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最高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上將在研究策劃對日作戰。(網路圖片)
中共自起家開始,便製造了無數謊言,流毒甚廣,毒害至今。在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時,究竟是誰首先提出了抗日持久戰戰略方針?
抗戰期間,拿著國民政府軍餉的中共八路軍、新四軍保存實力,甚少攻打日軍,至今也拿不出像樣的抗日殲敵成果,反而躲在背後屢屢偷襲圍殲抗日國軍,招兵買馬擴張實力。中共自封「領導全中國人民英勇抗戰的中流砥柱」,污蔑真正浴血抗日救國救民的蔣介石和國軍消極抗戰,蔣介石「躲在峨眉山摘桃子」(盜取抗戰勝利成果)。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蓄謀已久,戰爭爆發之時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軍事強國,令美蘇英等大國為之擔憂。蘇共斯大林在「西安事變」中,嚴令中共毛澤東不得殺害蔣介石,而要毛澤東聽從蔣介石領導抗日,實在是因為擔憂懼怕強大的日軍北上進攻蘇聯。
白崇禧——中國抗日持久戰戰略第一人
面對擁有強大陸海空軍事實力的日軍,制定出真正有效而又符合中國國情的抗日整體戰略,顯然對國家存亡、民族安危和抗戰全局生死攸關。
如此重大之事,一貫好大喜功的中共當然不會放過染指其中,從中分一杯羹。於是,其喉舌媒體上便充斥著關於抗戰的另一大謊言:國軍抗日持久戰最高戰略制定者白崇禧提出的「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思想是因為受到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啟發。言外之意,如果沒有毛的《論持久戰》,沒有周恩來將毛著推薦介紹給白崇禧,「小諸葛」縱使再有聰明才智,也難創造出如此高明的十二字戰略方針了。
事實果真如此嗎?否!事實真相是:國民政府最高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有著「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才是在全中國率先提出抗日持久戰戰略方針的第一人,跟中共毛澤東周恩來毫無關係。大陸著名學者楊天石經過多方考證,曾經發表專文說明中共所稱實為謬論。
楊天石認為,中共日後憑藉投共的李宗仁、白崇禧機要秘書程思遠的回憶錯誤,稱白崇禧提出的持久戰戰略思想是因為受到毛澤東1938年5月發表的《論持久戰》的啟發。但實際上毛的《論持久戰》全文完全沒有談到空間、時間、小勝、大勝之間的關係。而且早在1938年2月7日,蔣介石就已採用白崇禧提出的戰略思想在武昌發表演講說:「我們這次抗戰,是以廣大的土地,來和敵人決勝負;是以眾多的人口,來和敵人決生死。本來戰爭的勝負,就是決定於空間與時間。我們有了敵人一時無法全部佔領的廣大土地,就此空間的條件,已足以制勝侵略的敵人。」「我們就是要以長久的時間,來固守廣大的空間,要以廣大的空間,來延長抗戰的時間,來消耗敵人的實力,爭取最後的勝利。」(《抗戰必勝的條件與要素》,《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15,《演講》,第122-123頁。)
楊天石的結論是:白崇禧提出的抗戰持久戰戰略方針先於中共毛澤東,國民黨的「持久戰」思想有自己的獨立來源,跟毛澤東周恩來毫無關係。
同一個共諜三套不同說法
除了策動李宗仁投共的程思遠為了迎合討好中共而信口開河之外,中共還有一個所謂的證人謝和賡——周恩來派在蔣介石的頭號智囊白崇禧身邊做臥底的共諜。
抗戰期間,中共打著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號,卻在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傅作義、胡宗南、孔祥熙等要人身邊埋伏多位共諜,刺探情報,伺機圖謀發展擴張中共實力。
抗戰期間,國軍上將,軍事家,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將軍。(網路圖片)
1932年就參加中共的謝和賡,原本只是北平的一介書生,根本沒有任何帶兵打仗的經歷,如何才能掩蓋其短,在軍事高手如雲的李宗仁、白崇禧桂系中站穩腳跟呢?原來,謝和賡仰仗其父跟白崇禧的深厚私交,自己和同學馬仲孚(白崇禧內弟)合著出版關於中國經濟的著作,又請白崇禧的幕僚參謀劉斐(高級潛伏共諜)作序幫忙,將其幾篇論述經濟問題的文章呈給李宗仁和白崇禧,求他們加以指正,由此博得李白二人的欣賞和器重,居然當上了白崇禧秘書。
1937年抗戰爆發後,謝和賡原本表示自己喜歡延安,意欲投奔延安。但是周恩來指示他說「給白總長當秘書更重要」,於是潛伏在白崇禧身邊長期臥底,甚至犧牲了自己的感情,奉中共之命與白崇禧夫人馬佩璋的表妹杜榮結婚,博得了白總長的更深信任。後來,謝和賡平步青雲,不但當上了白崇禧秘書,還成為蔣介石大本營國防會議秘書、國民黨中央軍委秘書、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秘書……就這樣,謝某利用其特殊身份,把國軍高層重要情報,如淞滬戰況、冀豫晉前線戰況等密報給南京的中共特工頭目李克農。由此可見共諜滲透之深,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就是這個謝和賡,倚仗自己曾經是白崇禧秘書的身份,在1991-1992年期間告訴多次前來採訪他的香港《大公報》記者說:當年他曾將毛的《論持久戰》一書悄悄放在白崇禧的辦公桌上,白讀了,很讚賞毛的高見,白因此提出「積小勝為大勝,以時間換空間」戰略。
同是這個謝某,又聲稱當年周恩來與白崇禧見面,兩人相談交流甚歡,十分投機,關心抗戰的周恩來便乘機告訴白崇禧關於毛的《論持久戰》,白獲得啟發,由此提出了「積小勝為大勝,以時間換空間」戰略。
不過,謝某後來又再度改口,稱「近年來有人聲稱白崇禧是在看過毛主席的《論持久戰》之後才提出抗戰戰略方針的說法是錯誤的」。他聲稱,1937年10月,日軍步步逼近首都南京,他總結抗戰以來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寫成了一份一萬多字的建議書——《全民性全國軍事總動員綱要》。蔣介石頭號智囊白崇禧對謝某此文大加讚賞,採納了其中的一些意見,將其總結歸納為「積小勝為大勝,以時間換空間」,一時成為抗日名言。
顯然,毫無任何軍事實戰經驗的謝某在信口雌黃,偽造歷史。那麼,中共為何要大力宣揚程思遠、謝和賡提供的所謂證據呢?因為白崇禧足智多謀,從早年統一廣西、北伐統一全中國一直到抗戰期間,立下赫赫戰功,威名遠揚,被譽為「小諸葛」,就連窮凶極惡的日軍也稱他為「戰神」,將白崇禧列為大日本帝國要消滅的頭號「戰犯」。而中共毛澤東、周恩來高調宣稱英勇抗日,卻拿不出來什麼像樣的抗戰功績,死愛面子的共產黨當然要偷天換日,移花接木,將白崇禧和國軍的抗戰功績轉移到自身,並借「小諸葛」、「戰神」的威名抬高毛、周和中共在國民心中的地位。
白崇禧赴南京抗日因受謝之請願?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最後關頭」講話,號召全民族堅決抗日到底。求賢若渴的蔣介石於8月2日電邀他北伐期間的國軍參謀總長白崇禧「共赴國難」。
中共宣稱,8月2日,接獲蔣介石電邀,白崇禧十分猶豫,眾幕僚也反對,謝和賡卻十分著急,連夜寫了一封長信直呈白崇禧,表示抗日救亡必將成為國家生活中的主題,在這種時候蔣介石不會也不可能一意孤行。建議白崇禧以民族利益為重,迅速赴京。
事實真相卻是,自918事變後,白崇禧是全中國最堅決要求抗戰的將領,而且李宗仁和他早已經未雨綢繆,勵精圖治,將廣西建設成為聞名中外的「模範省」,並訓練了大批軍隊準備抗戰。
8月2日,當接獲蔣介石電邀,李宗仁本人及白崇禧的眾幕僚和許多親屬均認為早年蔣桂戰爭舊怨尤在,唯恐白崇禧南京此行不利。除了夫人馬佩璋讓白崇禧自己決定,其餘眾人皆反對他入京。有人勸白崇禧在西南自保,讓蔣介石好看。然而一貫堅決主張抗日的白崇禧卻深明大義,他說:「抗日是兩廣素來的主張,也是國民一致的要求,於今,抗日時機成熟,正是吾人報效國家之時。如果自己不到南京,不但辜負蔣公之德意,則往昔揭示之抗日口號乃是自欺欺人,必將為國民所唾棄。」
蔣中正特別派出自己的水陸兩用座機及駕駛員前來廣西接「小諸葛」。白崇禧義無反顧,8月4日從桂林坐上水上飛機就飛往南京水上機場,與蔣中正共赴國難。第二天,日本報紙就以醒目大標題宣布:「戰神」蒞臨南京,中日大戰不可避免。
白崇禧抵達南京未足10日,8月13日淞滬大戰便爆發。李宗仁、白崇禧在「盧溝橋事變」後的兩個月內便在廣西裝備了四個軍,共48個團配備齊全,開赴淞滬會戰的前線,其動員之迅速,在國內絕無僅有。這便是李白和廣西桂軍當年為了民族大義,堅決抗戰以救中國四萬萬同胞的明證。
事實勝於雄辯,中共和謝某的宣稱難以取信於人。
「小諸葛」白崇禧敬佩周恩來?
「小諸葛」白崇禧敬佩周恩來,而且徐州會戰的臺兒莊戰役,白崇禧曾獲得周在軍事方面的指點,這又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中共宣傳。
白崇禧膽識超人,用兵機巧百變,謀略深遠,記憶力驚人,善於捕捉戰場信息,在國軍中享有「小諸葛」、「今諸葛」、「當代張良」、「近代第一龍韜虎略將軍」、「常勝將軍」等美譽,其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國共雙方均看重,甚至日軍也尊稱他為「戰神」。
而周恩來雖曾當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軍事謀略和作戰指揮卻非其所長。眾所周知,周早年曾是中共最高軍事領導人,指揮紅軍跟國軍作戰屢戰屢敗,最後被其屬下毛澤東取而代之,從此便成為毛的下屬。更何況,周恩來信奉的是馬列主義,跟白崇禧畢生信仰奉行的中華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的核心價值理念格格不入。試問周恩來何德何能,能夠讓文武雙全的「小諸葛」白崇禧敬佩?白崇禧是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北伐和抗日名將,指揮百萬國軍的白參謀總長需要靠周的指點來跟李宗仁共同取得臺兒莊大捷——「8.13淞滬會戰」以來殲滅一萬多日軍精銳的首場抗戰大捷?
讓我們來看看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日後對白周兩人關係的精確生動描述:
1938年抗戰期間,父親代李宗仁統率第五戰區,指揮武漢會戰達五個月。武漢撤退時,父親經沙市、常德擬返長沙,途中座車機件故障,恰巧周恩來乘汽車隨後趕至,乃堅邀父親同車至長沙,周時任政治部副部長,周恩來與父親相談頗多,從他早年在南開唸書、留法經過,以至國共合作、抗戰等。父親聽其談吐,知其常識豐富,乃笑對周恩來道:「你們(指共產黨)未到我們廣西,我很感激!」周回答:「你們廣西做法,像民眾組織,苦幹窮干精神,都是我們同意的,所以我們用不著去。」可見中共對廣西建設,也是有所認識的。
顯然並非白敬仰周,而是周意欲親近白,意圖對手握軍事大權的國軍參謀總長施加影響。白崇禧是出於仁義君子之禮貌,為了顧全抗戰大局才上了周的車同去長沙的。
再說,豐富的常識並不等於政治、軍事、文化、歷史等各方面的遠見卓識,從白先勇所述可以合理推斷,所謂白崇禧崇拜周恩來之說,乃共產黨的自我吹噓,要借白崇禧「小諸葛」、「戰神」的威名聲望來抬高美化周恩來。
白崇禧、謝和賡的最後歲月
共諜謝和賡跟白崇禧夫人馬佩璋的表妹杜榮結婚不到一年就同屋分居了,但奉黨組織之命不離婚,又跟名噪上海灘演《賽金花》的左派文化人王瑩(中共地下黨員)戀愛,周恩來特別找謝和賡、王瑩談話,為了對白崇禧等國民黨高層進行統戰,不准謝跟杜解除婚約。
雖然謝、王兩人為中共做出了特殊貢獻,謝和賡49年後曾任《世界知識》高級編輯兼歐美組組長等職,但因毛澤東提倡「大鳴大放」期間提了「中南海應向老百姓開放」的意見,1957年被打成「右派份子」,下放到北大荒勞改。「文革」中,謝、王均成了重點調查對象,一起入獄遭受迫害,王瑩的罪名是三十年代的黑明星及美國特務,被迫害致死。謝和賡強撐著備受摧殘的身體,熬到1975年春才被釋放,但出來時精神已近失常。
國軍戰神白崇禧上將與蔣介石共赴國難,抗日功高,兩敗共軍最厲害的林彪,並在1949年國民黨大廈將傾的最艱難時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堅決拒絕毛澤東50萬兵權的高價誘降,義無反顧,追隨蔣公去臺灣,與中華民國共存亡。
1966年12月1日,73歲的白崇禧將軍因心臟病突發在臺北猝逝,蔣介石下令給白崇禧一級上將舉行了隆重公祭,蔣公並親筆題詞頒發「軫念勛猷」挽額及「旌忠狀」,並親到景行廳向白崇禧遺體告別,三鞠躬致敬,並獻花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