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2-23 22:53:00作者:李奕昕
臺北市發展局研議「打造臺北香榭大道」,引起交通局和捷運局反對。其實問題不在會不會產生交通黑暗期,而應提高至城市規畫遠景。
仔細觀察,臺北的街道已扭曲了臺北人自己。大量的汽機車將行人和大眾運輸人口,擠向狹窄的騎樓和幽閉的地底,違反人口比例原則:少數人享有城市中最好的空間,而多數人卻窩匿在陰暗的角落。
好的城市應鼓勵大眾運輸。大眾運輸低失事率、低污染特性,效率高過汽機車,也更安全。如今大眾運輸已獲市民認同,同樣的思維套用在香榭大道的建構哲學,車道縮減是以公權力對路權重新配置,這是城市的向上提升。
城市本來就屬於人,不屬於車。街頭是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在街頭交談、逛街、談情、怒罵,無時無刻不進行人與人的互動,而車殼阻絕了風雨,也隔離人群互動,多了車道就少了人的交流。一個失去對話的城市是死寂的,因為行人空間的摧殘扭曲,同時也正在剝奪生活。
我們的車子夠多了,夠快了,從有限的城市資源找尋對人本質的加分,才是城市的永續發展。移動的速度和移動的品質是兩回事。我們不禁思索,新移動科技究竟滋養人性的哪些部分?如果社會財富階級的移動是仰賴高價車輛,而對城市公有資源最不自私的貧民階級是行人和大眾運輸,那麼現有的城市主張又在鼓勵什麼?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