 Contaflex 系統,Pro-Tessar 鏡頭群裡,有只 35/3.2 鏡頭,看樣子有些類似,也許是從這個鏡頭上發展起來的也說不定。我為此特地搞了一隻 Pro-Tessar 35/3.2,但據說這個系統的最後一隻鏡片是固定在機身上的,現在鏡頭還沒到手,等到手了如果真不能用,那我就還得搞一個 Contaflex 機身,唉,燒錢啊。
重點說一下幾個鏡頭:
Carl Zeiss Distagon 32/2.8,無忌上有 Distagon 32/2,8 的專門貼,裡面貼了許多人用這個頭拍的片片,總的來講,這個小廣角無限遠的成像相當棒,銳度非常好,相當值得把玩。
Carl Zeiss Sonnar 85/2.8,全開的銳度相當不錯,焦外成像也可以,是個不錯的人像頭。五片光圈對焦外成像有一定影響,星芒漂亮。
Carl Zeiss Tele-Tessar 135/4,這個頭全開完全可用,焦外虛化奶油。
Carl Zeiss Tessar 45/2.8,焦段挺好,光圈不夠大,比較無奈,但成像絕對會讓你對天塞鏡頭有個完全的改觀。
Contaflex 126 的鏡頭有個天生的缺陷,就是調焦機構是固定在機身上的,鏡頭沒有調焦機構,改到單反上需要種鏡才行。不過也不影響啥,甚至還是個好處。比如 Distagon 32/2.8,把鏡組取出來,種在比較長的調焦筒上,基本上可以當微距用了,絕對比東蔡的 35/2.4 給力。之所以半路插一個 Contaflex 126,第一是因為這個系統現在還有人在玩,第二是因為我感覺它應該屬於福倫達系統,因此在這裡寫一下,而不打算在寫蔡司伊康時寫它。
一、鏡頭價格升值之說
鏡頭一直在走高,一年前朋友4000就賣了r502 rom,不過鏡頭畢竟不是一個單一的投資品,一般人也沒膽量屯100個meyer。我曾經研究過contax和徠卡一段走勢,contax在停產,af當 道之初,價格基本都有較大幅度下降,尤為s180等幾個鏡頭,到現在都已經回升正常軌道,甚至d35和d21等被廣大攝友推崇的鏡頭超過新的ze頭。而徠卡在國內的價格前幾年其實上升幅度很小,在2011年上半年歐洲金融危機,國內攝友大肆搜刮,價格突飛猛進,3-5月那會基本價格一天一個變。總歸還是經濟面臨滑坡,保值的鏡頭投入加大變成升值產品,與幾個賣家朋友得出結論,大幅度上漲難再續。
二、精品鏡頭之說
德系,英系,法系老頭在鏡頭和光學上都再難有新產品出其右,收藏價值章顯,各個都很有特色。咱們是攝影愛好者也是鏡頭玩家,拍照以實用為先,只要找到適應自己的鏡頭,那就是精品。我之前說的主要還是嘗試之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好的鏡頭。德頭魅力大,大多數人一玩就不可收拾,而且是價格焦段往高處走。初嘗時茶色磨鏡不亦樂乎,高燒時茶色嘗百鏡,或者無忌徠卡大中畫。
說句實話....鏡頭買進來都不想出,哪怕是重複的....其實同樣的鏡頭也是有個體差異的,很多鏡頭隨著 相機及附件技術的進步都有了用武之地,就說這個接環Nikon Contax RF Lens to Leica M39 L39 39 Adapter Kipon240$ 這類鏡頭俺有 N 多 它轉4/3口的倒是不貴 但俺對微單的成像不太感冒,啥時有轉佳能口的了,這類鏡頭會直追 contax 現在的那些鏡頭,而且只高不低。一點兒感受,只有擁有 器材 才有興趣瞭解它琢磨它,對它的結構,製造,工藝的瞭解會對前人心懷敬意,它帶給你的知識不只是這一件物品,而是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