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图片来源:RODGER BOSCH/AFP via Getty Images -)
【看中国2025年5月6日讯】随着美、中之间就关税与技术围堵等议题的争端不断扩大,北京以限制稀土出口作为对川普(特朗普)政府的反制手段,并扬言将禁令大至其它贸易伙伴,这些国家向美国出口稀土产品。由于稀土对国防武器的生产具有关键的影响,例如制造1架F-35战机需要408公斤的稀土,1艘伯克级驱逐舰大约需要2,358公斤。中国进一步限缩对美出口稀土,可能对美国的军备生产造成打击。然而,进一步探究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的角色,“限制出口”在短期内或造成冲击,惟随着其它国家采取不同的因应方案,如金属再生回收等,北京的策略反而会降低中国对国际稀土市场的影响力。
中国对稀土供应链的优势并非全面性,主要在于中游加工技术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稀少,只是开采与生产过程繁杂,不容易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故命名为稀土。由于“稀土金属”具有良好光电磁等物理特性,所以一般高科技新型材料均会采用,也因此稀土原素有工业“黄金、味精、维他命”等称呼。
因此以稀土供应链而言,从世界稀土矿物资源分为两类:1、氟碳镧矿(Bastnasite)以中国与美国为主;2独居石(monazite):澳洲、巴西、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南非、斯里兰卡、泰国、美国等9国为主。所以就上游矿产而言,很多国家拥有各式的稀土矿。美国总统川普重返白宫后,就不断对外放话,要拿下格陵兰及加拿大,并要和乌克兰签署美乌矿产协议,其实就是从上游供应链来反制中国稀土管制。英国《金融时报》12日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国总统川普正在草拟行政命令,让美国能够储备太平洋海床上的深海金属,也是反制中国大陆在稀土矿藏的出口管制。由于稀土精炼过程中会产生的污染物与辐射,因此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主要掌握“中游加工技术”或者“中游加工专利”,正如马斯克表示中国大陆暂停稀土(rare earth)金属出口“其实没意义”,因为稀土到处到有,冶炼技术才是关键所在,而美国需要重新掌握。美国唯一稀土矿商MP Materials宣布全面停止对中国出口稀土精矿,转而改送至日本与韩国等盟国加工,以摆脱对中国的高度依赖。另外,美国“国防先进研究局”(DARPA)宣布,将展开一项名为“环境微生物作为生物工程资源”计划(EMBER),研究革命性的微生物提炼稀土矿物技术,以降低从外国进口稀土元素的依赖。所以此次中国稀土的管制,似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真正执行成效是值得进一步分析。
重点辅导金属再生产业提升生产链韧性
以我方为例,即便是关键原料的粉末,别国也是少批量卖给我国研发单位,当我们完成测试评估准备大量生产武器系统,则这些关键物质粉末就被管制。除此之外,整个武器系统的制程仍需要特殊设备以符合其物理特性,例如我国中山科学研究院材料暨光电研究所,就具备有复合材料组、高温材料组、冶金组、材料加工及测试组等功能组,唯有将武器系统全寿期,从关键物质,到设计、制造、组装、测试与评估,部署与汰除,全部都掌握在自己国家中,方可以谈到国防自主。
台湾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加上本身并无稀土资源,作为全球科技制造的重镇,在半导体、电子产品和新能源产业方面对稀土的需求都与日俱增,利用城市里回收与各类废弃物中提取有价值的材料,这个都是可以作为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选择,在这里其实我们是呼吁政府将金属再生的产业列为重点辅导的项目是有必要的。
结语
本文延续之前的探讨,期望能使国人更深入的了解稀土金属对国防产业的影响,不仅对于美国有其因应的对策,我国(台湾)也该找出适合我国国防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有限人力、资源与时间下做最合适的选择,期盼在危险的地缘政治环境中找出适合自己生存的模式。
(本文为《上报》授权《看中国》转载。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