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作任内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3月5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任内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广受关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不过分析称,实现该目标比以前更具挑战性。
李强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港台时间3月5日上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任内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
要点如下: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2%;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二、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三、2024年部分重点工作
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
政府投资: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
特别国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
就业: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
乡村振兴: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城镇化: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教育: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医保: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开放: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
环保: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实现更难
5%的GDP增长目标与市场预期一致,不过就业目标稍有变化,去年的目标是“1200万人左右”,今年是“1200万人以上”。
多年来就业都是人们关注的指标,中国前总理李克强曾表示,“之所以要稳增长,说到底就是为了保就业”,他还进一步解释,世纪初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拉动100万人就业,后来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服务业发展后,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
按照当前目标测算,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需要拉动240万就业才能实现上述两个目标。
虽然GDP增长5%目标与去年所订下的目标一致,但实现难度更高。因为考虑到2022年中国仅实现3%的经济增长,而2023年的经济增长5%目标是在上一年较低基数上计算,因此当时有观点认为,该目标较为保守,最终2023全年实现5.2%的增长。
而2024年增长5%则是在2023年较高的基数上计算,实现难度增大。
3月5日,据BBC中文报道,ING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宋林表示,GDP增长目标再次定为5%左右并不令人意外,因为降低目标会进一步削弱信心。
尽管如此,要在2024年再次实现5%的增长,“将是一条更具挑战性的道路”,宋林进一步解释称,因为基数效应的支持作用会减弱,而且许多抗击疫情时的经济措施的提振作用也会逐渐减弱。而且在2024年,房地产可能仍将拖累经济。
如果按照消费、出口、投资的“三驾马车”来看,宋林在分析中分别指出:
虽然消费是2023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消费者信心疲软和财富效应的负面影响将使消费在2024年难以再次拉动经济增长。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消费模式将从炫耀性消费转向更加物有所值的消费。
贸易也不太可能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球贸易增长预计仍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此外,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进一步抬头,这可能会影响近期表现出色的新能源汽车出口。
因此,如果中国要实现其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可能需要看到来自投资方面的更多支持。自2019年以来,政府投资一直超过私人投资,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直到情绪出现有意义的转变。随着公共投资可能成为今年更重要的驱动力,“两会”的特别国债发行目标和1万亿元人民币的长期中央国债发行将发出一个积极信号,即政府主导的支出将有助于填补缺口。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与过去相比,投资具有高乘数效应领域的空间较小,即房地产和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财政刺激的乘数效应可能会降低。
中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难掩通缩阴影
2月2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58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
在拉动经济的所谓“三驾马车”中,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然而,出口方面仅微幅增加0.6%;投资部分,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也仅增长2.8%;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虽增加近4成(39.7%),但投资金额下降8.0%。折算成美元,降幅更达13.7%。中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也比上年减少2.3%。
据自由亚洲电台2月29日报道,台湾的云林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郑政秉注意到,同一份数据在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做了速览表格,专门挑选唱红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他认为,中国统计局企图透过更细部的数字美化2023年不太好的经济表现。
“整体经济核心数据不佳,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还是不太乐观。但是,中国又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拼命唱响经济光明论,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郑政秉进一步指出:“有时经济问题不完全只是纯经济因素,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在全球的冲突与地缘的对抗持续升温下,即使中国拼命唱旺,还是会往负面不断扩大。”
也有财经分析人士指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肯定是涂改的成绩单,它不能够反映中国经济真实的面貌,只是反映中共政府想像的、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