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6-20 09:06:26作者:
上次介紹了毛澤東為了躲避張國燾讓中共中央紅軍再渡赤水的歷史, 這集我們將向大家繼續介紹紅軍四渡赤水和飛奪瀘定橋的真實情況。內容來自著名作家張戎女士的著作《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的第十三章「長征之二:躲避張國燾」的後半部分。
1935年二月二十七日,紅軍在土城之戰大敗後,又重佔遵義。蔣介石要的是紅軍去四川,不要紅軍在貴州立足。他派了兩個師前來攻城,又派飛機轟炸。紅軍打退了進攻者,穩住了陣腳。有了這場勝仗墊底,毛和張聞天才向中央紅軍,以及向張國燾的紅四方面軍發電報宣布:張聞天現在是頭號人物,毛是書記處書記。張聞天緊接著任命毛為紅軍"前敵總指揮",一個專門為毛設立的位子。自寧都會議被撤
掉軍事職務以來,毛第一次有了軍事職務。
但毛的"勝仗"代價慘重。彭德懷心情沈重地報告說,三軍團:減員很多,現在只有一個團能維持原編製,每連也只有五、六十人,其餘各團,每連僅編四、五個班"。還說:兩位團長負傷,六位營長傷亡"現在各團部及軍團參謀處一空如洗"。
可是毛為了在貴州待下去,仍要再打現已控制了貴州的中央軍。三月五日,他下令"消滅,中央軍的兩個師。這一命令在野戰指揮員中引起強烈抗議。林彪在十日打"萬急"電報反對打這個強敵。
那天凌晨,張聞天召開了包括林彪、彭德懷等野戰指揮員在內的二十來人的會議,討論作戰方案。毛澤東在會議上完全孤立,甚至張聞天也不支持他。毛爭著爭著脫口而出,威脅辭職:以"辭去前敵總指揮職務力爭"。眾人抓住這句話,馬上說:"少數服從多數,不干就不干。"毛被撤了職,前敵總指揮大家選彭德懷替代。
毛自知失言,立刻行動要奪回軍權。當天晚上,他手提馬燈去找周恩來,周還是"最高軍事首長"。毛要周第二天早上再開一次會,這一次野戰指揮員都無法參加,他們已回各自的部隊去了。
毛向周建議乾脆取消的敵總指揮,代之以一個新的"三人團",由毛、周、王稼祥組成。周接受了。毛是一舉數得:既不傷彭德懷的面子,又安撫了因未獲實權而牢騷滿腹的王稼祥,還使自己從此在軍事指揮上與周恩來平起平坐。
第二天開會,一切按毛的意思辦。彭德懷的前敵總指揮一職被取消了,不打中央軍的決定也被推翻,大多數人的決定就這樣被幾個人串通著一筆勾銷。
"三人團,決定在名酒"茅台"的家鄉附近的魯班場進攻中央軍。彭德懷請求道:"敵人陣地工事堅固,地形對我不利,無攻破[中央軍)周渾元可能。似應迅速脫離當前之敵。"但"三人團"堅持說:"以全部力量,於明十五號絕不動搖地消滅魯班場之敵"。
當紅軍遵命向中央軍的堅固陣地進攻時,國民黨以機關鎗迎候,紅軍大敗,傷亡一千多。受到重創的隊伍又擁擠渡過赤水河,被逼回川南。蔣介石調兵堵住了紅軍回貴州之路。害怕與張國燾會師的毛硬是命令紅軍調過身來再渡赤水,強回貴州。這個決定是如此不通情理,如此不得人心,一道不尋常的命令下達給了幾個高級指揮員:"這次東渡,事前不得傳達,以保秘密。"
兩個月了,紅軍四渡赤水,繞來繞去。李德納悶地記道:紅軍在"兜圈子,越兜越小,有的地方經過了兩三次","疲憊不堪、毫無結果地亂繞"。眼看著紅軍給自己徒添慘重傷亡,他以為這一切是,古怪、不理智"。為了個人權力而不顧紅軍死活的毛,後來把"四渡赤水"叫作他的"得意之筆"。
蔣努力要把毛趕進四川,他飛返貴陽,派飛機轟炸紅軍,使紅軍不能在貴州立足。在連續不斷的轟炸下,紅軍每天急行軍四、五十公里,走得死去活來。在這段急行軍中,紅軍不得不丟棄剩下的醫療器械,醫院也解散了。傷員從此幾乎得不到治療。除子彈傷、炸彈傷外,大多數人的腳還因為穿草鞋天天疾走,擦傷感染,一著地就疼痛異常。
而紅軍要是進四川北上,完全不必經歷這些災難。紅九軍團就是證明。在貴州境內南下過烏江時,九軍團的兩干人因作後衛被截斷在烏江北岸,他們無法繼續南下,只好去四川。他們發現,除了一兩場小小的遭遇戰外,再沒人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居然能在光天化日下、在陽關大道上大搖大擺地行走,一停下休息就是好幾天。
兩個月的向南,向南,沒有一個目的地,紅軍隊伍裡人人都在問:我們上哪兒去?上層人物知道計畫是進四川同張國燾會合,長遠的戰略方針是北上靠近蘇聯,但現在的行程卻跟計畫背道而馳。林彪大聲抱怨:這樣會把部隊拖垮的,像他[毛澤東)這樣領導指揮還行?,四月,林彪給"三人團"寫信,要求毛把指揮權交給彭德懷,立刻北進與張國燾會師。
四月中旬,紅軍進入中國西南角的雲南省。毛下令停下來。但停下來得對付此地的土著苗族人,他們驍勇善戰,長征初期已經給紅軍製造了無數麻煩,根據地是沒法建立的。下一步怎麼辦?毛說還要,向東及向南,但向東無路,國民黨大軍正壓過來:向南死路一條,那邊是法國殖民地越南。
毛的指示激怒了野戰指揮員們。四月二十五日,接到命令的當天,林彪打電報給中央說"應立即變更原定戰略","渡過金沙江入川,向川西北前進,準備與四方面軍會合"。彭德懷也表示了相同的意見。
毛再也拖不下去了。四月二十八日,他終於下令轉道向四川行進。紅軍到達四川邊界金沙江時,三個渡口城都敞開大門,毫無抵抗地接納了紅軍,還獻上食物、金錢。渡金沙江花了整整七天七夜,船只在無人把守的渡口穿梭來往。蔣介石的軍隊待在附近不動。飛機在空中盤旋,只是偵察,不找麻煩。
紅軍雖然進了四川,但為了避免與張國燾會師,毛不願再往前走,要就地建立根據地。他派紅軍去圍攻離江邊不遠的會理城。會理城易守難攻,既有護城河環繞,又有十五世紀的堅實城牆。蔣介石看看紅軍停下來了,就又開始轟炸。紅軍傷亡慘重,無醫無藥。毛是不管的,他從來沒去看過傷兵。
紅軍的重大損失使將領們忍無可忍。林彪把毛帶著紅軍走的這一大段彎路形象地比做"弓背"說他們早該走弓弦。為了以中央的名義來壓制這片反他的聲浪,毛要張聞天召集會議。
會議於五月十二日在會理城外一問草棚裡召開。毛寸土不讓地捍衛自己的權力,發出陣陣暴怒之聲。他用老辦法給彭德懷扣帽子,說他"右傾",說他挑動林彪奪權。林彪待要爭辯,毛衝他大吼:"你還是個娃娃,你懂得什麼!"林彪吼不過毛,只好不作聲。
最重要的是毛有張聞天當槍使,張不敢不照毛說的辦,雖然他於心不安。他後來說他"勉強"地按毛的意思作了結論,用"很厲害,的,過火的""機會主義大帽子"打擊彭德懷和別的反毛的人,會理的仇,毛記了一輩子。
毛也很聰明地作了讓步,收回了打會理的命令,明確同意"立即北上,同四方面軍會合"。毛躲避這一天躲了將近四個月,損失了三萬紅軍。長征,也就長出來兩干多公里。
毛仍然害怕與張國燾會師,深知一場惡鬥必不可免。他馬上著手準備這場權鬥。首要的一步,是讓他的地位得到莫斯科認可。由於電台聯繫沒有恢復,五月底,毛派他信得過的陳雲去蘇聯。在莫斯科,陳雲的報告經過仔細推敲故意含糊其辭,給莫斯科造成印象:毛做領袖是在正式的政治局會議上,經大多數人推舉的。
中央紅軍往北去與張國燾會合,行進到四川中西部時,面臨天塹大渡河。陡峭的山谷中,五月下旬喜馬拉雅山的融雪捲起奔騰咆哮的激流,漩渦密佈,河床佈滿尖利的岩石,使涉水無法想像。河上只有一座橋,叫瀘定橋,建於十八世紀初葉,是四川通往西藏的要道。這是一座雄偉的吊橋,全長一百零一公尺,寬兩公尺多,十三根粗大的鐵索連接東西兩岸,九根作橋底,每兩根相距一尺左右,上面鋪著木板做橋面。紅軍"飛奪瀘定橋,是後來長征英雄史詩的代表,美國作者索爾茲伯堅的《長征》(The LngMarch)一書封面,赫然就是這座橋。美國記者斯諾一九三六年採訪了毛以後寫道:過瀘定橋"是長征中最關鍵的時刻"。
其實,在瀘定橋根本沒有戰鬥。紅軍五月二十九日到達時,瀘定橋沒有國民黨軍隊把守。從國民黨軍隊的大量來往電報、部署可以看出,長征故事中說的守橋的國民黨二十四軍第四旅李全山團,其實並不駐屯瀘定城,而在遠處的化林坪一帶。駐紮瀘定的是步二旅旅部,旅長是余松琳。紅軍到來前夕,該旅就離開了,被派去五十公里外的康定。當時國民黨無數通訊記錄,沒有一份講在瀘定橋打了仗,只提到紅軍在去瀘定橋的路上,和離開瀘定橋之後,有幾次小型遭遇戰。
過橋時紅軍沒有一人傷亡。首批過橋的二十二名戰士,在六月二日過橋後,每人得了一套列寧裝、一支鋼筆、一個碗和二雙筷子。其他紅軍過橋時也沒有傷亡。周恩來的警衛員描述周聽說有一匹馬掉在河裡淹死了很著急,問過橋的指揮宮楊成武:人員有沒有受損失?,當聽說沒有時,周又問:"一個都沒有?"答覆是:"一個都沒有。
大渡河上還出了個神話,即"強渡大渡河",在瀘定橋南七十五公里的安順場。那裡渡口寬闊,沒有遮掩,紅軍渡了足足一個星期,在國民黨偵察機的眼皮底下。但同樣,無一傷亡。
國民黨部隊再無能,憑藉天險優勢,也不至於讓紅軍毫無傷亡吧。飛奪瀘定橋"純係虛構。鄧小平在一九八二年對美國總統卡特 (JimmyCarter)的國家安全顧問布列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親口說:"這只是為了宣傳,我們需要表現我們軍隊的戰鬥精神。
六月二十五日,張國燾縱馬三天,穿過峭壁森林,來到撫邊村與毛等會臺。
蔣介石他完成了統一西南三省的目標。貴州軍閥王家烈被迫辭職,拿了一大筆錢走了。雲南省主席龍雲跟蔣介石合作,暫時地保持了良好關係。戰略要地四川如今由蔣全盤控制。中央軍跟隨毛入川之後,蔣本人馬上在五月分再回重慶,在四川待了好幾個月,著手把這個人口最多的大省建成未來對日作戰的基地。
毛澤東也在他的上升史上邁出了一大步。長征前他幾乎被扔下,數月之間,他已是中共中央的實際掌權人。
1935年二月二十七日,紅軍在土城之戰大敗後,又重佔遵義。蔣介石要的是紅軍去四川,不要紅軍在貴州立足。他派了兩個師前來攻城,又派飛機轟炸。紅軍打退了進攻者,穩住了陣腳。有了這場勝仗墊底,毛和張聞天才向中央紅軍,以及向張國燾的紅四方面軍發電報宣布:張聞天現在是頭號人物,毛是書記處書記。張聞天緊接著任命毛為紅軍"前敵總指揮",一個專門為毛設立的位子。自寧都會議被撤
掉軍事職務以來,毛第一次有了軍事職務。
但毛的"勝仗"代價慘重。彭德懷心情沈重地報告說,三軍團:減員很多,現在只有一個團能維持原編製,每連也只有五、六十人,其餘各團,每連僅編四、五個班"。還說:兩位團長負傷,六位營長傷亡"現在各團部及軍團參謀處一空如洗"。
可是毛為了在貴州待下去,仍要再打現已控制了貴州的中央軍。三月五日,他下令"消滅,中央軍的兩個師。這一命令在野戰指揮員中引起強烈抗議。林彪在十日打"萬急"電報反對打這個強敵。
那天凌晨,張聞天召開了包括林彪、彭德懷等野戰指揮員在內的二十來人的會議,討論作戰方案。毛澤東在會議上完全孤立,甚至張聞天也不支持他。毛爭著爭著脫口而出,威脅辭職:以"辭去前敵總指揮職務力爭"。眾人抓住這句話,馬上說:"少數服從多數,不干就不干。"毛被撤了職,前敵總指揮大家選彭德懷替代。
毛自知失言,立刻行動要奪回軍權。當天晚上,他手提馬燈去找周恩來,周還是"最高軍事首長"。毛要周第二天早上再開一次會,這一次野戰指揮員都無法參加,他們已回各自的部隊去了。
毛向周建議乾脆取消的敵總指揮,代之以一個新的"三人團",由毛、周、王稼祥組成。周接受了。毛是一舉數得:既不傷彭德懷的面子,又安撫了因未獲實權而牢騷滿腹的王稼祥,還使自己從此在軍事指揮上與周恩來平起平坐。
第二天開會,一切按毛的意思辦。彭德懷的前敵總指揮一職被取消了,不打中央軍的決定也被推翻,大多數人的決定就這樣被幾個人串通著一筆勾銷。
"三人團,決定在名酒"茅台"的家鄉附近的魯班場進攻中央軍。彭德懷請求道:"敵人陣地工事堅固,地形對我不利,無攻破[中央軍)周渾元可能。似應迅速脫離當前之敵。"但"三人團"堅持說:"以全部力量,於明十五號絕不動搖地消滅魯班場之敵"。
當紅軍遵命向中央軍的堅固陣地進攻時,國民黨以機關鎗迎候,紅軍大敗,傷亡一千多。受到重創的隊伍又擁擠渡過赤水河,被逼回川南。蔣介石調兵堵住了紅軍回貴州之路。害怕與張國燾會師的毛硬是命令紅軍調過身來再渡赤水,強回貴州。這個決定是如此不通情理,如此不得人心,一道不尋常的命令下達給了幾個高級指揮員:"這次東渡,事前不得傳達,以保秘密。"
兩個月了,紅軍四渡赤水,繞來繞去。李德納悶地記道:紅軍在"兜圈子,越兜越小,有的地方經過了兩三次","疲憊不堪、毫無結果地亂繞"。眼看著紅軍給自己徒添慘重傷亡,他以為這一切是,古怪、不理智"。為了個人權力而不顧紅軍死活的毛,後來把"四渡赤水"叫作他的"得意之筆"。
蔣努力要把毛趕進四川,他飛返貴陽,派飛機轟炸紅軍,使紅軍不能在貴州立足。在連續不斷的轟炸下,紅軍每天急行軍四、五十公里,走得死去活來。在這段急行軍中,紅軍不得不丟棄剩下的醫療器械,醫院也解散了。傷員從此幾乎得不到治療。除子彈傷、炸彈傷外,大多數人的腳還因為穿草鞋天天疾走,擦傷感染,一著地就疼痛異常。
而紅軍要是進四川北上,完全不必經歷這些災難。紅九軍團就是證明。在貴州境內南下過烏江時,九軍團的兩干人因作後衛被截斷在烏江北岸,他們無法繼續南下,只好去四川。他們發現,除了一兩場小小的遭遇戰外,再沒人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居然能在光天化日下、在陽關大道上大搖大擺地行走,一停下休息就是好幾天。
兩個月的向南,向南,沒有一個目的地,紅軍隊伍裡人人都在問:我們上哪兒去?上層人物知道計畫是進四川同張國燾會合,長遠的戰略方針是北上靠近蘇聯,但現在的行程卻跟計畫背道而馳。林彪大聲抱怨:這樣會把部隊拖垮的,像他[毛澤東)這樣領導指揮還行?,四月,林彪給"三人團"寫信,要求毛把指揮權交給彭德懷,立刻北進與張國燾會師。
四月中旬,紅軍進入中國西南角的雲南省。毛下令停下來。但停下來得對付此地的土著苗族人,他們驍勇善戰,長征初期已經給紅軍製造了無數麻煩,根據地是沒法建立的。下一步怎麼辦?毛說還要,向東及向南,但向東無路,國民黨大軍正壓過來:向南死路一條,那邊是法國殖民地越南。
毛的指示激怒了野戰指揮員們。四月二十五日,接到命令的當天,林彪打電報給中央說"應立即變更原定戰略","渡過金沙江入川,向川西北前進,準備與四方面軍會合"。彭德懷也表示了相同的意見。
毛再也拖不下去了。四月二十八日,他終於下令轉道向四川行進。紅軍到達四川邊界金沙江時,三個渡口城都敞開大門,毫無抵抗地接納了紅軍,還獻上食物、金錢。渡金沙江花了整整七天七夜,船只在無人把守的渡口穿梭來往。蔣介石的軍隊待在附近不動。飛機在空中盤旋,只是偵察,不找麻煩。
紅軍雖然進了四川,但為了避免與張國燾會師,毛不願再往前走,要就地建立根據地。他派紅軍去圍攻離江邊不遠的會理城。會理城易守難攻,既有護城河環繞,又有十五世紀的堅實城牆。蔣介石看看紅軍停下來了,就又開始轟炸。紅軍傷亡慘重,無醫無藥。毛是不管的,他從來沒去看過傷兵。
紅軍的重大損失使將領們忍無可忍。林彪把毛帶著紅軍走的這一大段彎路形象地比做"弓背"說他們早該走弓弦。為了以中央的名義來壓制這片反他的聲浪,毛要張聞天召集會議。
會議於五月十二日在會理城外一問草棚裡召開。毛寸土不讓地捍衛自己的權力,發出陣陣暴怒之聲。他用老辦法給彭德懷扣帽子,說他"右傾",說他挑動林彪奪權。林彪待要爭辯,毛衝他大吼:"你還是個娃娃,你懂得什麼!"林彪吼不過毛,只好不作聲。
最重要的是毛有張聞天當槍使,張不敢不照毛說的辦,雖然他於心不安。他後來說他"勉強"地按毛的意思作了結論,用"很厲害,的,過火的""機會主義大帽子"打擊彭德懷和別的反毛的人,會理的仇,毛記了一輩子。
毛也很聰明地作了讓步,收回了打會理的命令,明確同意"立即北上,同四方面軍會合"。毛躲避這一天躲了將近四個月,損失了三萬紅軍。長征,也就長出來兩干多公里。
毛仍然害怕與張國燾會師,深知一場惡鬥必不可免。他馬上著手準備這場權鬥。首要的一步,是讓他的地位得到莫斯科認可。由於電台聯繫沒有恢復,五月底,毛派他信得過的陳雲去蘇聯。在莫斯科,陳雲的報告經過仔細推敲故意含糊其辭,給莫斯科造成印象:毛做領袖是在正式的政治局會議上,經大多數人推舉的。
中央紅軍往北去與張國燾會合,行進到四川中西部時,面臨天塹大渡河。陡峭的山谷中,五月下旬喜馬拉雅山的融雪捲起奔騰咆哮的激流,漩渦密佈,河床佈滿尖利的岩石,使涉水無法想像。河上只有一座橋,叫瀘定橋,建於十八世紀初葉,是四川通往西藏的要道。這是一座雄偉的吊橋,全長一百零一公尺,寬兩公尺多,十三根粗大的鐵索連接東西兩岸,九根作橋底,每兩根相距一尺左右,上面鋪著木板做橋面。紅軍"飛奪瀘定橋,是後來長征英雄史詩的代表,美國作者索爾茲伯堅的《長征》(The LngMarch)一書封面,赫然就是這座橋。美國記者斯諾一九三六年採訪了毛以後寫道:過瀘定橋"是長征中最關鍵的時刻"。
其實,在瀘定橋根本沒有戰鬥。紅軍五月二十九日到達時,瀘定橋沒有國民黨軍隊把守。從國民黨軍隊的大量來往電報、部署可以看出,長征故事中說的守橋的國民黨二十四軍第四旅李全山團,其實並不駐屯瀘定城,而在遠處的化林坪一帶。駐紮瀘定的是步二旅旅部,旅長是余松琳。紅軍到來前夕,該旅就離開了,被派去五十公里外的康定。當時國民黨無數通訊記錄,沒有一份講在瀘定橋打了仗,只提到紅軍在去瀘定橋的路上,和離開瀘定橋之後,有幾次小型遭遇戰。
過橋時紅軍沒有一人傷亡。首批過橋的二十二名戰士,在六月二日過橋後,每人得了一套列寧裝、一支鋼筆、一個碗和二雙筷子。其他紅軍過橋時也沒有傷亡。周恩來的警衛員描述周聽說有一匹馬掉在河裡淹死了很著急,問過橋的指揮宮楊成武:人員有沒有受損失?,當聽說沒有時,周又問:"一個都沒有?"答覆是:"一個都沒有。
大渡河上還出了個神話,即"強渡大渡河",在瀘定橋南七十五公里的安順場。那裡渡口寬闊,沒有遮掩,紅軍渡了足足一個星期,在國民黨偵察機的眼皮底下。但同樣,無一傷亡。
國民黨部隊再無能,憑藉天險優勢,也不至於讓紅軍毫無傷亡吧。飛奪瀘定橋"純係虛構。鄧小平在一九八二年對美國總統卡特 (JimmyCarter)的國家安全顧問布列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親口說:"這只是為了宣傳,我們需要表現我們軍隊的戰鬥精神。
六月二十五日,張國燾縱馬三天,穿過峭壁森林,來到撫邊村與毛等會臺。
蔣介石他完成了統一西南三省的目標。貴州軍閥王家烈被迫辭職,拿了一大筆錢走了。雲南省主席龍雲跟蔣介石合作,暫時地保持了良好關係。戰略要地四川如今由蔣全盤控制。中央軍跟隨毛入川之後,蔣本人馬上在五月分再回重慶,在四川待了好幾個月,著手把這個人口最多的大省建成未來對日作戰的基地。
毛澤東也在他的上升史上邁出了一大步。長征前他幾乎被扔下,數月之間,他已是中共中央的實際掌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