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对“福利主义”的恐惧给重振经济带来困难。(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8月3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能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外贸出口、投资和消费都在下降,中国当局又无有效政策出台,在青年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分析指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对“福利主义”的恐惧给重振经济带来困难。
今年至今,中国经济的多项指标都出现大幅下跌。虽然中国当局和官媒一直在唱着“稳中向好”的论调,但从企业到家庭对经济前景哀叹、恐慌的声音在社交媒体等渠道不断流传,国际社会也对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屡次表达失望。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的研究员任重道指出,中国经济正在处于衰退当中,能助力经济增长的外贸出口、投资和消费都呈现普遍萎缩状态。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的资深研究员史剑道(Derek Scissors)日前发表文章表示,“中国并不是正在崩溃。中国非常严重的经济问题并不是今年或去年、或过去5年才出现的.....现在还在继续慢慢地走向完全停滞”。
史剑道还分析说,进口下降可能说明中国经济出现了某些转变,比如从进口原材料转向进口消费品,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出口的下降,“现在看来中国出口削弱是早于世界经济的疲软。过去我们看到过的是,当世界经济疲软的时候,中国出口状况却很好。所以,这是中国出口表现的一个转变。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暗示的可能是中国的竞争力下降了。”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8月26日封面文章在列举中国从过去到现在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以及习近平当局的应对之策之后写道:“即使按照习近平的标准,中共的决定也是有缺陷的。疫情清零政策的崩溃损害了习近平的威望。对科技公司的打击吓跑了企业家。如果中国因当局拒绝刺激消费而陷入持续通货紧缩,债务的实际价值将会上升,并对经济造成更大压力。最重要的是,除非中共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否则它将削弱它对权力的控制并限制它与美国抗衡的能力。”
文章认为,“(习近平)决策越来越受到一种意识形态的支配,这种意识形态融合了左翼对富有的企业家的怀疑和右翼不愿给没有工作的穷人发钱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8月30日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共对‘福利主义’的恐惧给重振经济带来困难”指出,“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西式消费驱动型增长理念有根深蒂固的反对,认为应坚持财政纪律,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使得类似美国和欧洲的刺激或福利政策不太可能出台。”
了解北京方面决策的人士称,习近平认为西式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的这种模式是一种浪费,与他把中国打造成世界领先的工业和技术强国的目标不符。
同样不太可能发生的还有以市场为导向的重大改革,或者是多年来经济向更加集中化管控的转变出现重大逆转。
习近平8月16日在中共党刊《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中表明,中共政府希望避免采取更加西化的刺激政策。他敦促人们保持耐心,并强调需要避免效仿西方的增长模式。
据两位熟悉政府决策的人士说,发表上述文章的时机是有意安排的。习近平于今年2月发表了讲话,但直到中国公布了显示经济持续疲软的新数据后,讲话才被公开发表。
另一份中共党刊《学习时报》也发表文章,明确反对向民众发放现金以刺激消费。表示这样成本太大,在中国根本不可行。
另外,中国官方公布城镇青年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21.3%。之后从8月15日起就不再发布该数据。
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对中国当局如何应对经济难题构成新的挑战。
国际投行高盛的研究认为,中国青年失业问题非同小可,青年是重要消费族群,贡献中国城镇地区约五分之一的支出,若加上略年长的35岁以下年龄层,则占五分之三的支出。中国疲软的消费肯定比攀升的青年失业率复杂,但之间有所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