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6-08 22:54:55作者:
在西方,與他人關係的「遠近」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們對待陌生人也很坦誠,但我們對朋友、家人和客人的態度跟中國人沒法比。一句話,西方人看重人人平等,中國人講究親疏有別。
有一天,我走進一家餐館吃飯。我在桌子旁與別人寒暄時,老闆遞給我一份菜單。我瀏覽菜名的時候,眼角餘光注意到坐在桌邊的幾個廚師一直在吃的菜,看上去和聞起來,都很像我在江西旅遊時吃過的東西。
所以,我沒有從菜單上點菜,而是要了他們在吃的菜——肉末酸豆角、干鍋包菜和筍乾炒肉。我問了下價格,老闆告訴我肉末酸豆角13塊,干鍋包菜10塊,筍乾炒肉12塊。點過菜後,我走到街上去買點喝的。
我回到餐館時,菜還沒有做好,於是我便拿起菜單。我的目光掃過菜單時,上面的一個條目使我感到吃驚:肉末酸豆角。老闆告訴我是13塊,但菜單上明明寫的是10塊。我非常客氣地提請她注意這一點。
「哦,菜單上的是老價錢。」她解釋道。「老價錢?」「是啊,市場上的豆角漲價了,所以現在不是10塊,是13塊。」我的確注意到最近人民幣的匯率一直在波動,但絕對沒聽說國內出產的豆角價錢突然上漲,尤其是還上漲了30%。「還沒來得及換菜單。」她繼續說。
「唔——」我嘴裡回應道,心裏並不相信。我繼續翻看菜單,直到我看到……干鍋包菜,8塊。現在,我有點火了。我接著找筍乾炒肉,但沒找到,對這個我不好說什麼,雖然有點不安心。
飯菜上齊後,老闆算了下賬,一共是32塊錢:筍乾炒肉12塊,肉末酸豆角10塊,干鍋包菜8塊,再加上兩份米飯2塊。儘管她沒有承認她企圖欺騙我,也沒有道歉,但至少她不等我爭論,便給了我本該有的價錢。我也打算讓這件事就這樣過去……直到我給了她一張100塊錢的鈔票,外加兩枚一塊錢硬幣,她把錢收好後從錢包裡抽出兩張10塊的鈔票,和一張50塊的假鈔。
我讓她給我換一張,她便從錢包裡抽出了另一張挺括得令人生疑的50塊。沒等她把它遞給我,我鄙夷地看了她一眼,她又抽出了另外一張,這一張舊了些,有點磨損,但顯然是真的。我拿了錢和飯菜,連聲「謝謝」也沒說便揚長而去。
我絕不是想利用這件事來醜化所有中國人。每一個國家都有敗類,中國也概莫能外。但在我看來,這種行為在中國相當普遍。這並不僅僅因為我是一個外國人,我看到有中國人對其他中國人也這樣幹過。
對於這種行為,我在此給出了幾個不甚科學的可能的解釋。其中之一便是,由於中國為期不遠的飢荒歷史,很可能那個時候人們為了生存,不得已要採取欺詐的手段。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的經濟形勢急劇好轉,但人們的心態無法跟上快速的經濟變化,所以這些觀念依然存在。
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中國的商販總是注重眼前利益——在一次交易中賺取最大利益,因為很可能不會有下次了。而在美國,做生意更注重與顧客的關係——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即使一開始會有所損失,但顧客還會再來。
最後一個解釋與中國人對於「關係」的看法有關。儒家思想與親疏觀念深深扎根於中國文化。在中國,一個人與另一個人關係「遠近」的重要性比在西方要大得多。我曾經見過中國人對朋友和家人的溫情,我永遠無法想像西方人也能做到。這種做法也延伸到客人。例如,假如一個中國人有一間房子,裡面有一張床和一個沙發,週末有客人來訪,客人永遠不會睡在沙發上。主人會自己睡沙發,而堅持讓客人睡床。叫客人睡沙發(在西方這是通常的做法)在中國是不可接受的失禮行為。
作為一名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我到哪裡都是一位客人,而中國人也正是這樣待我的。我經常遭遇鋪天蓋地的禮物、鮮花、名貴的茶、免費的宴會以及總統般的待遇。
如果要作一個簡單概括的話,可以說,中國人對待他們的朋友、家人和客人在總體上要比西方人更為細緻和週到,但他們對待陌生人就像對待麻風病人一樣。在西方,一個人與他人關係的「遠近」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們對待陌生人也很坦誠,但我們對朋友、家人和客人的態度跟中國人沒法比。一句話,西方人看重人人平等,中國人講究親疏有別。
欺騙陌生人的傾向,可以說是這種觀念的一個延伸。消費者是陌生人,因此正如對朋友、家人和客人的社會責任感在西方比在中國要低,對陌生人的社會責任感在中國比在西方要低。
我還在想是不是要回一趟那家餐館。我可以朝那兒扔火焰炸彈,但這將使我被趕出中國。朋友建議我向老闆解釋一番,而不是選擇開戰,把這作為他們的一個學習經歷。我正在想這可能是一個更富建設性的選擇……而且干鍋包菜實在是太……好吃了。
有一天,我走進一家餐館吃飯。我在桌子旁與別人寒暄時,老闆遞給我一份菜單。我瀏覽菜名的時候,眼角餘光注意到坐在桌邊的幾個廚師一直在吃的菜,看上去和聞起來,都很像我在江西旅遊時吃過的東西。
所以,我沒有從菜單上點菜,而是要了他們在吃的菜——肉末酸豆角、干鍋包菜和筍乾炒肉。我問了下價格,老闆告訴我肉末酸豆角13塊,干鍋包菜10塊,筍乾炒肉12塊。點過菜後,我走到街上去買點喝的。
我回到餐館時,菜還沒有做好,於是我便拿起菜單。我的目光掃過菜單時,上面的一個條目使我感到吃驚:肉末酸豆角。老闆告訴我是13塊,但菜單上明明寫的是10塊。我非常客氣地提請她注意這一點。
「哦,菜單上的是老價錢。」她解釋道。「老價錢?」「是啊,市場上的豆角漲價了,所以現在不是10塊,是13塊。」我的確注意到最近人民幣的匯率一直在波動,但絕對沒聽說國內出產的豆角價錢突然上漲,尤其是還上漲了30%。「還沒來得及換菜單。」她繼續說。
「唔——」我嘴裡回應道,心裏並不相信。我繼續翻看菜單,直到我看到……干鍋包菜,8塊。現在,我有點火了。我接著找筍乾炒肉,但沒找到,對這個我不好說什麼,雖然有點不安心。
飯菜上齊後,老闆算了下賬,一共是32塊錢:筍乾炒肉12塊,肉末酸豆角10塊,干鍋包菜8塊,再加上兩份米飯2塊。儘管她沒有承認她企圖欺騙我,也沒有道歉,但至少她不等我爭論,便給了我本該有的價錢。我也打算讓這件事就這樣過去……直到我給了她一張100塊錢的鈔票,外加兩枚一塊錢硬幣,她把錢收好後從錢包裡抽出兩張10塊的鈔票,和一張50塊的假鈔。
我讓她給我換一張,她便從錢包裡抽出了另一張挺括得令人生疑的50塊。沒等她把它遞給我,我鄙夷地看了她一眼,她又抽出了另外一張,這一張舊了些,有點磨損,但顯然是真的。我拿了錢和飯菜,連聲「謝謝」也沒說便揚長而去。
我絕不是想利用這件事來醜化所有中國人。每一個國家都有敗類,中國也概莫能外。但在我看來,這種行為在中國相當普遍。這並不僅僅因為我是一個外國人,我看到有中國人對其他中國人也這樣幹過。
對於這種行為,我在此給出了幾個不甚科學的可能的解釋。其中之一便是,由於中國為期不遠的飢荒歷史,很可能那個時候人們為了生存,不得已要採取欺詐的手段。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的經濟形勢急劇好轉,但人們的心態無法跟上快速的經濟變化,所以這些觀念依然存在。
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中國的商販總是注重眼前利益——在一次交易中賺取最大利益,因為很可能不會有下次了。而在美國,做生意更注重與顧客的關係——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即使一開始會有所損失,但顧客還會再來。
最後一個解釋與中國人對於「關係」的看法有關。儒家思想與親疏觀念深深扎根於中國文化。在中國,一個人與另一個人關係「遠近」的重要性比在西方要大得多。我曾經見過中國人對朋友和家人的溫情,我永遠無法想像西方人也能做到。這種做法也延伸到客人。例如,假如一個中國人有一間房子,裡面有一張床和一個沙發,週末有客人來訪,客人永遠不會睡在沙發上。主人會自己睡沙發,而堅持讓客人睡床。叫客人睡沙發(在西方這是通常的做法)在中國是不可接受的失禮行為。
作為一名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我到哪裡都是一位客人,而中國人也正是這樣待我的。我經常遭遇鋪天蓋地的禮物、鮮花、名貴的茶、免費的宴會以及總統般的待遇。
如果要作一個簡單概括的話,可以說,中國人對待他們的朋友、家人和客人在總體上要比西方人更為細緻和週到,但他們對待陌生人就像對待麻風病人一樣。在西方,一個人與他人關係的「遠近」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們對待陌生人也很坦誠,但我們對朋友、家人和客人的態度跟中國人沒法比。一句話,西方人看重人人平等,中國人講究親疏有別。
欺騙陌生人的傾向,可以說是這種觀念的一個延伸。消費者是陌生人,因此正如對朋友、家人和客人的社會責任感在西方比在中國要低,對陌生人的社會責任感在中國比在西方要低。
我還在想是不是要回一趟那家餐館。我可以朝那兒扔火焰炸彈,但這將使我被趕出中國。朋友建議我向老闆解釋一番,而不是選擇開戰,把這作為他們的一個學習經歷。我正在想這可能是一個更富建設性的選擇……而且干鍋包菜實在是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