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余杭区仁和水厂自来水发出异味(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5年7月23日讯】我们读书的时候,理想并不丰满,但很丰富。有人想当工程师,有人想当医生,有人想当军人。很多人想当有钱人,还有少量的想当诗人。
现在想起来,很多人怀念那个时代,不过是怀念那点可怜的丰富性而已。
这个时代就简单多了,青年们都只想当公务员。人生定格于一次公考:不成功则成仁,成功公务员,成仁外卖员。之后的人生,只是宕机播放的视频:时间还在走,但画面就只有一个旋转的圈圈。
我曾提醒一个学生,说公务员和外卖员之间还有广阔的职业空间。学生回答说,那个空间是为倒霉蛋安排的。外卖员和公务员只需要养活自己,而倒霉蛋则需要干三倍的活儿:养活自己、养活外卖员、养活公务员。
我总觉得这话有什么地方不对,但又说不出来,只好由他去了。
所以现在的学校就是培养公务员的地方:化学专业培养懂化学的公务员,表演专业培养会表演的公务员,外语专业培养能讲外语的公务员。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中文专业有转火的趋势:因为公务员事业最需要的还是中文。
但中文专业里的什么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美学之类就可以不学了,这些东西对当好公务员没好处,甚至有坏处。只需要学好公文写作就可以了。对公务员来讲,中文即公文。
所以,当看到余杭区关于自来水问题的通报时,我觉得这是一次生动的公文实战案例,非常有助于考公路上的接班人们排除中文专业中那些以文学面目出现的不良干扰,从而学到未来所需的中文的真正精髓。
因此,这份公文,值得赏析。
先上通报全文:
“7月16日8时,仁和水厂发现水质嗅味指标异常,经采样分析确认后随即启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换水源,供水水质得到有效控制,出厂水质安全。情况发生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并成立由国家、省级专家等组成的调查组,已初步查明导致异味的为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溯源调查中,有关结果将及时公布。目前网上谣言较多,关于“粪水”的网络谣言,警方已依法查处,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对此事给广大居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并将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一共六句,字字珠玑,句句有料,赏析如下:
第一句:“7月16日8时,仁和水厂发现水质嗅味指标异常”。
这句有两个要点。
一是点出发现时间。注意,发现的主体是水厂。没有提到“用户发现”或者“收到反映”之类,因而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不是你们告诉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发现的。你们不说,我们也能发现。进一步暗含潜台词:所以你们在网上瞎猜,不光没必要,而且可能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这样,就可能让部分有良知的群众自省,产生负疚心理。
二是用语得当,“水质嗅味指标异常”。千万不能说“臭”,连“有气味”都不能说。有气味通常就是指臭,而“嗅味指标异常”,可以作两方面的理解,可能是特别臭,也可能是特别香。这样就不留后患,等过段时间,风声平息了,如果谁还想提什么“臭水事件”,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反问:我们什么时候说过水是臭的?我们只是说气味和平时不一样而已。你闻着是臭的,我们闻着还是香的呢!你们说臭,你们有证据吗?
当然,气味是不可能保留证据的,这样就利于不败之地了。所以啊,写通报,要有长远意识,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也要有斗争意识,要留下反击的空间。
第二句:“经采样分析确认后随即启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换水源,供水水质得到有效控制,出厂水质安全。”
这句的要点是,一定要强调“我们做了什么”,而且做得很坚决很果断很及时很正确。所以,不明确自我表扬,那是我们谦虚;但不怀偏见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事实上是一次胜利。
有两个亮点要特别指出。一是“随即启动”,这是表示反应迅速。但又不能明确说几点几分启动的,以防不怀好意的人挑刺,说反映不够快。同时,“经采样分析确认”也是一个后着,万一真有人来揪时间问题,就可以说“采样分析确认不需要花时间吗?”
第二个亮点是“出厂水质安全”,注意“出厂”二字必不可少。万一有人说“那为什么水还是臭的?”那就可以解释“出厂水质是安全的,至于到你们家的水质如何,那情况就很复杂……”
所以,通报写作,一定要严谨,要有滴水不漏的精神,要全方位预防坏人挑刺。
第三句:“情况发生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并成立由国家、省级专家等组成的调查组”。
这句的亮点是用词极为精确:没有“灾祸”,没有“事故”,只有“情况”。至于是什么情况,前面不是说了吗,可能是自来水发出香味。
“国家、省级专家”更是用词精准的典范:为什么只是“国家”而不是“国家级”?因为碰巧有几位国家级专家待在杭州,这种可能性虽然理论上存在,但就怕有人心怀叵测,非要追问“到底是哪几位专家”。而只说“国家”,就很安全了。随便一位工程师,算不算专家?是不是我们国家的?这就叫经得起追问嘛!
第四句:“已初步查明导致异味的为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溯源调查中”。
这句是全文要点,堪称“文眼”。因为它体现了通报写作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避免使用日常概念,尽量保留阐释空间。
这个原则太重要,要多讲解两句。
例如,如果有一个城管打了小贩,就要避免使用“打”,要说“发生抓扯”。至于谁是抓扯的谁是被抓扯的,看情况再说。
如果小贩被打翻在地,可以表述为“经肢体接触后倒地”,那么是勾拳接触还是窝心脚接触,真倒还是假倒,就都留下了阐释空间。
以上例子还比较日常,这份通报就很高端,更见功力。
“特定自然气候条件”,几乎无所不包,空间无限大。可以是太热,可以是太冷,也可以是下大雨粪坑漫灌。不管你怎么想,我反正没说错。
“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这话估计绝大多数人看不懂,但看不懂就对了。你完全可以理解为自来水管里流淌着酸酸甜甜的红茶菌饮料,大家完全可以拿出主人翁精神,自由联想。
当然,如果你认为“硫醚类物质”就是臭味,那是你认为,我们可没这么说。
尤其重要的是,“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溯源调查中”,也就是说,我们保留作出一切正反两个方向的进一步解释的权力。
万一真有读得懂上面那句话的人出来说三道四,那时就可以说,“经进一步调查,情况其实是这样的……”
所以,要达到“我们随时可以推翻再写一份,但上一份又并没有错”这样的境界,才是一份好通报。
第五句:“目前网上谣言较多,关于‘粪水’的网络谣言,警方已依法查处,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这句代表着一段时间以来通告艺术的新成就,传递的信息是“我们说了这么多,已经仁至义尽了。如果你还不信,那我们还有别的办法。”通常的表述是“自来水管不是法外之地”,但由于自来水听不懂警告,所以这里改变了提法。
由此可见,这份通报的作者是很懂文学的。鉴于事情发生在杭州,作者很可能是中国顶级名校浙江大学中文专业的高材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句和上句如果合起来看,在逻辑上似乎有点问题。上句说具体原因还要进一步调查,也就是还没有最后的结论;而这一句就确定了某些说法是谣言,而且已经查处。
关于这一点,要这样理解:这世上有不同的逻辑,他们有他们的逻辑,咱们有咱们的逻辑。咱们的逻辑就是:调查不影响查处。可以边调查,边查处;也可以后调查,先查处;甚至可以不调查,只查处。查处了就查处了,大不了到后来情况有变,给他个烈士,但查处本身还是没错。
所以,在通报艺术中,逻辑是不太重要的。有一点固然好,如果没有也无所谓,要看大局。
第六句:“对此事给广大居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并将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这一句本来也是很有水平的,例如“进一步”加强管理,说明本来就已经加强了,大家喝的自来水已经是加强管理之后的结果了,没什么好抱怨的。我们还要再进一步,那不是我们做得不好,只是我们对自己要求高。
再例如,“确保供水安全”,然后戛然而止。至于以前说没说过要确保,以及以后万一没能确保又怎样?这就没必要说了。大不了以后再出问题,再写一份通告,反正我们有的是浙大培养的高材生。
所以,写通报,既是强调的艺术,也是省略的艺术。
但这句有一点败笔,这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指出的。
败笔在“带来的影响和不便”中的“便”字。
这本来也是表示客气的常用语,但具体到此次的情况,这个字不宜出现。万一给了坏人可乘之机,说出什么“不是不便,而是大便”之类,虽然可以查处,但终究让坏人有了说话的机会,未能达到让坏人们“呜呼说不出话来”的境界,未免失于完美。
那么,不用“不便”,该用什么呢?“不快”?“不悦”?勉强可用,但都有群众不高兴的意思,而群众未必是不高兴的,完全有可能是喜迎。
“不适”?这个词显然不适,因为整个通报都在告诉大家,没什么好不适的。
所以可以考虑改为“不配合”。这样的好处是隐隐含有对个别人大惊小怪的批评,在客气致歉的同时有谆谆教诲之意,很符合通报身份。坏处是三个字,和上文的“影响”不对称。但这个好办,删去一字即可。
所以这一句可以改成:“对此事给广大居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不配,我们深表歉意。”
这就很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