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報稅時,繳稅繳到肉痛,無奈節流中搞得好多計畫擱淺,好多賬目縮減;偏偏報稅季節又是金榜題名時,好多家長朋友喜上眉梢,奔走相告兒子女兒拿到多少籐校,不過轉頭看見籐校學費高昂且少有獎金,不禁也苦下臉要好好規劃荷包出入。
說起理財的出入,自然就想到華人最流行的那句「開源節流」,今天想說的是「開源」,也即入,而且是針對保守的華人全新概念的「投資理財開源」。因為大多華人都只是太會「出」了,也就是「節流」,也就是華人的好習慣或者說老毛病「勤儉節約」。不是說這不好,而是只管住「出」,不管理「入」,再勒緊褲帶也只能守著有限的基數沒什麼造化。
看著中概股這些天全線瘋漲,看著黃金白銀越戰越勇,看著期投和基金勁飆,哪怕是看著各種投資市場的漲漲跌跌,相信就是從來沒炒過股票的人也會做一下類似「我怎麼當初沒買新浪」這樣的夢,那些炒美股的人更會趨之若鶩,在這讓的時段謹慎而又興奮地撈金。而說真的,華人裡能以炒股等投資手段來「開源」 或者說「理財」的人能佔到5成都已經算是多的,因為大多數的華人在投資上是比較保守的,就好比最近不止一位理財專家和我提到「華人只會做守財奴,少有懂得投資的。」
這話華人理財專家說出來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而從美國理財師那邊聽來卻是刺耳的,因為話裡話外的意思不僅是華人不會投資,膽小保守,而且賺了錢還摟在腰包裡不肯捐款搞慈善事業。痛定思痛,為什麼華人辛苦工作賺了錢還讓人急,被人笑,找答案的過程經過一位華人退休資產規劃師「點化」,找到完全不一樣的一種解釋和認識,希望藉此勉勵或者開啟華人「用投資開源」的模式和思維,認識投資是管理你的財富。
看起來美國人大手大腳,也很少存錢,但是卻很少注意到美國人幾乎90%以上都進行投資,股票交易,基金買賣,債券,地產,期貨,保險等等非常廣泛,他們會用收入的一部分來持續進行投資,甚至找理財師幫忙為他們制定投資規劃。而且這些投資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不斷,經年累積的,因為這是他們從小所受的熏陶和教育。華人要釐清的一個概念是這是家常便飯的投資理財,而不是讓每個人去搞風險投資,買比較好的投資理財產品,包括高額度的保險等,是可以為家庭,為子女提供更優厚資金的。此外,財富流動性比收入流動性更持久,前者衡量的是一生中累積的資產。
返觀華人在投資上不是充耳不聞,就是採取鴕鳥政策,其實如果華人肯於用投資開源,從保守的本性上來說,獲益率的價值會比慣於冒險的美國人更大也更多。另外一方面,華人即便到了退休階段也還是死守一生積累,真到了考慮過渡產業給子女時也大多已經坐吃山空,最多留下套值得驕傲供完貸款的房子。而即便這樣也越來越難。像華人遺產規劃師所說,以往做遺產規劃都是制定到90歲,但最近幾年以來,大多數的遺產規劃和養老計畫都是做到120歲,醫學越來越發達,人的壽命也經過無數代優化越來越長。以前說60歲退休還要掙夠100萬可以養活自己應付最普通生活到90歲,現在這數目怎麼支持到120歲呢?
美國有社保稅現在是6.2%,聯邦醫療保險稅Medicare是 1.45%。美國的社保稅包含了養老,失業,殘疾等幾個方面,但是並不是養老的全部。如果靠社保養老,有人說那基本只有餓死了。因為一般來說,對中產階級,社保能覆蓋約三分之一的基本生活收入,前提是到時候社保還存在。美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早退可以,最早62歲,但是要扣退休金,據說以後要提高到67歲,社保基金會一分錢不剩。不過社保局會特意強調如果那時候的年輕人還在交社保,那大概可以給發給2050年退休的人本來可以拿到的70%。這樣的有點不著邊際的結論看著讓人沒底,會不會讓現在還需要養娃、供房、盡其所能培養他們,以及還要存以後大學基金的你發愁或者不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