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爆炸案追缉两年终有进展 乌克兰籍疑犯意大利被捕(图)

发表:2025-08-22 02: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溪2号 Nord Stream
德国联邦检方8月21日发表重要声明,确认一名涉嫌参与2022年北溪天然气管线爆炸破坏案的乌克兰籍嫌犯已在意大利遭到逮捕。这名被称为Serhii K.的男性嫌犯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那大区的里米尼省在凌晨时分被捕,德国当局认定他是这起震惊国际社会的破坏行动的关键协调人之一。(图片来源:Swedish Coast Guard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8月22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编译/综合报导)德国联邦检方8月21日发表重要声明,确认一名涉嫌参与2022年北溪天然气管线爆炸破坏案的乌克兰籍嫌犯已在意大利遭到逮捕。这名被称为Serhii K.的男性嫌犯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那大区的里米尼省在凌晨时分被捕,德国当局认定他是这起震惊国际社会的破坏行动的关键协调人之一。

根据德国检方的正式声明,有一个犯罪集团涉嫌在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北溪1号与2号天然气管线放置爆裂装置,而Serhii K.被控是其中的核心成员,在整个破坏行动中扮演了重要的协调角色。这次逮捕行动体现了欧洲各国在打击跨境犯罪方面的密切合作,同时也为这起持续近两年的国际调查带来了重大突破。

精心策划的破坏行动细节浮出水面

德国检方透露的调查细节显示,这起破坏行动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Serhii K.与其同伙被控使用一艘名为"仙女座"(Andromeda)的快艇从德国的罗斯托克港口出发执行攻击任务。更值得注意的是,这艘关键快艇的取得过程体现了犯罪分子的狡猾手段——有人透过中间人取得伪造的身分文件,然后使用这些虚假文件向一家德国公司租借了这艘快艇。

根据德国媒体的深入调查,特别是《明镜周刊》和其他权威媒体的报导,这起破坏行动指向一个由乌克兰人组成的六人小组,包括五男一女。调查人员在"仙女座"快艇上发现了与爆炸物相关的物证线索,包括DNA样本和其他关键证据,这些发现为锁定涉案人员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团队被认为具备专业的水下作业能力和爆破知识,能够在波罗的海数十公尺深的海床环境中部署爆炸装置,并成功避开了例行的海上监控。这种技术能力的要求表明,这并非一次简单的破坏行动,而是需要专业技能和周密计划的复杂作业。

地缘政治动机与各方立场

德国媒体的调查揭示了这个乌克兰小组的明确动机:摧毁北溪天然气管线,以切断俄罗斯通过向欧洲出售天然气获得收入的重要管道。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收入被视为其维持军事行动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破坏北溪管线被认为是一种战略性的经济打击手段,旨在削弱俄罗斯在战场上的财力支撑。

这种动机反映了现代冲突的新特点:战争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军事对抗,而是扩展到了经济和基础设施领域。对于这个乌克兰团体而言,破坏北溪管线代表着一种多维度的抵抗策略,试图通过打击敌国的经济命脉来影响战争的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这起爆炸案发生以来,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都强烈否认与事件有任何关联。这种否认态度反映了事件的政治敏感性和国际影响的复杂性。对乌克兰而言,承认参与此类行动可能会影响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获得西方支持的能力。然而,随着德国当局调查的深入进行和具体逮捕行动的展开,这种否认立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国际司法合作的重要意义

此次在意大利的逮捕行动充分体现了欧洲国家在处理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行为方面的紧密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情报共享方面,还包括具体的执法行动和司法程序的协调。德国联邦检方已启动与意大利的司法合作程序,预料将循欧洲逮捕令与引渡管道推进后续的移交与侦讯事宜。

这次逮捕行动的法律意义同样不容忽视。它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无论出于何种政治动机,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破坏行为都将面临严肃的法律后果。这对于维护国际法治秩序和保护跨国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也为未来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先例。

北溪天然气管线爆炸案背景

管线概况与战略重要性

北溪天然气管线系统代表了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俄欧经济关系的重要象征。这个管线系统由两条主要管线组成,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直接连接到德国,绕过了传统的陆上过境国家如乌克兰和波兰。

北溪1号管线于2011年开始运营,全长约1224公里,设计年输送能力约为55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条管线在过去十多年间一直是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主要动脉,对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它的建成大大增加了欧洲从俄罗斯获取天然气的直接性与可靠性,但也引发了部分东欧国家对于俄罗斯地缘政治影响力扩大的担忧。

北溪2号管线于2021年建成,与北溪1号平行铺设,具有相同的设计输送能力。尽管其物理建设已经完成,但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特别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背景,该管线从未投入商业运营。美国及其部分欧洲盟友一直对北溪2号持强烈反对态度,认为其会加剧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前夕,德国政府于2022年2月宣布暂停北溪2号的审批程序。

2022年爆炸震惊全球

2022年9月26日,波罗的海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事件。位于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海域的北溪1号和2号管线同时发生了四处大规模泄漏,并伴随着水下剧烈爆炸。瑞典和丹麦地震监测机构均记录到了强烈的地震波,震级分别达到里氏2.3级和2.1级,这与爆炸事件高度吻合。

从水面观察到的巨大气泡和甲烷泄漏证实了管线的严重物理损坏。各方专家普遍认为,这些泄漏并非意外事故,而是蓄意破坏行为所致。爆炸的规模和精确性清楚地表明,这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和专业执行的袭击,需要大量的爆炸物和专业的水下作业能力。

大量甲烷在短时间内逸散至大气,成为当年度全球单一最大宗的甲烷排放事件之一,对气候造成了短期但显著的冲击。事故海域随即划设了航行警戒区,相关国家加强了对管线、海底电缆与能源设施的监测与巡逻。

复杂的调查过程与国际反应

爆炸事件发生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了独立的刑事调查。瑞典水下勘验监识出爆炸物残留,确认属人为破坏;丹麦也在技术调查后得出相似结论。由于案发海域跨国、涉案行动跨境,证据搜集与司法协作变得高度复杂。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际社会对于幕后黑手存在多种推测。俄罗斯指控西方国家涉案,美欧方面予以否认;也有理论指向可能的"亲乌团体",但乌克兰政府同样否认授意或参与。2023年起,德语媒体开始揭露"仙女座"快艇的关键线索,包括船只在德国的租赁记录、疑似伪造文件的使用,以及船舱内发现的疑似军用级炸药痕迹。

2024年,瑞典与丹麦相继结束各自的刑事调查程序,将相关资料移交德国。德国联邦检方持续主导主要的刑事侦查,针对涉案人员、物流链与技术细节进行深入蒐证,并沿线追查租船、通讯、旅行与资金流向。

深远的影响与后果

北溪管线的破坏对欧洲的能源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事件加强了欧洲国家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决心,并加速了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步伐。德国作为北溪管线的主要受益国,不得不重新评估其能源战略,并寻求替代的天然气供应来源。

从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这次破坏行动反映了现代冲突的新特点:关键基础设施成为了战争的重要目标。欧盟因此推动了更严密的基础设施风险评估与联合演训,北海与波罗的海区域的海上安全合作也显著升温。

随着Serhii K.在意大利的被捕,北溪爆炸案的调查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次逮捕行动不仅为德国主导的刑事侦查注入了新动能,也可能有助于厘清"仙女座"行动的具体分工与技术细节。然而,鉴于案件牵涉层面广泛、敏感度极高,关于行动的实际指挥链、资金来源与背后可能涉及的国家或非国家力量等关键问题,仍有待司法程序的进一步揭示。

这起案件的最终结果将不仅影响对当事人的法律追究,更可能重塑国际社会对于基础设施保护、跨国犯罪合作以及现代冲突形态的认知与应对策略。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