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总统(图片来源:ROBERTO SCHMIDT/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1月17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综合报导)Moneywise报道指出,川普(特朗普)总统推动的关税与贸易政策正逐步展现影响力。尽管这些举措在初期曾引发市场震荡,但如今已明显提升联邦政府的关税收入,在财政上形成支撑。
今年1月,在川普宣布加征关税之前,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2025财年的关税收入约为800亿美元,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相近。然而,如今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川普的关税政策已带来1950亿美元收入,仅7月份就征收了近300亿美元。
两党政策中心经济政策副总裁沙伊・阿卡巴斯(Shai Akabas)对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表示:“现代以来,关税收入从未超过联邦政府总收入的2%左右。但在当前关税水平下,这一比例可能升至5%,甚至更高。”
CBO的最新报告进一步显示,关税对财政赤字的改善将十分显著。“如果2025–2035年期间关税维持上调趋势,那么在2025年1月6日至8月19日实施的关税措施,将使基本赤字(不含净利息)减少3.3万亿美元。”
随着联邦借贷需求下降,政府利息支出还能减少0.7万亿美元。整体来看,至2035年关税预计可让赤字缩小约4万亿美元。
CBO也提醒,关税带来财政改善的同时,也会对投资、生产力及物价造成影响。未来美国消费者可能承担部分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一家美国上诉法院此前对部分关税政策提出质疑,目前相关政策已提交最高法院审理。最终裁决将决定未来关税布局的走向。
经济期待与现实落差:选民关注改革进度
《今日美国》评论指出,超过7700万选民再次支持川普,其中许多人期待他继续推动经济重建,这是美国民众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川普主张以更精简的政府与更具竞争力的自由市场推动美国经济:降低支出、放松管制、促进企业发展。这些方向性改革正在陆续落地。
部分政策讨论仍在进行中,例如以关税收入发放2000美元支票的构想。分析人士指出,政策实施的关键在于平衡短期刺激与长期财政纪律,确保关税收入最终有助于减轻赤字、增强经济体质。
美国民众对经济前景的看法正在变化。CNN数据分析师哈里・恩滕(Harry Enten)指出,2024年10月,川普在“应对通胀”议题上比贺锦丽(Kamala Harris)高9个百分点;但随着政策处于过渡阶段,民众对经济状况的观感波动增大,目前该议题上的支持度存在一定起伏。
尽管消费者整体信心趋缓,但仍在股市的美国人对市场前景保持乐观。
经济数据呈现差异 民众感受与党派倾向相关
关于为何美国民众对经济感受存在落差,多个机构提供了线索。
ADP数据显示,9月私营部门就业减少3.2万个,10月又增加4.2万个。但ADP在11月11日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中指出,10月私营部门“每周”减少11250个岗位,显示就业状况仍在调整。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约74%的美国人认为经济一般或糟糕”,且经济前景与党派倾向高度相关:共和党选民整体更看好经济方向,而民主党选民感受较为谨慎。
这种差异说明,经济情绪不仅取决于宏观数据,也受到政治立场影响。
事实上,美国经济内部已经出现一些积极信号。许多政策正处于“重塑阶段”,需要时间逐步反映到经济生活中。川普推动的对等关税与产业链重构正在改变美国与全球供应链的关系,这些变化有望带来更具竞争力的长期布局。
亿万富翁投资者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Chamath Palihapitiya)在讨论热门播客“All-In”时表示:“关税具有双重效应。它们正在重塑全球秩序,并让美国重新掌控许多全球市场。”
政策方向:重振经济的长期任务
《今日美国》评论称,美国民众对经济状况看法分歧,但这并不代表整体经济悲观。对于川普政府而言,更关键的是坚持结构性改革方向,而不是依赖短期措施。
皮尤研究中心指出,“44%的共和党人与倾向共和党的独立人士认为经济良好或优秀”。这说明仍有大量选民对川普的经济政策保持信心,并期待改革逐步带来改善。
川普能够再度上任,部分原因就是他承诺要带领美国经济回到更强韧的轨道上。而这一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累积。
美国经济并未处于崩溃状态,许多基本面在稳步改善,但短期内未必立即反映在消费者情绪上。在这一关键阶段,坚持降低赤字、强化竞争力、重塑产业链,仍是川普经济议程的核心。
只要方向正确,经济改善需要时间并不意外。川普政府的任务,是让美国重新成为一个“能负担、可发展、更具机会”的经济体,而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就是最稳健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