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年,军委会副参谋长白崇禧在武汉。(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1949 年,中国大陆政权更替前夕,国共之间的军事力量虽然已趋于悬殊,但真正决定南方战局节奏的,是华中最高统帅白崇禧。毛泽东与周恩来十分清楚:只要白崇禧不倒、白系军不降,长江以南的战线就无法迅速结束。中共深知,只要白崇禧不屈服,华中华南就不存在“兵不血刃”的和平接收。因此,从武汉到衡阳,从广东到广西,周恩来亲自统筹了一场史上最密集的“策反行动”,而白崇禧的回应可谓中华民国国军军魂之最慷慨宣言。

白崇禧反手一击,于湖南祁阳—青树坪一带,重创林彪前锋部队。(图片来源: 看中国 手绘插画 Winnie Wang )
白崇禧为何成为中共眼中“最值得策反”的主将?
傅作义已在北平起义;陈诚部队在东南方向疲弱;杜聿明在淮海兵败被俘;蒋介石亲自指挥的重兵尚未能整理重组。唯有白崇禧——保存最完整的华中、华南指挥系统,手下仍有数十万南方部队残存实力,白系军有完整军统系统、作战纪律强、士气未溃,若坚守湖南、广西,中共恐须多付出数十万军力。
此外,白崇禧是“战略家”,与美方、东南各省都有可动用的政治资源。中共希望借白崇禧的名望、军威、统战影响力,以“和平解放”姿态夺下南方大城,掩饰其暴力夺权篡政的阴谋诡计。毛泽东还称“能策反白崇禧,比打一百万林彪军还省事。”因此,1949 年春夏,中共把所有政治筹码都押在“策反白崇禧”上。
为统战开最大支票 毛泽东提30万军权承诺
周恩来指挥的密使系统,从3月起一路跟随白崇禧的撤退方向,形成史上少有的“行军式策反”。密使来源包括:中共在国军中的潜伏者、湖南湖北广东地下党、与白有私交的民间贤达、与桂系关系密切的地方力量,他们带来的口信非常一致,显示是由中央统一口径,内容主要是:“白公军功赫赫,若能起义,中央愿以30万国防军相授。”这是毛泽东一生提出的最大军权承诺,比对傅作义、龙云等人的“起义谈判”更夸张十倍。
因此,1949 年春夏秋三季,中共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跨越四省的政治阴影工程——策反白崇禧,其间历经:
1.1949 年 3~5 月 武汉长沙密使行动
周恩来统筹的密使小组,于 1949 年 3 月从武汉开始行动。当时白崇禧正在汉口布置华中战区与政治善后。密使透过旧识带来周恩来的话:“白公功高,若能和平建国,新中国愿授兵权三十万。”这是中共极少使用的巨大政治承诺。这也等于是给出“统战条件中的天价支票”。白崇禧听完后,只淡淡说:“共产党言不可信。”5 月白崇禧退至长沙。地下党势力更活跃,密使在长沙城郊与白崇禧军政幕僚秘密接触,再次转述:“白公共诚治军,新中国仍愿给白公同等军权。”白崇禧的回答是:“白某虽败,不肯为匪所用。”密使无功而返。 因此,第一次策反宣告失败。
2.1949 年 7~8 月 湖南祁阳青树坪激战
中共采策反与战争是同步进行式。7月,林彪四野追击。白崇禧选择在湖南祁阳、青树坪一带布阵,展开他生涯最后一次经典战役——青树坪之战。1949 年 7 月下旬白崇禧利用山谷地形与河道阻隔,命令部队:“敌强我避,敌疲我击。”
林彪前锋遭伏击损失惨重,是四野南下唯一一次真正被击破的局部战斗。战后,白崇禧在祁阳城外对部队说:“我们能退,但要退得有骨气。我们能打,便打得光明正大。”
同时,中共密使也追到祁阳附近,再次提出诱降——但白崇禧根本不屑与之会面。这段时间,策反行动与激战同时进行,更突显中共对白崇禧的“急迫”。
3.1949 年 9~10 月 衡阳撤退广东压力
白崇禧退守衡阳、零陵后,周恩来透过湖南知名人士再次送上条件:“白若愿意‘起义’,南方一切军政照旧。”白崇禧只回复一句:“自古汉贼不两立。”——震碎了中共所有幻想。
4.1949 年 10~12 月 广西柳州桂林最后斡旋
李宗仁与白崇禧在桂林、柳州一带开会,中共密使再次利用“和平谈判”名义靠近。此时毛泽东还对密使下最后命令:“只要白愿意倒戈,一切可谈。”但白崇禧的态度未曾动摇:“退亦要保持军魂,最后一兵一卒不投共。”
而周恩来仍不死心,透过中间人再带口信:“白若愿意和平,中央保证军权不动。白公高才,可封新中国之名将。”白崇禧的回复震动全场:“自古汉贼不两立!”
白崇禧:自古汉贼不两立
每一次密使抵达,白崇禧都给出几乎是同样斩钉截铁的态度。周恩来统战系统最终失败。此后,中共所有策反力量全部撤回。总耗时约9个月,涉及地区遍及 鄂、湘、粤、桂四省。这是中共统战史上最彻底、最失败的行动之一。
白崇禧曾回复密使:“白某虽战败,不肯为匪所用。”白崇禧对共产党了如指掌,他私下告诉部下:“共产党若进城,必先夺军权,接着清洗将领。”、“不但军魂会死,人也会死。”、“共产党要的是兵,不是我。”再拒周恩来后,白崇禧对部下说出重语:“退亦要保持军魂,最后一兵一卒不投共。”
当中共意识到白崇禧不可能投降,于是宣传口径开始急转,将他从“希望合作的大将”改成“反动军阀”。毛、周开始反扑,启动全面抹黑白崇禧:毛泽东在内部会议批白崇禧:“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政治上无远见”;周恩来在 1965 年李宗仁返京时也再补一刀:“白颇自负,政治上欠远见”。当然,这些都是中共“把拉不拢者变成敌人”的典型操作。
白崇禧一生与中共交手甚深,他看得透彻:“共产党要的是军队,不是我们;一旦投共,我们的军魂必亡。”白崇禧是睿智的——中共篡政后,所有被策反的国民党将领不是被架空,就是被监控、被整肃;指挥权全被解除,许多人被监视、软禁、甚至文革被整死。
白崇禧早看穿中共的统战本质,他宁可磊落的溃败,也不愿出卖军魂归顺在红魔手下。在国共末局最黑暗的时刻,白崇禧以高风亮节的军人之姿拒降。在湖南衡阳、永州激战后,白崇禧召集高级将领,发表了一段军人史上最令人动容的宣示:“我们退,可以;但军魂不可失。共产党不可信;与其苟且投降,不如最后一兵一卒,光明而去。”、“退亦要保持军魂,最后一兵一卒不投共。”—— 他荡气回肠的民国金句,可谓中华民国国军军魂之最慷慨宣言。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