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检署检察官林达指出,中共对台渗透方式不断翻新,国安威胁几乎成日常,若放任潜在危险滋长至浮出台面,恐为时已晚。(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4月21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台湾近期爆出多起共谍案,对此,前军情局局长刘德良直言,现在潜伏在台共谍至少有5000人。虽然国安案件定罪率提升,但检察官林达坦言,法院对言论自由、金流调查、机密认定与民间组织是否为中共掌控的见解仍存在分歧;面对中共复合威胁,台湾司法若标准不一,恐增国安风险。
台湾近期传出多起共谍案,包括立法院前院长游锡堃助理盛础缨、总统府谘议吴尚雨、民进党民主学院前副主任邱世元、新北市议员李余典的特助黄取荣,以及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时任外交部长时期的助理何仁杰等人均因涉共谍案遭到检调调查,引发国安疑虑。
曾经侦办统促党成员发展组织案的台北地检署检察官林达近日接受中央社专访时指出,共谍案可以分成三类:第一为刺探、搜集机密并提供中共的泄密案;第二为收受中共资助并在台湾吸收的发展组织案,以及反渗透法的大量落地招待;第三为涉案人士多为现退役军人、民间同乡会及台商等。
最近受人瞩目的泄密案件还包括桃园市立委候选人马治薇,她遭控收受中资资助参选,并传送国安单位名片与中央机关单位国会联络名册,经一审法院认定此部分资料不属于机密文书而判决无罪。该案已上诉二审审理中。
林达指出,泄密案的侦审困境包括针对机密资料的认定,法律上只要求原机关“确认”就可以,但法院普遍要求原机关“鉴定”,实务演变成“鉴定”的严格证明,增加了举证负担及审判时间,如果无法快速做出裁判,难以达成吓阻效果。
林达表示,为了扩大吸收泄密来源,中共大量收购无价值的无效资讯,进而松懈泄密者心防,过去有军人提供过期出勤表,依然能获得数万元报酬,但因法院认为不属于机密资料而轻判或判决无罪。
对此,林达认为,法院放掉轻微泄密,形同是帮中共提供培养间谍的温床,因此针对初期接触或者仅交付无价值资讯的人,一旦掌握确切证据,法院应该就此认定为未遂犯。
针对台湾新住民关怀总会周姓理事长遭控为中国“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及“中国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发展组织,法院则认定这两个组织跟中共官方无实质关联,据此而判决无罪。
谈及发展组织案的判决争议,林达指出,中共时常以探亲为由,安排海外会面来交付款项,导致金流蒐证困难;其次是法院针对中共操控的民间组织认定并不一致,例如台办资助的对台统战的外围单位,但法院很少认定这些单位属于境外敌对势力派遣的人。
林达认为,在中共一党专政体制下,人民团体缺乏结社自由,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必须内建共产党分支机构,法院不能够以台湾的环境进行推断、辨识渗透来源。
近年来时常有公务员前往中国遭到中共吸收的案例,例如前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科员赴中接受招待,回台后探询藏独情资。据陆委会资料,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具有限制公务员赴中的身分及处罚规定,但依然有部分公务员赴中,甚至是参加统战活动。
对此,他建议,台湾政府除了针对国防、海巡等机关加强管制赴中之外,还应该即时更新、详细掌握中共官方掌控的民间组织数量及名称,也须更新司法人员对中共政治现况、社会环境的认知,如此一来,才能做出正确的裁判。
谈及台人赴中接受落地招待,进而支持特定候选人,或者在中国发表“两岸一家亲”等言论,相关反渗透法案获判无罪或者轻判的因素,林达直言,“这是个灰色模糊地带,中共渗透手法越来越精致,带着团体来看看中国的生活,让被招待的人产生认同感”。
林达强调,“不教而杀谓之虐”,台湾政府应该划定明确界线,在一定时间内,选举前宣导避免前往中国,如果有必要前往,应当建立事前及事后自由报备制度,供执法人员参考,以免误踩红线,衍生司法调查风险。
林达指出,新党成员王炳忠等人遭控以读书会、“星火T计划”宣扬统战理念,涉及发展组织案而后来获判无罪确定,法院判决即指出发展组织构成要件之一包含意图危害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安定,但行为是否对于国家及社会造成“具体危险”,应该判断是否“明显且立即”。
林达认为,法院认定王炳忠等人言行对台湾造成的威胁“还很早”,而判决无罪。并以鼓吹武统的“亚亚在台湾”中配刘振亚为例,国家存续应该是言论自由的界线,多数法院见解已经沦为发展组织只要是尚未“动刀动枪”即算是无罪,显示司法人员对于言论自由及国家安全的法律界限,仍是需要凝聚共识。
林达也强调,“所有的情报工作都是慢慢喂养”,中共对台渗透方式不断翻新,致使国安威胁几乎已成为日常,但法院见解不一,放任潜在危险滋长,等到浮出台面,恐为时已晚。
《中国时报》今天(21日)报导,之前国安单位有针对共谍潜伏在台数字做评估。包括1999年时任国安局长丁渝洲曾在立法院公开表示,台湾内至少有2000名中共人士潜伏;前国安局长宋心濂及殷宗文2人则曾公开说,中共有5000人潜伏在台湾。
针对台湾潜伏中共5000人之说,前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曾公开指出,实际数字可能比5000人还要多,因为他过去赴总统府、陆委会等单位开会的资料,极快就流传出去。基于这样的亲身经历,令他相信潜伏在台湾的共谍很多。
前军情局长刘德良也认为,现在潜伏在台湾的共谍至少有5000人。他指出,要抓到共谍案的证据,一般至少需要2、3年时间,因此能破获共谍案即是好事,代表国安具有一定的反情报能量。
刘德良强调,两岸情报站不能够重“情报”,轻“反情报”,因此建议政府应该扩增督察及保防人力与预算,还需要强化国安局指导统合能量,与此同时,政府、各政党、民意代表及媒体,都要支持国安体系。
此外,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员会今天邀请国防部、法务部等部会进行报告。国防部书面报告则指出,中共对台军事单位进行全面渗透,国防部将建立全员“接密资格认证”的机制,依派任机敏职务或者涉密等级范围,通盘研拟涉密人员安全调查做法。
法务部报告则分析,近期的共谍渗透案已经从传统军情刺探,扩张至“科技掏空”、“介选渗透”及“发展组织”三大类,未来将会朝向“落实公私机密管控”、“精进检调侦办团队职能”及“强化刑事司法思维”努力。
法务部指出,除了加强政府、国军及高科技产业人员防密意识,还将会加强侦办团队经验传承,以期建立稳定且有效的法律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