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和5日中共執政下統稱「兩會」的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協會議新一次會議將在北京召開,為這次「兩會」作準備,全國有二十五個省市先行召開 了「兩會」,兩會結果領導人趨於年輕化。有關人事更替顯示,人大與省委仍然未能脫勾,未能做到黨政分開,反而加強黨對人大和政府的控制。
2011年1月份大陸各省份先後召開了地方「兩會」,在已召開兩會的二十五個省市區中,共有七十八個正、副省級職位調動。在六十七個省市區的副省級職位人事調整中,包括五十五個人大和政協的副主任職位、十一個政府副職以及一個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據大陸媒體報導,在已召開兩會的省市自治區中,有兩位省人大主任、兩位省長和七位省政協主席出現變動,由中共執政後出生的「50後」換掉達退休年齡的「40後」 出現了新一批省市區兩會領導人年輕化趨勢。
據報導,北京市、黑龍江省、浙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安徽省、河南省、甘肅省7個地方政府的政協主席改選,在新當選的政協主席中,除甘肅省政協主席馮健身為甘肅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以外,其他6位都有過省(區、市)委副書記的經歷。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接受專訪時指出,有關人事更替顯示,人大與省委仍然未能脫勾,未能做到黨政分開,而且是黨對人大控制增強。
例如,原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和原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續任兩省人大主任;科技部黨組書記李學勇出任江蘇省代省長,說明黨對政府的控制十分明顯。
劉銳紹指出,人大是人民代表組織,具監督政府功能,不應由共產黨委任。這種黨政分開的情況在八、九十年代曾經落實,但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執政後期走回頭路,變得黨政不分。胡錦濤執政後,黨政不分的情況更盛。
劉銳紹還指出,上一屆人大期間,曾出現不少地方人大否定地方政府政策和法案的情況,但近年已鮮有聽聞,其中一個原因是上屆曾否決政府政策的人大在今屆被換 掉。而且,過去兩年的人大研究班子有不少具法律專業背景人員為人大草擬檔和法例,但近年已甚為少見,令人大議政能力受限。
胡錦濤主席訪美 北京究竟誰當家?
胡錦濤上個月18日訪美,華府也沒明白北京到底誰當家?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當身兼多項要職的胡錦濤十八日訪美時,他是以中國主席的身份,而不是以中共總書記的頭銜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會談。
胡錦濤並沒有放棄中共總書記一職,暫時轉換頭銜只是為了符合此行宗旨——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中國共產黨出訪。
《自由時報》評論說,胡錦濤一人身兼黨政一把手兩職,以黨領政或黨政不分對中國人或許稀鬆平常,但看在外人眼中,此等黨政權力重疊卻徒增困惑,模糊了胡錦濤的許可權本質與侷限,也是華府經常搞不清誰才是北京當家作主的老大,以及為什麼是這樣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克林頓政府副助理國務卿謝淑麗認為,當今中共政體是集體領導式的寡頭政治。自1997年鄧小平過世以來,中共中央領導階層的權力分散更加迅速,反映出官僚共識妥協的結果。
謝淑麗表示,中共高層行事向來封閉但又壓制公眾輿論的政治體制下,專斷、不認錯與殘酷好鬥。胡錦濤本次訪美,華府決策者也將密切觀察北京權力轉移的蛛絲馬跡。這正是外國與中共交往最大的挫折與矛盾來源。
廣東擬試點「第一廉署」:被斥黨政不分
《南方都市報》透露,佛山市紀委30名官員去年10月曾呼籲借鑒香港廉署經驗,以行政手法偵查貪污犯罪,而不用紀檢、監察和檢察院多重辦案,將檢察院中的 反貪污賄賂局、反瀆職侵權局與政府的監察、審計部門合併,同時成立一個檢察院管理的監督委員會,由人大、政協、民主黨派人士、法官、檢察官及社會各界組 成。
不過,廣東省檢察院副檢察長王學成指其設計不符合《憲法》關於檢察權、行政權、監督權互相制約的原則,深圳大學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講師尤樂也認為,這實際上是黨政不分,而且反貪更需要公眾參與、挺身而出的環境,否則效果無法彰顯。
尤樂認為,就目前而言,佛山的嘗試與香港廉署沒有可比性,因有關機構很難達到香港廉署的獨立程度,「將部分國家公權力剝離與紀委合併,而紀委屬於黨,這不是黨政不分了麼。」
內地網友更譏諷佛山當局的機思「只是再次洗牌而已」,「洗來洗去還是那副牌」;中共主管反腐肅貪政出多頭,紀檢屬黨系列,監察屬政府,檢察院則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