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耀邦(左)向中曾根康弘说“改革与开放政策正在推进”、“中国必须依靠年轻力量”,开明真话撼动到了邓小平(右)。
胡耀邦倒台的第一个“可验证现场”其实在东京。2020年代,日本外务省(MOFA)公开了1986年日中首脑会谈的一批档案。这些文件后由美国威尔逊中心Cold War Project汇整,成为今日研究胡耀邦倒台时最具“原始性”的材料。出乎许多人意料——这批日方文件,是整个事件中最具“硬证据”的纪录,远比中共内部的片段材料还完整。
文件揭示了,在胡耀邦倒台前的两个月,他曾在外交场合说出中共内部接班问题的核心内容。
档案核心 胡耀邦亲口向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谈“十三大换血”
日本外务省《日中首脑会谈概要》中,最重要的四句纪录如下(均为官方确定文字):
“十三大将推动较大规模的世代交替。”
“中国将提拔年轻干部。”
胡耀邦具名指出:胡启立、王兆国。
“中国需要建立第三梯队。”
这四点是目前国际公开史料中最具杀伤力的部分。因为它们意味着:胡在外交场合主动谈及中共最高层换届方向,并直接点名可能进入中央领导层的年轻人。对十三大的人事架构,提供了具体轮廓。
此类话题,中共向来是黑箱运作,外界不得而知,因此胡耀邦这场谈话就极为罕见。美国政治学者Joseph Fewsmith评价:“这份日本档案,是胡耀邦在倒台前透露其接班构想的最清晰证据。”
邓小平在同一批档案中的讲法完全不同
日本外务省同一时期的纪录中,也记载了邓小平与中曾根的谈话。邓说:“中国的世代交替需要十五年。”仅此一句,就与胡耀邦形成鲜明对比。此段纪录了邓与胡在“接班节奏”的清晰分歧。
依靠日方档案、美国学界、以及中共公开文件,可以确认下列几点:
(1)1986年11月:胡在外交场合讲出十三大换届方向,但邓同月讲的是“十五年逐步交替”。
(2)据赵紫阳回忆录,1986北戴河会议,邓已对胡的领导方式出现疑虑。
(3)1986年底学潮使邓决定提前行动。
(4)1987年1月6日政治局会议,邓公开否定胡。
(5)1987年1月10~15日政治局生活会:胡提出辞职。
胡耀邦说真话 撼动中共高层
日方档案是唯一由第三方政府留下的“胡耀邦倒台前现场证据”,相较于中共内部的模糊纪录,日本外务省文件具备三项特质:不可被事后修改(民主国家外交档案具备公信力)、完整记录对话的政策重点,并同时保留胡与邓的语言差异。
外界普遍以为,胡耀邦“讲真话”触怒元老,因为胡在外国元首面前点名接班人,让老干部认定他“政治不可靠”。
而陆铿访谈事件对暗箱操作中共高层也是一场撼动,胡耀邦在接受香港记者陆铿采访时,谈到老人政治与改革阻力,此事被元老视为“泄密”,因此胡耀邦是因为人“太直”、谈话“太清楚、太坦白”终至倒台。
当然,胡耀邦倒台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不遵守中共的“潜规则”。胡耀邦不是因错误倒台,而是因为他说了真话。而那句真话,还被记录在了日本官方档案里。后胡在日方会谈的谈法,还被中共政治老人贴上“背离组织语言”。
其实,中共官场逆向淘汰是必然,容不下一位或可能成功的改革者胡耀邦,不配合中共当局对外演出,当然也就被扣上各种帽子后下台了;也冀望这段国内鲜少能见的逐字史料,能有助于中国人看清中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