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 人在做 天在看 。(图片来源: 手绘插画)
按:赵紫阳在软禁中曾说:“我真正明白了,问题不在于哪个人主政,而在于这个制度本身。”而这个制度就是共产制度,它是最邪恶的。百年红潮一路杀,不仅是对外也包括对内的自己的人的清洗,从这一点来说:共产制度就是魔鬼的化身,其本质是嗜血的。
赵紫阳的那句反思,是对后人发出的沉痛警告:不要再相信改良可以拯救一个根本恶的体制;因为魔鬼不可能改造,只能终结。请记住中共没有资格给谁平反,只能是解体和清算!
死无对证
2023年10月27日,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突然“心脏病突发”身亡。官方通报迅速、冷漠、模糊。消息一出,全国震动,举国哀悼,但无人真正相信那套“病发猝死”的说法。更诡异的是,举凡有人在网上提及李克强之死的疑点,都会被火速删帖、封号,仿佛整个国家陷入了一场集体禁语的怪诞仪式。
中国人不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不敢说。
在民间,在体制内,在网络深处,每个人都明白——李克强的死不是偶然。他死于中共体制的残酷清洗,也死于中南海殿堂内的权力斗争。但问题是:没有证据。
正因为“没有证据”,习近平可以理直气壮地“装作无事发生”,可以让党媒冷处理,可以让公安封口控网,可以让时间将记忆慢慢抹除。他以为这样便能“死无对证”。
但李克强在生前留下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这句话不是对国民说的,而是对体制说的;不是对历史说的,而是对习近平说的。这不仅是李克强的遗言,更是中共最高层内部一场价值观分裂的铁证。
李克强与习近平的分水岭党性与良知的决裂
李克强不是民主斗士,也不是制度改革家。他出身共青团系统,长期在体制内打拼,深谙中共的规则。但与习近平不同的是,他仍保留着一些做人的底线、传统的道德观与社会良知。
即便在任内饱受打压,李克强仍力主“市场化改革”、强调“中国仍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千元”,即便这些言论被官媒淡化,却一再刺穿了习近平的“全面小康”泡影。他说的是事实,而中共最怕的,正是说出事实。
反观习近平,从小在文革中接受斗争洗礼,“党性高于人性”的观念早已根植于骨血。他不是不知道“良知”为何物,而是从不认为那有任何价值。在他看来,一切皆为权力,一切服从于党性,连人命也是统治的工具。
这种根本性的价值观对立,才是李克强与习近平决裂的根源,也是一个拥有些许良知的官僚,在极权机器内的无力与绝望。
李克强的死,暴露了中共体制的深层恐惧
李克强死后,党媒毫无诚意地报导消息,官方悼词敷衍了事,遗体火化匆忙,不让百姓吊唁、不让花圈靠近、不让悼念流泪——中共的这种反常与冷酷,不是出于对李的憎恨,而是出于恐惧。
它怕李克强死后变成一个“道德符号”。
李克强并不完美,他也曾妥协,也曾沉默,但正因为他身处高位却依然保有一点点对人民的怜悯、对现实的关注,才使得他在与习近平的对比下,成为人们心中“还有人性”的象征。
他的死亡,就是人性被体制消灭的象征。而这,正是中共极权最怕人们意识到的事实。
“没有证据”与“全民皆知”中共罪恶逻辑的典型
今天的中国,陷入一种极端诡异的现象:所有人都知道是谁干的,但所有人都不能说出来,因为“没有证据”。包括铁链女、李宜雪、罗帅宇……。
这正是中共维稳逻辑的精髓。它不怕你怀疑、不怕你猜测,它只怕你拿出证据。但同时,它用最强大的机器把证据全部抹去,把证人全部封口,让真相永远“不存在”。
这是一种制度化的犯罪机制:不留下证据,就是无罪;不准调查,就是清白。当全社会都被训练成“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真相本身也就形同虚无。
然而,道德与天理的审判,从来不靠证据。正如李克强所说:
“人在做,天在看。”
历史会记住什么?
习近平可以利用国家机器消灭证据,消灭李克强的声音,甚至消灭民间的记忆。但他消灭不了一种内心的声音,那就是:是非善恶,自有天理。
李克强不是英雄,他只是尚存人性的官员。但也正是这一点点人性,让他在中共黑暗体制中显得如此异类、如此孤独。
他留下的,不是政策,而是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这句话,也许就是中共最终的审判之门。
党性之路无归途李克强之死 是对继任者的警告
李克强的一生,终究是选择了在体制内“保党”,却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去改变党。即便他保留了一丝良知,也只能在总理任期内尽量减轻百姓痛苦,却无法撼动那座由极权堆叠起来的黑墙。他试图在缝隙中做人,最终却仍难逃党的机器碾压。党性,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后背利用恶人去屠戮上有良知的党员。
而他死后的冷处理与压制,更像是中共对所有“体制内良知者”的公开羞辱与威胁:
“你可以不贪腐、不斗争、不造反,只要你不绝对服从,你就是威胁,你就必须被清算。”
这种体制性背叛的历史,在中共内部早已不止一次上演:
胡耀邦被逼下台,因为他主张宽容、尊重民间呼声;赵紫阳被幽禁终身,因为他不愿镇压学生;刘少奇从国家主席变成“叛徒工贼”,因为他想纠正错误;
到今天,李克强——他没有反对习近平,却因“不配合造假”而死得悄无声息。
如果再不清醒,那下一个被绞进去的可能就是自己,除非你变成和他们一样的恶魔,那最后也要被清算,更悲惨。
中共从不信任“不够狠的人” 哪怕你从未背叛
对于那些今天仍在体制内奋力“保党”、试图在红线中左右腾挪的人,李克强之死就是明晃晃的镜子:你以为你是护党之臣,实际你只是临时棋子,迟早被清理。
保党者的最后终点,不是荣耀,是清算。而且很快就会到来。
李克强不愿不愿陪演,不愿完全丧失人性。这样的姿态,在极权体制中不但不被尊重,反而成为“不听话”的标志。
而正是这一点,给未来的体制内改革派、继任者们,敲响了警钟:
如果你仍希望保住“人”的身份,就必须准备好与体制分道扬镳;如果你选择做体制的守护者,那么李克强的结局,就是你未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