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的全國35個城市中,量價齊升的城市達到17個,逼近半數之多。其中21個城市成交量環比上漲,26個城市均價環比上漲。其中,杭州、北京分別以91.61%和57.52%的環比漲幅領漲十大重點城市成交;而上海更是在成交漲幅超過30%的同時,創下了周均價破3萬元/平方米的歷史新高。
這兩天關於房地產調控有三則消息吸引了筆者眼球:一是已經公布的16個省份一季度GDP增速比去年同期明顯回落,其中東部省份尤甚。一些人認為,是房地產調控導致經濟放緩。二是26日有消息稱海口擬將率先叫停限購令,雖然海口政府主管部門做出了回應,但還是明確表示要對限購令進行微調,看來絕不是媒體空穴來風。第三個消息就是京滬杭樓市集體上演強勢回暖。筆者曾經撰文多次警告過,樓市調控最大的威脅在於經濟增速下滑,一些人會借經濟增速下滑而要挾樓市調控,使其最終夭折,這已屢屢得逞。而中國經濟在痛苦轉型期間,無論是調控使然或是其他因素,已經面臨增速放緩跡象。在這種情況下,正在建設國際旅遊島的海南海口率先出招了,按照最新回應說法,要對出臺不到兩個月的限購令進行微調。話音未落,又傳來京滬杭樓市集體上演強勢回暖的消息。
京滬杭作為一線城市是中國樓市走勢的風向標,是樓市調控效果的試金石和檢驗劑。其樓市強勢回暖,可謂來者不善,成交量漲幅驚人:北京、杭州、上海環比漲幅分別達到91.61%、57.52%、30%,價格強力反撲:上海創下週均價破3萬元/平方米的歷史新高,杭州上週成交均價上揚幅度亦超過20%。
從全國樓市調控政策看,除了海口放出「微調」限購令一炮外,其他地區調控措施都沒有出現絲毫鬆懈跡象。剛剛回京的中央樓市調控督導組明確表示,中央認為,樓市調控關乎全局,不能有絲毫放鬆;警告地方政府不要抱不切實際的幻想。從這個意義上說,京滬杭樓市集體上演強勢回暖,不過是迴光返照而已,是房價下跌前的最後一跳、最後一搏而已。也就是說,從戰略上我們應藐視它。
然而,根據當前宏觀經濟走勢,特別是房地產走低對地方財政收入的影響,等於是在放地方政府的「血」,動地方政府的乳酪。在這個關鍵時刻,地方政府與同樣被樓市調控動了乳酪的開發商就會想方設法、絞盡腦汁抵制樓市調控政策的落實和執行。他們最為有力的藉口就是調控影響了經濟增長,他們當然閉口不談這種增長是樓市泡沫導致的增長,是隱含巨大經濟金融風險的增長,是不能持久的增長。比如,上世紀90年代在樓市泡沫上吃了大虧、摔了大跟頭的海南已好了傷疤忘了痛。也就是說,從戰術上必須重視這股試圖顛覆樓市調控的苗頭。
我們權當認為樓市調控又到了巨大考驗期。要麼被地方政府動搖而走回頭路,要麼繼續加大力度落實調控措施,使得房價真正回歸合理價位,使得房地產真正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