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太空中心表示,自主研发的6U立方卫星“旺来”入轨后,经过近3个月的操作,已完成50次取像,并成功下载、解析。图为旺来卫星取像华盛顿州卡马诺岛。(图片来源:国家太空中心网页tasa.org.tw)
【看中国2025年2月7日讯】国家太空中心(TASA)5日对外表示,自主研发的6U立方卫星“旺来”入轨后,经过近3个月的操作,已完成50次取像,并成功下载、解析,3大技术验证任务皆验证成功,任务达成率100%,相关技术未来可望应用在更大型的任务卫星。
3大技术验证任务包含Korsch离轴光学系统、CMOS TDI(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影像传感器、在轨JPEG 2000影像压缩技术。
旺来卫星(ONboard Globe-Looking And Imaging Satellite, ONGLAISAT)尺寸为6U(30×20×10公分),是TASA与日本东京大学航太系ISSL实验室、ArkEdge Space、Space BD国际合作计划。由TASA制作新一代Korsch光学遥测酬载,搭配日本东京大学的高指向精度6U立方卫星平台,任务目标为验证新型光学酬载设计制造与影像处理相关技术。
TASA指出,旺来卫星去年11月5日于美国发射升空,12月9日由国际空间站(ISS)弹射入轨进入41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入轨隔日即收到卫星健康资料;确认卫星本体操作无虞后,即开始酬载验证任务。经过近3个月的测试,旺来卫星已完成50次取像,并成功下载、解析,达成设定的酬载验证目标。
旺来卫星计划主持人詹镇宇表示,立方卫星需投入的时间、经费门槛较低,适合扮演探路者(pathfinder)的角色,作为太空新兴技术的实验卫星,旺来卫星计划初衷,即是为后续超高分辨率光学遥测卫星进行系统可行性验证。
詹镇宇指出,旺来搭载由TASA研制的KT90光学遥测酬载,是TASA首度以Korsch离轴光学系统进行卫星光学酬载设计;离轴光学系统的设计、制造与组装技术难度较高,但体积缩小,且光学性能提升,如今验证成功,未来可望导入较大型光学遥测卫星,藉以缩小卫星体积,并且更进一步提升分辨率。
TASA表示,旺来卫星酬载使用的CMOS TDI影像传感器由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半导体研究中心研制,成为国内首度自制并验证成功的TDI传感器,未来可望更进一步提升卫星自制率。
同时,旺来卫星使用的在轨影像压缩技术,可使卫星储存空间与下传频宽更有效利用,避免链路形成瓶颈。
詹镇宇说明,除了Korsch离轴光学系统、CMOS TDI影像传感器、在轨JPEG2000影像压缩技术,旺来卫星也已验证多点通联可行性,可分别由日本东京大学操控团队、国立中央大学及TASA进行操控及资料下载。
TASA指出,由于旺来卫星是经ISS弹射入轨,轨道高度较低,加上太阳处于活动极大期,旺来的任务寿命预期至2025年3月初。
责任编辑:立明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