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6-03 00:02:07作者:
被譽為「有聲皆歌,無動不舞」的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之一,也是一門集歌唱、音樂、舞蹈、文學於一爐的高雅藝術。京劇自形成以來的兩百年間,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在京劇的唱腔、表演、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開創了重要的革新與發展,使京劇更為高雅精緻,其中近代最著名的即為梅蘭芳大師,其代表作就是膾炙人口的《貴妃醉酒》。
典雅華麗的《貴妃醉酒》
《貴妃醉酒》又名《百花亭》,寫的是唐明皇寵妃楊玉環與明皇約在百花亭赴筵,久候明皇不至,原來他早已轉駕梅妃的西宮。貴妃羞怒交加,萬端愁緒無以排遣,遂命高力士、裴力士添杯奉盞,飲至大醉,悵然返宮。舊本主要描寫楊玉環醉後自賞懷春的心態,表演色情,格調低俗。梅大師傾盡畢生心血修改原劇,去蕪存菁,並從美學角度糾正了它的非藝術傾向。使此劇脫胎換骨、 浴火重生,攀登上藝術的高峰,成為梅派藝術的代表劇目。
戲分為兩個段落:期待與失落。楊貴妃在【皇冠頭】的配樂裡出場,並演唱那段膾炙人口的【四平調】,是月亮徐徐東升的情景:「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東升。那冰輪離海島,乾坤分外明….」楊玉環懷著滿腔期盼,夜赴百花亭,繁複的身段、優美的唱腔、配合著一把摺扇,呈現在舞台上的是絶美的畫面與悅耳的吟唱,再配上典雅的唱詞,真是豐盈的藝術饗宴。
第二階段,脫去鳳衣(女蟒袍),換上宮裝,因為喝得顛倒迷離,隨著醉步,頭上珠翠、裙上劍帶,翻飛晃動,將動態的美感發揮極至,也通過優美的歌舞動作,深刻入微地將楊貴妃失望、孤獨、怨恨的複雜心情層層揭示出來。此外還有嗅花時的「臥魚」、銜杯時的「鷂子翻身」與「下腰」等高難度身段,更是豐富多姿。
此劇從貴妃一出場就給人一種美的感受– 她頭戴鳳冠身著鳳衣,猶如一朵盛開的牡丹花,雍容、端莊、華麗。僅出場的六句【四平調】就有半圓場、小圓場、轉身蹲步亮相、轉身背扇等動作。邊唱邊舞,表現出貴妃的華貴亮麗、儀態萬千。
戲中的各種舞姿、造型離不了扇子,故可稱為「扇舞」 。梅蘭芳演出此劇時用的是扇骨柔軟的象牙扇,泥金扇面上繪以鮮艷的牡丹花。當貴妃出現在舞台上,手執輕盈飄逸的花扇,那金光和紅花、綠葉相映,搭配鳳冠與鳳衣,更襯托出楊玉環的富貴與艷麗。而在扇子的開、闔、托、轉中,更創造出貴妃邊唱邊舞的典雅藝術形象,在京劇旦角戲中有其獨具的審美價值。
這齣戲必須要求演員有紮實的基本功底子,可以說是一出很完美的旦角「功夫戲」。像嗅花時的臥魚、銜杯時的鷂子翻身與下腰等等身段難度甚高。「臥魚」是演員盤腿側臥、臉部朝天的姿勢。「鷂子翻身」則是先擺蹲踏步(一腳在前、一腳在後,身體半蹲。)、身體微前傾,快速翻轉上半身,再回覆原來的姿勢。 「下腰」就是後仰,雙手手心向上高舉,上身緩緩向後仰彎,直到手將著地為止。這些基本功練不好是學不好《醉酒》的。此外《貴妃醉酒》的行頭也特別重,僅穿這身行頭本身就是功夫。
京劇的華人欣賞人口逐漸稀少
京劇在中國曾是自皇族貴冑到平民百姓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娛樂,整個華夏大地吟唱不絕。但是如今國人多半不懂京劇,年輕的一代也從來不看京劇,說是節奏太慢也看不懂。就拿《貴妃醉酒》裡的四平調來說,頭四句把個月亮東升的情景精細描畫,真比月亮還爬得慢。如果不知道唱詞中的「冰輪」和「玉兔」指的都是月亮,恐怕真是不知所云。
其實要看懂京劇並不難,尤其現在的京劇表演,說唱皆有字幕,至少聽的懂演員講的唱的是什麼。另外最重要的就是瞭解京劇的特點就是虛擬寫意:也就是不求逼真,只求神似,讓演員的表演和觀眾的想像產生戲劇演出中所要求的景物形態。例如開門、關門、上樓、下樓、上馬、下馬、上下船轎等都由一些簡單的動作表現出來。在台上跑一圈(跑圓場)即表示由一個地方到了另一個地方,例如演員揮揮馬鞭,走個圓場或半圓場,念一句:「人行千里路,馬過萬重山」,觀眾就知道他已經騎馬到了另一個地方。
此外戲台上的實物皆由簡單的道具代替,如馬鞭即代表馬;畫了車輪的旗子稱為車旗,即代表車;畫了城磚的布幔稱布城,即代表城門;晃晃水旗代表水波,表示在水上,如《水漫金山寺》的場景等。站在椅子或桌子上即代表站在高處,或是樓上、或是山頭上、高壇上,如《華容道》中的關公。
作為一種面向大眾的藝術,京劇的故事情節貼近普通人的情感、反映芸芸眾生的生活,對人物性格的描寫通俗易懂。京劇成熟於詩詞發達之後,且又經過數百年的錘鏈,其文辭之優美練達遠在現代其他娛樂形式之上。凡是興趣廣泛、善於觀察生活的人都會從京劇中獲得美學與文學的陶冶,甚至感悟人生。
令世界驚艷的中國京劇
京劇在國內的前景令人擔憂,但在國外卻大受世界歡迎。早在1930年春,梅蘭芳率團赴美,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市獻演京劇,獲得巨大的成功,報紙評論稱,中國戲不是寫實的真,而是藝術的真,是一種有規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間,美國波莫納大學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並授予他文學博士學位。
近年來,中國京劇在海外也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歡迎,而在商業演出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
1999年,北京美猴王劇團通過商業渠道,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最重要的演出場所貝侖文化中心劇場連演5場,場場客滿。
2004年1月,梅派弟子李勝素將美妙的京劇旋律唱響在世界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受到外國音樂界和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2005年初,湖北省京劇院的《三打白骨精》在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上演3場,深得觀眾喜愛,2月19日被紐約市長宣布為「紐約京劇日」。
2005 年10月,中國京劇《楊門女將》應邀參加了美國華盛頓肯尼迪中心舉辦的中國文化節,在艾森豪威爾劇場連續上演了三場。三天中,掌聲和喝采聲始終不斷。儘管票價是所有演出中最高的,卻早已銷售一空。《華盛頓郵報》在一版刊登中國京劇演員的大照片,並且發文說,肯尼迪中心迎來了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國際性藝術節。
自2005年至今年初,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的《京劇第一課》已在歐洲多個城市成功演出了上百場,震驚西方人士。百分之百的上座率,從頭到尾多達數十次的熱情鼓掌,謝幕時不斷要求演員返場的跺腳和喝采……如果不是親臨現場,真的很難相信這是中國京劇在歐洲劇場所受到的歡迎和禮遇。
也曾經有留學生回國探親時,專門跑到京劇院,希望能「惡補」一下京劇。因為在國外,當外國人讚美京劇時,作為中國人居然一無所知,實在很沒面子。
京劇需要國人的支持 助其發展薪傳
京劇是一門璀璨的藝術,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如何讓其健康的發展與薪傳,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雖然今日五花八門的娛樂型式眾多,但高雅的傳統藝術仍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
要培養一個京劇演員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條件也非常的苛刻,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但在相貌、嗓音上有要求,身材也需適中,沒有毅力怕吃苦也不行。一個學生從進戲校大門到畢業起碼要受10年的艱苦操練。如何讓有志從事京劇表演的年輕學子們對京劇有一份堅定和信心,來面對時下「一夜成名的超女神話」,使他們能夠有足夠的勇氣,繼續為傳承京劇藝術付出無怨無悔的努力,這皆需要來自觀眾的肯定與支持。
京劇的發展與薪傳必須有廣大的京劇人口支撐,希望大家都能夠學習欣賞京劇。也許有一天你會喜歡《貴妃醉酒》中楊玉環悅耳動聽的唱腔、柔軟嫵媚的身段,讚賞「海島冰輪初轉騰」的優雅文辭,並欣賞中國戲曲獨特的表現手法與其藝術境界的高奧,屆時也許你會欣慰能擁有如此璀璨的文化,而不會再有慢慢騰騰不耐煩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