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復旦大學的毛澤東雕像。)
因為我也多少算個"海龜",也是在高校教書,此事發生後,便不斷有親朋好友向我投來關切的目光,噓寒問短兩句,我想言下之意不過是,"想開點,千萬別跳啊。"原來,這年頭,海歸也變成弱勢群體了!
我是一個並未享受海歸待遇的海歸教師。從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我認為比海歸老師更值得關注的,是那些每個月拿一兩千塊錢,在高校艱難求存的"土鱉教師"們,那些深陷"老體制"的年輕老師們,他們才是真正的弱勢群體。
拿我自己為例,目前我任教的這座西部211工程高校近年來也招了不少海歸,而且是我市唯一兩個實行"雙軌制"的高校之一。所謂雙軌制,就是說被錄取的海歸博士可以享受年薪20-30萬,而非海歸的教師則停留在所謂的"老體制"的薪酬系統。
我進校的時候雖然也是"海歸"(美國碩士,有美國和國內工作經驗),但非常不幸的是並沒有"博士"學位,於是被劃進了"老體制"的範圍。至於我的工資,從一開始就被層層神秘的煙霧所籠罩。
記得我去學校人事部簽合同的時候,愕然發現合同上沒有一個地方告訴我工資是多少(後來才知道,老體制的老師合同上都不會有薪水的)。人事部的老師司空見慣地說,"這沒的說,你是老體制啊,那就按標準給唄,基本工資+崗位補貼"。
那是多少呢?現在我每個月到手的、稅後的工資是1300元。沒錯吧?沒錯,就是這麼少。這1300元包括800元的"基本工資"+500元的"崗位津貼"。這1300元/月,1萬5600元/年的工資包含的工作量是每年上課300個學時,如果上不夠,學校還要從裡面扣錢。
基本工資似乎是沒得商量,崗位津貼是怎麼定的呢?據說是按照工作資歷+職稱,雖然我在海外國內都工作過,但海外的那部分因為不在"檔案"裡,所以不算。職稱我就更沒有了。所以順利成章地,學校就給我定了個最低崗500元。
需要提的是,我的工資其實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我們學校很多初進校的年輕老師都拿著和我一樣的工資。理科老師或許會好一些,有些項目啊贊助啊經費之類的其他收入,但也絕非容易的事。那文科老師怎麼辦呢?等著餓死嗎?
我的父親是成都市退休的中學教師,他的退休工資每個月也有3000多,外婆是退休小學教師,每個月工資也有3000多。根據成都市社保局的資料,成都市去年平均月工資是2058元,成都市的房價現在平均是6000元左右(當然7、8千,上萬的樓盤也比比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拿著1300元/月工資的年輕教師,要怎麼去生活呢?一個每天想方設法要去其他地方賺錢買房娶媳婦的大學老師,會把多大的精力花在教書育人(更不要說做學術)上呢?老師都在想著賺錢填荷包的學校能培養出怎樣的學生呢?
很多人會說,你代表的也許僅僅是一部分高校的老師,其他油光水滑、風生水起的高校教授們多了去了。是的,我恰好代表了最弱小的那一部分,然而我相信這一群體的絕對數量並不低,弱小並不代表不存在,並且正是因為弱小,才更需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