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相施凯尔吁BBC“导正错误” 拒绝干预川普巨额诉讼(图)

发表:2025-11-13 01:5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英国首相施凯尔 川普 梅拉尼娅・特朗普
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11月10日拒绝说明是否会敦促美国总统川普放弃对英国广播公司(BBC)提告,求偿10亿美元。图为2025年9月18日: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爵士与夫人维多利亚·斯塔默(右)陪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及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在英国艾尔斯伯里的契克斯庄园观看红魔伞兵表演队成员进行跳伞表演。(图片来源:Stefan Rousseau - WPA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1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综合报导)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爆出“编辑门”丑闻,核心焦点在于BBC恶性剪辑了川普总统2021年1月6日的演说影片,将其塑造成一位煽动政治暴力的始作俑者。这场争端不仅引发了川普总统高达10亿美元的诉讼威胁,更导致BBC内部高层震荡,两位重要人物因此请辞,并迫使英国首相施凯尔在国会接受质询。

争议的根源:具争议的剪辑与“全景”节目

这场风波的导火线是BBC招牌时事节目《全景》(Panorama)的一集题为“川普:第二次机会?”(Trump: A Second Chance?)。该节目由一家第三方制作公司制作,并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播出,旨在探讨川普总统再次竞选的可能性。然而,问题的核心在于该节目对川普总统2021年1月6日国会山庄事件前发表的演说内容进行了剪辑。

根据川普总统方面的指控,BBC的节目将他演说中三段相隔近一小时的引言剪辑在一起,呈现出他带领支持者一同游行并“拚命抗争”的画面。然而,关键的争议点在于,这段剪辑却刻意忽略了川普总统在同一场演说中呼吁支持者“和平示威”的内容。这种选择性的剪辑方式,在川普总统及其支持者看来,是严重误导性的,旨在将他描绘成直接煽动暴力的形象。1月6日事件本身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极其敏感和重大的意义,任何对此事件相关言论的误读或曲解,都可能引发强烈的政治反响。因此,BBC的剪辑行为被认为不仅仅是编辑失误,更是对历史事件和公众人物形象的严重扭曲。

川普总统的律师亚历杭德罗·布瑞托(Alejandro Brito)已正式致函BBC,严正指出其纪录片对川普总统2021年1月6日演说内容的编辑手法存在问题。信中要求BBC向川普总统道歉,并“全面且公正地”撤回该纪录片以及其他对川普总统的“不实、诽谤、贬损、误导或煽动性言论”。律师函明确指出,如果BBC未能在美东时间12日下午5点前满足这些要求,川普总统将采取法律行动,寻求高达10亿美元的赔偿。

川普总统本人也在福斯新闻(Fox News)的采访中表示,他认为自己“不得不这么做”,因为BBC“欺骗了大众,而且他们已经承认了这点”。这表明川普总统对此事件的严肃态度,并暗示他认为BBC的内部反应已间接证实了其错误。

英国首相强调BBC须纠正错误

这场跨越大西洋的争议也迅速在英国政坛引起反响。在英国下议院每周质询时间,英国自由民主党党魁埃德·戴维(Ed Davey)向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提问,询问他是否会介入川普总统与BBC的争议,并排除英国纳税人为美国总统支付款项的可能性。这个问题直接触及了英国政府在此事件中的潜在角色以及对公共资金的保护。

然而,施凯尔首相并未直接回应是否会敦促川普总统放弃诉讼。他选择重申了自BBC总裁戴维请辞以来,政府一贯的立场。施凯尔首相表示:“我相信BBC应该强大且独立。有些人巴不得BBC不存在,我不是其中之一。”这句话表明了他对BBC作为一个独立公共广播机构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他也补充道:“但只要出现错误,BBC就需要整理内部状况。”这句话则明确指出了BBC在此事件中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内部整改,以恢复其公信力。

施凯尔首相的立场显得谨慎。一方面,他维护了BBC作为英国重要文化机构的地位,强调其独立性不应被轻易动摇;另一方面,他也明确要求BBC对其错误负责,并进行必要的改革。这种回应避免了直接介入一场潜在的国际法律纠纷,同时也向公众传达了政府对媒体公信力的高度重视。他的表态也反映了英国政界对于BBC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其历史成就的认可,也有对其运作和偏见的批评。

BBC内部风暴与高层辞职

面对川普总统的强烈指控和潜在的巨额诉讼,BBC迅速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内部危机。BBC董事会主席萨米尔·沙阿(Samir Shah)于11月10日公开为这段导致“观众误以为他直接号召暴力行动”的剪辑致歉。这份道歉声明无疑是承认了BBC在编辑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误,并对其产生的误导性影响表示负责。

然而,道歉并未能平息这场风波。随后,BBC内部出现了高层人员的变动。BBC总裁蒂姆·戴维(Tim Davie)于11月9日因这场丑闻请辞。他的辞职被视为对这起事件负责的表现,也反映了BBC内部对此问题的严重性判断。紧随其后,BBC新闻主管黛博拉·图内斯(Deborah Turness)也于同日因被指偏颇及误导性剪辑而辞职。两位高层的相继离职,无疑是对BBC公信力的一次沉重打击,也让外界质疑BBC在新闻编辑流程和内部监督机制上是否存在严重漏洞。

这些辞职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决定,更象征着BBC作为一家百年历史的公共广播机构,在面对当前政治环境和媒体生态变化时所遭遇的巨大压力。BBC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立性和公正性而自豪,但这起事件却让其声誉蒙上阴影,引发了公众对其编辑标准和政治偏见的广泛讨论。这也为BBC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其面临政府资助模式辩论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际。

媒体伦理和公信力的深刻影响

川普总统与BBC之间的这场争议,远不止于一场单纯的法律诉讼威胁,它触及了当代媒体伦理以及公共信任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首先,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媒体编辑伦理的警钟。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新闻机构的编辑选择对公众认知具有决定性影响。对原始素材的选择性剪辑,尤其是在涉及敏感政治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时,极易导致误解和偏见。BBC作为全球知名的公共广播机构,其一举一动都受到高度关注,因此其编辑标准和审核流程理应更为严格。这起事件提醒所有媒体机构,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和公正性的原则,避免任何可能导致误导或偏颇的编辑行为。对话语权的掌握,伴随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川普总统一直对主流媒体持批评态度,将其视为“假新闻”的制造者。这起事件也对BBC的公共信任和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BBC以其独立、公正和高品质的新闻节目赢得了全球声誉,但近年来,其在政治偏见、薪酬丑闻和资助模式等方面的争议不断。这次的剪辑风波,加上高层的请辞,无疑会进一步损害其在英国乃至全球观众心中的形象。对于一个依靠公共资金运营的机构而言,公众的信任是其生存的基石。如果信任受损,BBC将在争取公共支持和应对未来挑战(如政府对其资助模式的审查)时面临更大的困难。

川普总统与BBC的这场争议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媒体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如何在资讯爆炸中维持新闻真实性、以及如何在信任危机中重建公众信心。尽管英国首相施凯尔选择不直接介入,但这起事件的影响力已超越了单一媒体机构的范畴,成为全球范围内关于媒体伦理、政治公信力以及民主社会资讯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案例。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