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顾正谊开春报喜。(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爆竹,民间又称之为“爆仗” “花鞭”或“响鞭”等。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出来燃放爆竹。大街小巷,爆竹声声,映衬着人们的笑脸,使得节日的气氛也格外的浓烈。
年夜饭前人们喜欢放一通爆竹,俗称“闭门炮仗”;到了子时,人们以猛烈的爆竹声来驱逐鬼怪,迎接新年;正月初一开门又是一通爆竹,称作“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喜”,放六枚叫“六六大顺”,放一川百枚小鞭炮叫做“百子爆”,让炸碎的鞭炮纸屑覆盖自家的门口,则被称作“满地金钱”。
爆竹在中国有两千多年历史,被古人当作禳鬼的镇物。古人认为,只要燃放爆竹,就可以驱除鬼怪。
民间传说,中国古代有一种头长尖角、异常凶猛的怪兽,名叫“年”。虽然“年”长居深海底,但只要除夕一到,就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各个村寨的人每次一到除夕,就会扶老携幼,逃往深山来躲避“年”。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按照往常般忙着收拾东西来逃往深山。忽然村东头来了一位白发老人,对着某一户的老婆婆说要住一晚,而他能将“年”兽驱走。众人闻言,尽皆不信。老婆婆赶忙劝他和大家一起上山躲避,但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上山躲藏去了。
当“年”兽如往年般准备闯进村子肆虐时,突然传来一阵爆竹声,“年”被吓得浑身颤栗,不敢再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猛然一见,大惊失色,即刻仓惶逃跑。
第二天,人们从深山回到村子时,发现一切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此外,大家还发现燃放爆竹竟是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之一。至此往后,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燃放爆竹。当此一风俗越传越广,变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燃放爆竹当然也就成为过年的重要习俗之一。
清代刘权之《亿春书瑞・万户春声》,画过年热闹景象。河岸边,孩童燃鞭炮戏耍。(16:9)(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史料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说法。西汉东方朔在《神异经》中说,西方深山中,有一种长尺余的鬼怪,名“山魈”。它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它,人们才可得到吉利平安。据说山魈怕火、怕响声,于是人们就想出对付的办法,那就是把竹筒放到火堆里烧,让燃烧时竹节发出哔剥哔剥的声音,来吓跑山魈。这大概是最早有迹可查的制作爆竹的方法。
六朝时,人们在过年时燃放爆竹就已形成了习俗。南朝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这是后来“开门炮仗”的由来。
唐朝初年曾爆发瘟疫,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后称为“爆竿”。火药发明并被广泛应用后,在宋朝,爆竹改用纸头筒扎火药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来点放,当时称为“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从唐宋开始,燃放爆竹成为各地的习俗。后来,燃放爆竹不再单是过年时为了驱鬼辟邪,在喜庆时也可以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