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女兒給我在美國的商場裡買了一件長袖T恤,款式平常,圖案、色彩、染印、品質、價格無可挑剔,我非常喜歡。雖然上面有兩塊巧克力的圖案和看圖識字的chocolate幾個字母,不就是巧克力嗎?誰沒見過吃過?!怎麼看橫豎也就是一FOOD 吧,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地方。
上次離開中國時,為了節約起見,狂購各色T恤N件帶去美國。其中一件黑底綠花的T恤圖案簡潔大氣很適合我的年紀,拍照片也很起色,所以平素捨不得穿。偶然穿了一次,卻引起女兒和大ABC的質疑,以至於引起一場關於「同性戀」的討論。為了這個話題我還專門寫了一篇淒婉的故事,有朋友讀後說,如果拍成電影也會很賣座的,可惜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導演來找我!呵呵!
女兒給我買的這件巧克力T恤我反覆穿了很多次,從來沒有一個中國人對此提出過質疑。
有一個週末,我又穿上這巧克力T恤準備和大家一起外出。正在出門的當口,卻發現女婿一邊用眼角掃著我,一邊和女兒訕笑著在說什麼。我本能地感到這是在議論我,就問他們在說什麼?
女兒說:沒說你,走吧!
大ABC路見不平開口相助:外婆,他們笑你是「巧克力」!你覺得你是巧克力嗎?
我說我的skin(皮膚)又不黑,我憑什麼是巧克力?
大ABC說在英文裡巧克力是很「甜蜜」的意思。
我說巧克力我吃過,當然是很甜蜜了,甜得發粘膩味我不喜歡。
大ABC 著急地說:你的T恤上有chocolate就是說「你像巧克力」。
……我像巧克力又怎麼了?!
……那你是說你是「甜美可愛的女孩」嗎?!
……不會吧,我是皺巴巴的老太太啊!
大家哄笑起來……
記得我讀小學時,班上有個男生很喜歡給別人起綽號。他給一個長得粗壯成績並不怎麼好的男生起了個綽號叫「灑(傻)琪瑪」,兩個人打了一大架,從教室前排打到後排把校長都驚動了。
後來他又給一個長得瘦巴巴膚色偏黑的女同學起了個綽號叫「巧克力」,弄得那女同學哭天抹淚要轉學。所以,我從來沒把這「巧克力」朝好處想。大不了一個「好吃」「甜滑」而已,從沒和它和「愛情」什麼的粘在一起思考過。
在我們中國文化裡常把心愛的物件以「賤稱」呼之,比如我女兒小時候我總是叫她「藍狗」,我兒子小時候叫「寧狗」。
而在西文中,親密的互稱卻和我們有很多的不同。我初到美國時,聽見我女兒女婿互稱「honey」(蜂蜜)覺得很可笑。因為在四川人和貴陽人聽來,這「哈尼」的聲音很像是「哈的」,就像喊「憨包」一樣。在本地方言中,「哈包」、「哈崽」都是「傻瓜」的意思咧。
行文至此頓悟:難怪「情人節」情人之間要互送巧克力和玫瑰花,原來這「巧力力」暗藏「我是甜美女孩」,「願我們的愛情像巧克力一樣甜蜜」的意思!
順便交代一下,我的「巧克力T恤」已經帶回貴陽,我不會因為懂英文的人笑我兩句我就把它扔掉的。我現在用的是「今日二十明日十八」的雪花膏,沒準哪天這T恤和俺的嘴臉又高度吻合了呢?這世道,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啊,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