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Tomoko的經歷好了。在提及正文之前,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她的個人風格。她的個子不高,皮膚白皙,臉圓圓地很可愛。據她說,剛抵美國時頂著一頭短的不能再短的頭髮,怎麼看都像男生。她的嗜好之一就是變換髮型,欣賞她的人說這是創意,不欣賞的人則說這是搞怪。
不巧,她的第一任寄宿家庭到學校接她時,一看到她的外貌就產生偏見,送她回家後,寄宿家庭一家人馬上驅車出遊,深夜才回來。Tomoko原本一心等著與他們一起共享晚餐,怎料第一天就在失望與孤寂中度過。此後,寄宿家庭對她不聞不問,冷漠相待,於是她決定更換寄宿家庭。
第二個寄宿家庭好多了,但房屋太小加上有小孩吵鬧,無法專心唸書,包括飲食的品質也不甚佳 (因屋主經濟狀況不佳),雖然室友不錯,但她還是決定再換寄宿家庭。
第三個寄宿家庭的屋主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們對待人的方式--尊重而替人著想,此時她的室友正是在下我。我們的home爸、home媽真的很好,home爸善於溝通,home媽善於製作佳餚,他們的兩個小蘿蔔頭在嚴謹的家教之下相當的乖巧,真的無可挑剔。
Tomoko 曾經向我提及,home爸有一次邀她逛購物中心 (當時我還未到美國),條件是中餐需自行付費,她表示有事不克前往,婉拒了,她覺得這樣的做法似乎不通人情。然而,在她離美之後,我有一次和寄宿家庭出遊,晚餐和他們一起在外用餐,原本打算要付自己的費用,他們卻替我付了。
Tomoko和我處在相同的情況,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其中的原由在於:只要我在家,無論是早、中、晚餐,只要有骯髒碗盤擺在流理臺,我看到了就二話不說地清洗乾淨。特別是早上殘留著前一晚home爸、home媽使用過的碗盤。
當我捲起袖子清洗時,Tomoko就會跟我說:「你不需要做那些的,你又沒有使用它。」但我的想法是,別人在生活方面給予我們方便,並在感情上關懷我們,不應該感激嗎?幫他們做點事也是應該的,反正在自己家裡時,這些對我而言都是家常便飯,只是舉手之勞。
這些小動作home爸、home媽感受到了,他們知道我把他們當家人,他們也把我當成家庭的一分子。聖誕節來臨時,他們物色了一個相當小巧精緻而價值不匪的禮物送我,在萬般訝異下,我匆促趕到mall選了兩個禮物回贈。他們卻告訴我,不需為了回贈而花費。然而回贈卻是歷來聖誕節的傳統呀!
這一個例子,並非我做的就是對的,tomoko做的就是錯的,她只是把他人與自己劃分的較清楚而已,她與這個寄宿家庭的關係非常好,她也打從心理喜歡這個寄宿家庭。不同的做法與想法會帶來不同的結果,你給予別人些什麼,別人同樣也會回贈些什麼。所以別怕自己失去太多,你所擁有的將遠遠超過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