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描绘的自动化未来:当工作变成“可选项”(图)

发表:2025-11-22 21: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Optimus机器人
2025年7月21日,在加州洛杉矶好莱坞圣莫尼卡大道上的特斯拉汽车餐厅及超级充电站开业典礼上,一台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正在为顾客舀爆米花并向来宾挥手致意。(图片来源:PATRICK T. FALL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1月22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综合)《每日邮报》报道,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宣称,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迅猛进步,人类可能在未来20年内把工作视为一种“选择”,而非维持生计的必要手段。这位身家约3600亿美元的科技巨头表示,未来的工作会像运动、玩游戏或是打理自家菜园一样,成为一种“喜欢就做”的爱好。

在华盛顿举行的美沙投资论坛上,马斯克说道:“我的预测是,未来10到20年内,工作将成为一种选择。你想工作,可以去买蔬菜,也可以在自家后院种菜。后者更费力,但有人就喜欢这么做。未来的工作也是一样——可选。”

尽管特斯拉CEO刚刚获得价值近1万亿美元(7600亿英镑)的创纪录薪酬方案,他仍坚持认为,只要技术持续进步,人类不会再需要靠赚钱来维持舒适生活。

他补充说:“让每个人都富有的唯一方法,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我认为在某个阶段,货币将变得不再重要。”

机器人消除贫困?经济学家持保留态度

特斯拉正在研发人形机器人“Optimus”(特斯拉机器人)。马斯克(Elon Musk)相信未来每个人都将拥有这样一台设备,它能帮助“消除贫困”。

然而,经济学家担心机器人生产成本极高,短期内不可能带来马斯克所描绘的巨大效益。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家伊奥娜·马里内斯库(Ioana Marinescu)指出:人工智能成本在下降,但机器人技术仍昂贵且难以规模化。“我们已经制造机器几个世纪,但越到后来越难取得突破,收益递减的规律愈发明显。”

她认为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可应用于许多白领领域,但机器人作为必须的大规模自动化载体,其成本与专业化程度,让它在工作场所的普及速度远低于预期。因此,她对马斯克提出的“10~20年自动化社会”时间表表示怀疑。

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迄今尚未真正颠覆劳动力市场。耶鲁大学报告指出,自ChatGPT在2022年底推出以来,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自动化冲击。

金钱消失后的人类社会:乌托邦还是噩梦?

《财富》报道,马斯克多次引用科幻作家伊恩·M·班克斯(Iain M. Banks)的《文化》系列——一个由超级AI管理、没有金钱、无稀缺的后物质社会。他认为,如果AI与机器人持续进步,人类可能真的会进入类似的时代。

不过,对于普遍的失业问题,劳动经济学家塞缪尔·所罗门(Samuel Solomon)强调,即便未来需要全民基本收入,要推动相关政治结构改革也极度困难。“人工智能会创造巨额财富,但关键是——这种财富是否共享?”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指出,目前人工智能繁荣反而扩大了贫富差距。“富裕美国人,特别是持有大量AI概念股的人,是目前经济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工作的意义:在人被机器替代后,人类如何获得满足感?

即便技术能够实现“工作可选化”,人类是否真的会喜欢这样的世界,则是另一回事。

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安东·科里内克(Anton Korinek)指出,多项研究显示,人类主要通过工作建立重要的人际关系和获得意义感。如果未来劳动不再具有经济价值,人类将不得不重新构建社会结构与意义体系。

马斯克也曾在2024年Viva Technology大会上表示:“真正的问题在于意义——如果计算机和机器人都能比你做得更好,人类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或许我们仍然可以扮演角色——我们可以赋予AI意义。”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