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对“三大危险朋友” 态度有微妙差别(图)

作者:何清涟 发表:2024-06-03 05: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拜登
2024年5月25日,拜登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6月3日讯】台湾自5.20赖清德总统就职仪式之后,内外都没消停,内部是反国会扩权斗争,泛绿希望斗争结果与当年“太阳花运动”一样圆满;外事则是为了“惩戒”赖清德在就职演说中的“新两国论”,解放军进行为期两天的大规模围台演习;演习结束两天后,由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共和党籍的麦克・麦考尔(Michael McCaul)率领的一个美国国会代表团5月26日抵达台北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同日,台湾总统赖清德则及时表达:期待与大陆交流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理解、谅解、和解。

尽管从一开头就知道中共军演主要是恫吓,但在自媒体上,“中国军队一战攻克台湾”的粉红呼声与“中共与台湾一战必亡”的灭共派之间的口水仗刷屏。我想借此机分析一下美国如今对待三个“危险的朋友”态度的微妙差异。

欧亚基金会报告:中国不是邪恶轴心成员

今年1月8日,欧亚集团发布2024年主要风险报告。该报告列举了十大风险,面临“盗贼轴心”被当作全球第五大风险。这部分前半截主要谈俄罗斯、朝鲜和伊朗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流氓国家”,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他们一直在努力加强合作,到2024年,这些国家之间更深层次的结盟和相互支持将对全球稳定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因为它们会增强彼此的能力,并在全球舞台上以越来越协调和破坏性的方式行事。俄罗斯将成为风险的主要推动者。

该报告提醒:“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是流氓轴心成员。北京没有公开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但也没有支持入侵,也没有为普丁的战争努力提供太多帮助,除了购买打折的石油和允许军民两用商品继续流通之外”;报告还指出,中国会继续在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维持平衡;北京不希望俄罗斯与朝鲜走得太近——以上其实算不上预测,只是重复了美国对华“战略模糊”政策的判断。

该报告的结论其实也是重复华盛顿对华的外交说辞:中国常常从这三国的反西方行动中获益,并保持着事实上的亲轴心国中立政策,“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的积极默许,轴心国的流氓活动的影响力就会更小”。该报告最后称,这四国“主要关注的是政权的生存和地缘政治利益。因此,他们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仍将是交易性的”,这一判断其实有误区,布热津斯基这位地缘政治大师(这一理论的重要创建者之一)的地缘政治的核心,就是基于利益的结盟而非意识形态的结盟。东盟国家的选择就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说报告的上述内容基本是老调重弹,但“美国的危险朋友”一节里,该报告的分析颇具现实主义考量。该报告称“美国的敌人正变得更加危险,但即使是它的朋友今年也可能将其拖入扩大的冲突”,然后将泽伦斯基、纳坦雅胡及台湾新总统赖清德列为三位“危险的朋友”。此前,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2023年10月11日在布鲁塞尔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向媒体强调了美国同时应对“多战区危机”的能力,外界通俗解读为“美国有同时应付三场战争的能力”,在俄乌、以哈两场已经发生的战争之外,加进一场预期的“台海战争”。

泽伦斯基-乌克兰已经渐成鸡肋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以来,总统乔・拜登一直是乌克兰最坚定的支持者,为其提供了1,130亿美元的军事和其他援助。然而,随着战争的拖延,美国国内对乌克兰的政治支持已经动摇,严重削弱了拜登今年继续提供援助的能力。如果川普(特朗普)在11月获胜,乌克兰人就可以告别他们最大的支持者。在国内压力下,以及对美国支持减少和战场上日益困难感到沮丧的情况下,绝望的泽伦斯基将冒更大的风险来扭转战局,并在川普可能就职之前维持自己的政治地位。这包括对俄罗斯、克里米亚和黑海目标进行更激进的攻击,威胁俄罗斯做出反应,并可能迫使美国更直接地卷入战争。

这一预测正在变成现实。瑞士将于今年6月举办首届乌克兰和平峰会,邀请全球160多个代表团参加,瑞士外交部目前已确认有80余国与会,其中有一半是欧洲国家。泽伦斯基呼吁美中两国领导人出席这次峰会,就如何制止战争统一全球舆论,并加大对未受邀出席的俄罗斯总统普丁的压力。

据报导,拜登此前表示,由于他的会议排程,将不会亲自出席在瑞士举行的峰会,而中国和巴西则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坚持认为“冲突双方”都应坐到谈判桌前——如果美中俄三国领导人都缺席这场峰会,那就成了一次表态大会。

以色列:美国两党精英都不能丢弃的盟友

以色列与美国的关系世界皆知,该报告用“美国在中东最亲密的盟友,也是美国累计外援的最大接受国”来概括非常准确。该报告也很清楚地看明白一点:以哈战争初期,尽管拜登与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的关系很复杂,但他仍然强烈支持以色列。但两国很快就加沙战争的进行和结局出现了公开的分歧,包括对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在加沙战后治理中应发挥的作用以及两国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等在内。拜登希望看到战争结束,而纳坦雅胡有政治和个人原因让战争继续下去,甚至升级。

该报告的判断已被现实证明,面临大选的拜登陷入两难:他不敢丢弃以色列,犹太人将近80%支持民主党,犹太富商是民主党的主要金主;他也不敢放弃巴勒斯坦,民主党的基本盘青年学生、lgbtqi+、穆斯林群体为此发动数百场反战抗议。因为支持这场战争,美国与欧洲盟友当中一些国家正在离心离德。

5月23日,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詹森在以色列大使馆一年一度的独立日庆祝活动上发表演说时,宣布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将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说。此时正值内塔尼亚胡因攻打加沙的方式与美国拜登政府关系紧张之际,美国民主党人为此愤怒。

对美台关系的判断符合现实

该报告指出:华盛顿长期以来的“一个中国”政策及其与台湾的安全合作对于阻止中国入侵和宣布从台北独立至关重要。尽管拜登一再表示美国将保卫台湾免受中国的攻击,但“战略模糊”仍然是官方立场,总统不想冒与北京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危机的风险。该报告认为,如果台湾选举副总统赖清德担任总统,因中国认为他是这一代人中最支持“台独”的台湾领导人,台海的不安现状将很快受到考验。

目前,美国对华政策仍然处在“战略模糊”阶段,经济战略被概括为“三条腿的板凳”,也就是关税、技术补贴和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的限制措施变得清晰一些,但“一个中国”政策仍然未变。赖清德总统在就职讲话中阐明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引发了中国大规模军演威胁,摩擦很大却终未走火,美国暂不需要为卷入第三场战争伤神,但态度肯定是维持两岸现状。

赖清德在美国代表团到达当日发表的讲话,表明他对现实有清醒认识。早在2022年4月俄乌战争开打两个月之时,其时正值台湾群情激昂地称“台湾就是乌克兰”,不少台湾名嘴声称要用美乌共用资讯战打垮中共,好些台青上乌克兰战场当志愿者之时,赖清德当时两度公开声称:“台湾决不能成为乌克兰”。也因此,赖清德在总统任上,在坚持他一向的“台湾不需要再次独立”、“两国互不隶属”这些主张时,会注意留出避战空间。

以上美国“三大危险朋友”与美国的关系是否化险为夷,除了它们各自面对的敌人如何行动之外,美国大选结果也是一个极大变数,其中,乌克兰这“朋友”关系最为脆弱,赖清德将继续在美中之间走钢丝。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链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上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