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不好,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3月17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木子综合报导)3月16日,中国官媒突然发力批判“孔乙己文学”,意指年轻人因为高学历而放下身段不去寻找工作,就如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一样。该话题一度窜登微博热搜榜首。
官媒:孔乙己陷生活困境是因放不下读书人架子
央视网微博公号16日发文称,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文章还称,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孔乙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公开资料显示,《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一篇小说,也是小说主人公。小说描写孔乙己作为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缺乏实际技能,只会一些迂腐“知识”。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馆里被人们嘲笑的对象。孔乙己是一个可笑又可悲的底层人物。
孔乙己虽生活穷困潦倒,但他却总穿着一件代表著有学问的破旧长衫。小说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穿长衫”意味着他是一个读书人,不是一个做苦力的“短衣帮”,似乎身份高“短衣帮”一等。站着喝酒,虽然孔乙己穿长衫没做苦力,但他的生活困境和那些长衫客还是不能融为一体。
知乎用户批:把社会矛盾转嫁到个人不努力上面
对于大陆知乎网站提出的问题:媒体谈孔乙己文学,称“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带来哪些启示?“长衫”对你来说是困扰吗?知乎网民评论也异常活跃。
知乎用户“吕嘉仪”发文表示,“这是典型的把社会问题转移到个人不努力上。不敢说社会现象,只敢pua年轻人”。而一个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许是不努力,“但大学生就业难成了普遍现象,还能归咎于大学生不够勤劳,放不下面子,没有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吗?”
“读了16年书,毕业之后却只能去做中学生能干的体力活,那何必浪费那么多资源,义务教育后直接出来干体力活不就得了?”文章还说,“央视网其实挺会说的,上来给大学生戴了顶高帽,说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和以往不同,愿意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了,可是新社会的大学生为什么要脱下旧社会的长衫?这岂不是在暗示……”
“下岭“发文说,“现实是什么呢?名校毕业5年存款5000元,研究生毕业后在火锅店打扫卫生,211文科硕士参加招聘会均薪5000元”。高学历人群在不断扩大,但社会可提供的优质岗位严重不足,导致年少时凌云壮志不再,生活的一地鸡毛已成为常态。
文章称,“个人困扰”普遍化的背后往往是社会全体不得不去面对的“公共议题”。“官方作为大环境的协调者,更应该反思的难道不是现在愈演愈烈的就业难题、分配鸿沟吗?”
微博网民热议:心酸有多少人活成孔乙己 横竖都是我们不对
网民“今天蜗牛不吃饭”说,“抢我们岗位的时候说小镇做题家目光浅显,颜值也是资源。找工作难的时候又内涵小镇做题家死要面子,假清高。横竖都是我们不对!”
“李建秋的世界”质问,“现在教材改了吗?我记得我当年学的孔乙己不是这样的。我记得当年学的孔乙己,是鲁迅控诉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现在课本改了吗?孔乙己的不幸,是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也有网民说,“太搞笑了,永远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社会这种风气从来就没散去过”“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心酸的是,有多少人活成孔乙己的样子。”“你要不要先去把劳动法改了”“少放屁了、站着说话腰不疼、别动不动评这个评那个的、有时间看看脑子吧!”。
“我父母花了多少钱在我学习上,我一毕业就去当环卫工人合适吗?这话别人说就算了,央视网好意思吗?”“鲁迅先生批判的是什么你们比我们更清楚,而你们却看样子原因归因于他好吃懒做…”
微博网民评论,“我们也不过是祥子,时代变了吗?”(图片来源:网路截图)
也有推特网民热议说,“扯淡他们最积极,干过正事有几件?”“中共的官媒确实脑子有问题”“请问官媒:既然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为何工作报酬、退休金以及享受的社会福利有零三六九等呢?”“我真尼玛恶心吐了,怎么不反思自己的畸形教育文化啊?”“知识分子又要臭成老9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