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7-17 06:12:42作者:
袁紹挂帥的反董聯軍,鬆散短視自私,他們證明了十八個和尚沒水喝。
討伐董卓乃正義之舉,儘管曹操假借天子名義發詔號召,但仍得各路諸侯的積極響應。大家從四面八方而來,僅所下營寨,便連接二百餘里,可見其聲威之壯。歃血盟誓之後,群情激昂,更有摧枯拉朽之勢。只可惜「雷聲大,雨點小」,最後董卓竟不勝而勝,諸侯軍竟不敗而敗,且彼此不歡而散,讓如此轟轟烈烈的討伐行動,不了了之。為什麼那麼多英雄豪傑,敵不過一個董卓呢?
各懷異心,衝突四起
這次聚合義兵、共赴國難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是由曹操首倡、各路諸侯熱烈響應而動員起來的。十八鎮諸侯中,沒有一位是強行徵調而來的--以曹操、袁紹當時的身份、處境,也根本沒能力對諸侯們頤指氣使。然而,儘管大家前來會盟都是出於自願,且都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但各自所懷的心腹事卻大不相同--大多數人都是明借「共泄公憤」之名,暗行謀取私利之實。我們不妨舉幾個例子:
袁紹在曹操的極力舉薦下,被推為盟主。而他做盟主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把總督糧草這個差使交給他的堂弟袁術。總督糧草的差使,在作戰中不用衝鋒陷陣,沒什麼風險,同時權力很大,因為他手中的糧草想給誰就給誰,想給多少就給多少。
袁術的假公濟私,從他故意不給孫堅撥放糧草就可略見一斑。孫堅親冒矢石之險,把華雄困於關上,此時的形勢對諸侯軍極為有利。但有人向袁術進讒言:「孫堅乃江東猛虎;若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與糧,彼軍必散。」此話正中袁術下懷,於是他利用手中的權力,不給孫堅撥糧草,致使孫堅因軍中缺食,被華雄戰敗。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袁紹懷有私心,把如此重權交給自己的堂弟,又可看出袁術是個有權便要濫用、嫉妒心極強的人。他恐怕別人超越自己,不惜假公濟私,設置障礙。因此,討伐董卓之所以失敗,主要是諸侯軍內部各懷鬼胎,不能合作無間。如果不是袁術暗中掣肘,說不定孫堅可以戰勝華雄,並帶動聯軍士氣,一舉贏了董卓。
此外,在諸侯軍中,也有不顧整個作戰部署,為爭功而私自出兵之人。如濟北相鮑信,由於輕覷呂布、華雄,並錯估形勢,認為只要「馬到」就可「成功」,暗中派其弟鮑忠,帶馬步軍三千,搶在孫堅前面,向華雄挑戰,不想被華雄斬於馬下。鮑忠白白送死不算,還破壞了整個行動計畫,使諸侯軍的銳氣大傷。
再則,孫堅雖然在戰場上十分賣力,但他的私心也很重。當董卓火燒洛陽後,他趕進宮滅火,卻意外地在殿南井中撈到一塊傳國玉璽。這本是皇帝的御用之物,相傳獲得它,就可登九五之尊。為了別圖大事,孫堅不顧先前盟約,竟與袁紹為玉璽而爭吵,甚至到劍拔弩張的地步。接著,他更不顧眾諸侯的勸阻,毅然拔寨離洛陽而去。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孫堅儘管積極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但他心裏也懷著擁兵自立、取而代之的鬼胎。另外,孫堅不待盟主發令,便自行離去,這種分裂盟軍的行為,成為一種極不好的示範。因為從這時開始,諸侯們便逐漸失去信心,先後引兵離去,最終導致盟軍瓦解。
常言道:「一個和尚擔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裡所講的是「買賣好做,夥計難搭」的道理。為什麼夥計難搭呢?主要的原因就是「私心」作怪。宋代魏了翁說:「公則一致,私則萬殊。」(〈論士大夫風俗〉)如果大家都出以公心,那麼目標就會一致;如果大家都為私利,那麼行動就會各異。諸侯軍的情況正是如此,大家各懷異心,十八鎮諸侯差不多有二十個心眼,這樣鬆散的組織,又怎麼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呢?
疑而不進,不了了之
當呂布被打敗退回關上之後,董卓便暗中派人來說降孫堅,並主動要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孫堅的兒子。董卓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已走投無路。而當這一計不成時,他只得選擇「三十六計走為上」,燒了洛陽,逃奔長安。在董卓逃竄之際,如果袁紹能統領十八路諸侯一齊追擊,董卓肯定死無葬身之地。但面對這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機會,袁紹卻以「諸兵疲睏,進恐無益」為由而按兵不動。最後只有曹操自己引兵追擊,終因寡不敵眾,大敗而回。眾諸侯則分屯洛陽,守著一座已被燒焦的空城,皆不思進取。
眾諸侯疑而不進,一方面是由於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算盤」,另一方面則是盟主袁紹胸無大志,知難而退。他的這種想法對眾諸侯影響很大,以致在需要「並赴國難」時,都互相觀望、互相推諉,最後貽誤戰機。更甚者,袁紹對董卓的逃竄「泰然處之」,但對孫堅的玉璽卻緊追不放。他見孫堅已歸,即下書劉表,於半路截奪玉璽。孫堅私藏玉璽固然不該,但與董卓劫持天子及后妃相比,實有「點燈」與「放火」之別。袁紹對追回玉璽的興趣大大超過追回天子,其真正目的就不難看破了。
由此可見,在建立像諸侯結盟這樣的集團性組織時,首要任務應是確立明確而又一致的目標,並有共同追尋的利益,否則一盤散沙,什麼事也做不成。
討伐董卓乃正義之舉,儘管曹操假借天子名義發詔號召,但仍得各路諸侯的積極響應。大家從四面八方而來,僅所下營寨,便連接二百餘里,可見其聲威之壯。歃血盟誓之後,群情激昂,更有摧枯拉朽之勢。只可惜「雷聲大,雨點小」,最後董卓竟不勝而勝,諸侯軍竟不敗而敗,且彼此不歡而散,讓如此轟轟烈烈的討伐行動,不了了之。為什麼那麼多英雄豪傑,敵不過一個董卓呢?
各懷異心,衝突四起
這次聚合義兵、共赴國難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是由曹操首倡、各路諸侯熱烈響應而動員起來的。十八鎮諸侯中,沒有一位是強行徵調而來的--以曹操、袁紹當時的身份、處境,也根本沒能力對諸侯們頤指氣使。然而,儘管大家前來會盟都是出於自願,且都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但各自所懷的心腹事卻大不相同--大多數人都是明借「共泄公憤」之名,暗行謀取私利之實。我們不妨舉幾個例子:
袁紹在曹操的極力舉薦下,被推為盟主。而他做盟主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把總督糧草這個差使交給他的堂弟袁術。總督糧草的差使,在作戰中不用衝鋒陷陣,沒什麼風險,同時權力很大,因為他手中的糧草想給誰就給誰,想給多少就給多少。
袁術的假公濟私,從他故意不給孫堅撥放糧草就可略見一斑。孫堅親冒矢石之險,把華雄困於關上,此時的形勢對諸侯軍極為有利。但有人向袁術進讒言:「孫堅乃江東猛虎;若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與糧,彼軍必散。」此話正中袁術下懷,於是他利用手中的權力,不給孫堅撥糧草,致使孫堅因軍中缺食,被華雄戰敗。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袁紹懷有私心,把如此重權交給自己的堂弟,又可看出袁術是個有權便要濫用、嫉妒心極強的人。他恐怕別人超越自己,不惜假公濟私,設置障礙。因此,討伐董卓之所以失敗,主要是諸侯軍內部各懷鬼胎,不能合作無間。如果不是袁術暗中掣肘,說不定孫堅可以戰勝華雄,並帶動聯軍士氣,一舉贏了董卓。
此外,在諸侯軍中,也有不顧整個作戰部署,為爭功而私自出兵之人。如濟北相鮑信,由於輕覷呂布、華雄,並錯估形勢,認為只要「馬到」就可「成功」,暗中派其弟鮑忠,帶馬步軍三千,搶在孫堅前面,向華雄挑戰,不想被華雄斬於馬下。鮑忠白白送死不算,還破壞了整個行動計畫,使諸侯軍的銳氣大傷。
再則,孫堅雖然在戰場上十分賣力,但他的私心也很重。當董卓火燒洛陽後,他趕進宮滅火,卻意外地在殿南井中撈到一塊傳國玉璽。這本是皇帝的御用之物,相傳獲得它,就可登九五之尊。為了別圖大事,孫堅不顧先前盟約,竟與袁紹為玉璽而爭吵,甚至到劍拔弩張的地步。接著,他更不顧眾諸侯的勸阻,毅然拔寨離洛陽而去。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孫堅儘管積極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但他心裏也懷著擁兵自立、取而代之的鬼胎。另外,孫堅不待盟主發令,便自行離去,這種分裂盟軍的行為,成為一種極不好的示範。因為從這時開始,諸侯們便逐漸失去信心,先後引兵離去,最終導致盟軍瓦解。
常言道:「一個和尚擔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裡所講的是「買賣好做,夥計難搭」的道理。為什麼夥計難搭呢?主要的原因就是「私心」作怪。宋代魏了翁說:「公則一致,私則萬殊。」(〈論士大夫風俗〉)如果大家都出以公心,那麼目標就會一致;如果大家都為私利,那麼行動就會各異。諸侯軍的情況正是如此,大家各懷異心,十八鎮諸侯差不多有二十個心眼,這樣鬆散的組織,又怎麼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呢?
疑而不進,不了了之
當呂布被打敗退回關上之後,董卓便暗中派人來說降孫堅,並主動要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孫堅的兒子。董卓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已走投無路。而當這一計不成時,他只得選擇「三十六計走為上」,燒了洛陽,逃奔長安。在董卓逃竄之際,如果袁紹能統領十八路諸侯一齊追擊,董卓肯定死無葬身之地。但面對這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機會,袁紹卻以「諸兵疲睏,進恐無益」為由而按兵不動。最後只有曹操自己引兵追擊,終因寡不敵眾,大敗而回。眾諸侯則分屯洛陽,守著一座已被燒焦的空城,皆不思進取。
眾諸侯疑而不進,一方面是由於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算盤」,另一方面則是盟主袁紹胸無大志,知難而退。他的這種想法對眾諸侯影響很大,以致在需要「並赴國難」時,都互相觀望、互相推諉,最後貽誤戰機。更甚者,袁紹對董卓的逃竄「泰然處之」,但對孫堅的玉璽卻緊追不放。他見孫堅已歸,即下書劉表,於半路截奪玉璽。孫堅私藏玉璽固然不該,但與董卓劫持天子及后妃相比,實有「點燈」與「放火」之別。袁紹對追回玉璽的興趣大大超過追回天子,其真正目的就不難看破了。
由此可見,在建立像諸侯結盟這樣的集團性組織時,首要任務應是確立明確而又一致的目標,並有共同追尋的利益,否則一盤散沙,什麼事也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