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靠在码头的货轮。(图片来源: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5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高芸编译/综合报导)在美中双方宣布一项大幅但为期90天的临时关税下调协议后,两国政府分别宣称这是一场外交胜利。白宫称该协议体现了川普(特朗普)总统出色的谈判能力,为美国人民争取了切实利益,而中共官媒则强调,中方此前的报复性措施取得成果,成功迫使美方做出让步。
然而,多位经济与地缘政治专家在接受《新闻周刊》(Newsweek)采访时表达了更为审慎的观点。他们指出,这项协议虽然短期内有助于缓和紧张局势、减轻经济压力,但远未触及双方在结构性问题上的深层分歧,因此无法断定谁是这场贸易战的真正赢家。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同意各自下调115%的加征关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将降至30%,中国对美国产品的税率降至10%。此外,北京还承诺暂停或取消包括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在内的多项非关税反制措施。
《华尔街日报》指出,此次减税幅度令不少市场观察人士感到意外,同时也引发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讨论。荷兰国际集团(ING)高级经济学家费希纳(Inga Fechner)警告,90天的休战期恐难维持,若企业趁低税率期间抢购库存,可能导致美对中贸易逆差扩大。他认为,是否能从中方获得可被视为胜利的承诺,将决定美方能否真正“赢得”谈判。
专家怎么说?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贸易法专家马克・吴(Mark Wu)表示,这项临时协议仅为企业争取到一小段补货和调整库存的时间窗口,但时间紧迫。他认为,中国并未做出实质性让步,美方反而承受了更大谈判压力,未来需要证明川普政府的策略是否能够带来真正成果。
麦克马斯特大学经济学者保・普约拉斯(Pau Pujolàs)认为,只要美国总统仍能随意启动贸易战,协议的稳定性就难以保障。他警告,公众未必会因为短期降税就恢复信心。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事务项目主任邦妮・葛拉瑟(Bonnie Glaser)则强调,协议的最大意义在于双方建立起了持续谈判机制。她说,虽然关税削减本身合理,但中方仍需拿出遏制芬太尼走私的实际行动。
她也表示,这项协议有助于暂时缓解美国西海岸港口的进口积压问题,若中国减少对关键矿产和稀土的出口管控,将是“美国的一项重大胜利”。
至于谁是日内瓦贸易休战的胜利者,葛拉瑟认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更关键的是“是否能谈出一份全面且可执行的协议”。
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资深经济学家普什平・辛格(Pushpin Singh)认为,双方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反映出对长期冲突代价的共同认知。他分析,美国面对的是通胀和供应链危机,对中国来说,在国内经济困难之际保障出口竞争力则至关重要,这促使双方在过去几周软化了各自立场。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所长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表示,日内瓦谈判成果超出市场预期,临时降税为双边贸易复苏创造了空间,但90天期限难以充分处理双方提出的复杂议题。她认为,这类谈判通常需要耗时一年以上。
太平洋研究所(PRI)资深研究员韦恩・温加登(Wayne Winegarden)则指出,虽然协议内容优于原先预测,但其本质仍是一项“暂停”,无法彻底解决贸易战。他指出,30%的残余关税依旧影响美国消费者,并指出是川普政府在僵局中率先作出让步。
竞争企业研究所(CEI)经济学家瑞安・杨(Ryan Young)分析称,此次协议中的降税幅度超出预期,但由于仅为90天的临时措施,不足以形成结构性突破。
他表示,双方领导人都避免了进一步恶化局势的政治与经济风险,但长远来看,美国经济可能仍将受到不利影响。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前外交官迈克尔・赖利(Michael Reilly)表示,考虑到近几周急剧升级的贸易战言辞,能达成协议本身就是积极信号。他认为,全球供应链中断的现实,也促使跨国公司加速向中国以外迁移产能。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对CNBC表示,协议将在周三(5月14日)正式生效,双方预计将在未来数周再次会晤,以推动更全面的贸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