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的一家玄学酒吧。(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5年7月2日讯】(看中国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随着中国经济下行,神秘学越来越受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在小红书上,与玄学相关的标签浏览量已达数十亿。算命酒吧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林立。
神秘学(也称隐秘学、玄学)是指秘密的或超自然的知识,例如:炼金术、占卜术、占星术、驱魔术、风水命理学等。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混乱世界的一种心理安慰与秩序建立。
英国《卫报》报导,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许多年轻人对未来十分迷茫,心里没底,于是一些人开始转向玄学。
一名微博用户写道:“一两年前,几乎没人相信玄学或算命。经济下行最明显的迹象就是这两年这种信仰明显变多了。”
One As All是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兴起的几家算命酒吧之一。在北京丰台区一栋商业楼的12层就有一家,于去年4月开业。它提供种类繁多的饮品,起价为吉利的88元。
“考上好学校、遇见对的人、赚大钱。”这些愿望被写在手写纸条上,密密麻麻地钉在这家算命酒吧门口,反映出来此喝酒解忧的年轻人内心深处的焦虑。
顾客们可以一边在落日时分俯瞰北京天际线,一边请店内的算命师占卜。20岁的大学生兼占卜师邓德瑞(Derrex Deng,音译)为顾客解签。他佩戴玉饰,修着黑白闪粉猫爪美甲,是个地地道道的Z世代算命师。
邓德瑞说,他在三四岁时就第一次感受到神秘的召唤,并开始为人们算命:“大家都相信我,因为我说话直接,而且非常准确。”
求签占卜时,顾客会先在心中默默提出问题,再从雕刻精美的竹筒里抽出一根扁平的木签。每根签上都有数字和文字,邓德瑞会对此进行解读。
他的解签风格和穿着一样,非常Z世代,比如有人问该如何改善和海外亲属的沟通,他会建议在短信里多用表情符号。
One As All合伙人、33岁的马旭(音)说:“喝酒和所谓的玄学有相似之处,尤其在当下这个大家压力都很大的环境里。它们都给人一个情绪出口或者发泄的方式。”
有人认为,经济下行似乎不是开酒吧的好时机,但马旭并不这么想,他说:“现在经济下滑,大家买不起出国旅行这种昂贵的东西,但可以来这里喝一杯,聊一整晚。”
29岁的公关从业者董博雅(音)说:“以前我们会去寺庙里求签,但这种抽签加喝酒的组合很有趣。”
董博雅和朋友们来到One As All,希望找到爱情和财富。他们说在北京,这两件事都不容易。
经济压力促使“精神经济”蓬勃发展
彭博社报导,疫情后的焦虑和经济重担促使人们寻求心灵慰藉、祛疑解惑,玄学越来越受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社群媒体也助长了这一趋势。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网络之一的小红书上,与玄学相关的标签浏览量已达数十亿。
艾星塔罗牌和占星店的创办人韩达星(译音)表示,小红书等平台上的网红提供了自我探索的管道,也让她提供的服务需求增加。
科技公司也进军这一领域。根据月狐数据,截至5月份,腾讯支援的星座应用Cece每月活跃用户数为257万,较去年同期增长36%。
此外,人们也纷纷求助中国新创公司DeepSeek的AI模型,寻求免费的星座命盘建议。
DX咨询公司的张静娴表示,整体环境、疫情后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正经历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他们通过玄学祈求内心平安,以及对未来的踏实感。
该公司估计,尽管在经济低迷、整体消费者信心脆弱的情况下,“精神经济”领域的规模已达190亿美元,年增长率约为10%。
虽然也有人对塔罗牌等西方占卜术感兴趣,但它始终缺少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共鸣。相比之下,很多人更喜欢中国式的算命,因为它可以和文化自信联系在一起。
近几个月,一些中国品牌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从Labubu到DeepSeek。以古代神话为基础的动画电影《哪咤2》打破了中国票房的全球纪录。年轻观众开始与中国文化建立联系。
共产党在官方立场上是无神论的,并且多次打击迷信。去年,官媒报导称,自2018年以来,已有近300人因涉及“灵异活动”受到刑事处理,个人最高被判刑17年。
尽管如此,很多人依然保有对道教、佛教,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的热忱。在中国社会里,神秘学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困境下,消费者信心处于历史低点。政府迫切希望刺激消费,尤其是在长期支撑经济增长的出口因中美贸易战承压的背景下。这一点正好为“精神经济”创造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