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在胜利日阅兵式的总体彩排中,俄罗斯苏霍伊SU-25战斗机在莫斯科市中心上空飞行时,喷出代表俄罗斯三色国旗的烟雾。(图片来源:KIRILL KUDRYAVTSE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5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王君综合报导)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出席二战胜利纪念活动。据德国智库最新研究指出,尽管中俄两国深化经贸和军事合作,但实则关系却不对等,而且受制于地缘政治,使得双方更像是“同床异梦”的战略伙伴。
总部设在柏林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联合了波兰的“东方研究中心”(OSW)、瑞典的“国家中国中心”(NKK)和斯德哥尔摩的“东欧研究中心”(SCEEUS),共同推出了“中俄关系仪表板”(China-Russia Dashboard)研究计划,并通过互动图表和专文进行解析双边关系。
适逢习近平访问俄罗斯,“中俄关系仪表板”首波发布的3篇研究文章,主要聚焦于经贸、军事和地缘政治互动,以供欧盟决策圈参考。
研究中指出,虽然中俄贸易续成长,可是结构却呈现明显不对等。OSW的高级研究员鲁德尼克(Filip Rudnik)分析称,两国皆视合作为利多,不过俄方对于中方的依赖明显更深。
俄罗斯已将中国视为其经济命脉,2024年石油和天然气大约占俄国总收入的3成,而中国是主要出口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了电信设备、机械工具和芯片制造机台等军民两用物资,以支撑在乌俄战争中遭制裁的俄国经济及军事。
两国相比之下,中国不仅用折扣价来购买俄罗斯能源,甚至还借此拓展经济版图,更在中美对抗的情势下增加了“双重保险”,以确保供应链稳定。
在军事合作上,SCEEUS分析师冯艾森(Hugo von Essen)表示,在乌俄战争爆发之后,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明显升温。
2024年中俄总共举行了11次联合军演,而创下历史新高,并第一次在北极巡逻、进行海警合作。两国军演多集中在黄海、东海和南海周边,此举既是实战训练,亦为释放军事与政治讯号。
冯艾森指出,近年来军演重心转向了海空领域,而反映出俄国陆军因为乌俄战争致元气大伤。同时双方也强化国防技术合作,其涵盖潜舰、导弹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由于中国军力持续壮大,但俄国却战力消耗,导致莫斯科对中北京的依赖加深。
尽管2023年中国武器进口中,有76%来自于俄罗斯,不过供货量显著下滑,似乎显示出俄国在中国军力发展的重要性,已正在降低。
冯艾森分析,由于随着中俄权力结构的变化,中国于未来可会能利用优势,而要求俄方必须提供更多的军事技术、情报,甚至于台海发生冲突时寻求能够间接支援。
在国际政治层面上,MERICS的分析师宋高祖(Claus Soong)表示,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2022年2月宣布“无上限伙伴关系”,此后双边的互动频繁,可是这段“无上限”的关系存在着清晰界线,尤其是当北京面临了地缘压力之时。
根据联合国投票纪录显示,在乌俄战争爆发之后,中俄于国际立场上已逐渐拉开距离。2018年两国于安理会投票一致率达到了96%,但在2024年却降到83%;对于乌克兰决议方面,中国自2022年起已多次弃权,且刻意跟俄方保持距离。
尽管如此,北京仍然将莫斯科视为一个关键战略伙伴,特别于拉拢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国家来对抗西方之时,俄罗斯的角色不可或缺;而西方制裁俄国的经验亦成为北京因应台海局势的重要借镜。
据宋高祖分析,中俄合作使俄罗斯有余力持续对乌作战,也分散了北约于印太的资源。不过双方关系仍然是“同床异梦”:因为中国一方面安抚美欧,且刻意跟莫斯科保持距离;而一方面,如果美俄互动升温,那么北京就会重申与莫斯科紧密合作,来巩固对俄关系,以免俄国于国际间寻求替代性合作的对象。
习近平访俄凸显外交政策上的矛盾
5日,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亚洲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金沛雅(Patricia M. Kim)撰文表示,由于在美国总统川普对于全球发动关税威胁的背景之下,中国当局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领导者,以作为其所描绘的美国动荡及西方衰落的稳定替代方案。
中国于外交攻势上毫不掩饰。习近平在上个月走访东南亚国家的越南、马来西亚与柬埔寨,并签署超过百项涵盖了供应链合作、AI、医疗和绿能协议。同时北京也加紧拉拢欧洲及亚洲国家,并推出免签政策,以加速各层级的经贸合作磋商。
4月11日,习近平在北京接待了西班牙的总理桑杰士(Pedro Sánchez)之时声称,中国和欧洲应该共同捍卫全球化,并反对“单边霸凌行为”,其明显剑指美国。另外也在不久之前,举了中日韩三国外长行会谈,当时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会中力促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且呼吁重启三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现今习近平将现身莫斯科,却让北京的外交布局变得更加模糊了,且暴露出其战略的局限性。在俄乌战争之时,中国明显选择站在俄罗斯这边,这进一步更加深了外界质疑:中国宁愿跟破坏国际秩序的国家结盟,也不愿意维护国际规范。
习近平这次莫斯科之行,正凸显出中国外交政策上的根本矛盾。北京原先期望,一方面能够借由川普的关税问题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而一方面来争取欧亚国家信任。可是这样的如意算盘如今已经被证明太过于天真,也就是习近平向俄罗斯靠拢,非但不能够拓展其全球的影响力,反而会对其外交空间划地自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