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高盛集團旗下的投資子公司和德國安聯保險公司將就斥資約35億美元收購中國工商銀行9.9%的股份事宜進行磋商,收購價遠遠高於先前傳聞的10億美元。工商銀行股權要價大約為每1%股權售35億至40億元人民幣,工商銀行希望引入的外資帶有銀行背景,以便為其提供海外管理經驗。 工行高管曾表示希望合作夥伴最好是擁有銀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眾多分支機構的金融控股集團,同時,工行還提出絕對控股和絕對經營控制權的要求。
由於參股工行所需資金巨大,投資環境及政策不穩定,對長期投資風險太大,且參股方無法取得相應經營權,一些曾參與談判、有興趣參股的外資銀行已撤離到「安全地帶」,只有一些已在華開展業務的外資金融控股集團,正嘗試與工行接觸。
近幾年不斷發生的銀行經濟醜聞, 給資產規模在中國位居國有銀行榜首的中國工商銀行在香港上市的計畫受挫推了一把, 海外上市失敗直接反映了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不樂觀. 中共直接政策控制及混亂的內部管理更使得外資要在中國開展業務風險倍增。 然而銀行正在期望借股改以改善投資環境。
銀行的改革也換了些個領導, 加強了一些技術措施和出臺了一些監督管理條理, 但在實施上還是要在中共的控制下, 銀行的真正老闆還是中共, 經營環境也沒有變化, 甚至還在惡化。改革是否能吸引外資, 需要實效和時間。 「九評共產黨」 的發表和退黨大潮席捲全球, 使中共的生存合法性廣泛受到人們質疑。 動用核武威脅, SAS和最近的四川省出現的豬瘟事件等都透出了中共處理事件的不透明, 這些都使得人們與中共的經濟合作和投資就像賭博一樣, 投資的風險備增。 給銀行的改革出路蒙上了陰影。
德國安聯保險公司嘗試收購工行, 其在華已開展了部分金融業務, 目前在國內設有合資保險公司、合資基金公司,其下屬的德累斯頓銀行由於在國內不能開展人民幣業務而得以避免了直接因人民幣業務的市場衝擊。如果直接收購工行而參與人民幣的經營, 是否能保持資金的安全是極為重要的。而且真正期望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主要是長期戰略投資, 而且數量不小, 要把這麼多資金拱手讓給制度還不健全, 管理還不完善的銀行去經營, 還有很大的信任難度。
股權收購漩渦中, 工行是否能達到其絕對控股和絕對經營控制權的要求, 將成為人們對中共製度的信心考量。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