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方式能否预防大多数心脏骤停?(上)(图)

作者:高新宇编译 发表:2025-11-02 13: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胸痛 心脏病 男人 老人 拐杖 152803310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完全停止跳动或无法充分泵血,通常是致命的。(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完全停止跳动或无法充分泵血。由于其突发性,心脏骤停通常是致命的。

如果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存活率不到10%。全球每年估计有200万例与此类心脏健康事件相关的病例。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50多个与风险增加或降低相关的因素。

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较高,但在没有心血管疾病却发生心脏骤停的人中,其原因通常不明。

一项发表在《加拿大心脏病学杂志》上的新研究,通过分析与心脏猝死相关的风险因素来探讨这一疾病。他们总共确定了56个非医学风险因素,他们还计算出,如果减少这些因素,40%至63%的心脏骤停是可以预防的。重要的是,正如作者所解释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占“可预防病例的最大比例”。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研究能够帮助临床医生,从应对心脏骤停转向预防心脏骤停。

最明确的心脏骤停风险因素除心血管问题病史之外,还包括呼吸骤停——例如:溺水或窒息;糖尿病——这会导致电解质水准的突然变化,从而影响心脏;某些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利尿剂;身体创伤——如突然受伤,尤其是在心脏部位。

心脏骤停很难预测,因此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复苏这些患者的最佳方法上,而不是预防其发生。

样本的采集

科学家们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获取了总计50万2094名中老年人的资料,并对他们进行了平均13.8年的随访。该数据库中的受试者提供了长期、详细的信息,涵盖各种因素,包括: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他们还提供了血液和尿液样本,以便研究人员分析他们的DNA和生物标志物,并接受了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

为了弄清与心脏骤停相关的风险因素,科学家们采用了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这项技术利用遗传信息,帮助识别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待续)

(文章来源:https://peakstatecoffee.com



来源:看中国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