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催妆”?史上不可忽略的姻缘故事(图)

作者:隅芯整理 发表:2022-12-30 16: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唐代贵族文人的婚礼期间,“催妆”这一习俗就颇为流行。
在唐代贵族文人的婚礼期间,“催妆”这一习俗就颇为流行。(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唐代官员卢储写给新娘的一首诗《催妆》。催妆,古代旧俗,指:祝贺者在成婚前夕特地赋诗来催促新妇梳妆,故得此名。这是属于迎亲的前奏,在唐代社会里是不可少之事。

根据《仪礼・士昏礼》记载,缔结婚姻一共有六项礼仪制度,其中包括:纳釆、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最后的亲迎步骤中,是婚礼两主角同时出现的时候。

除了上述六项,却扇、观花烛等等,均属于婚礼过程的节目。唐代笔记《封氏闻见记》有载,“近代婚嫁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及有下地、安帐并拜堂之礼。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

其实,唐代婚礼的程序甚是繁复,内容是很丰富的,不仅仅是《封氏闻见记》所述而已,像在贵族文人的婚礼中,“催妆”就颇为流行。

相传催妆这一习俗起源自北朝,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中引用南朝陈江德《聘北道记》云:“迎新妇,夫家百余人挟车,俱呼曰:‘新妇子,催出来!’其声不绝,登车乃止,今之催妆是也。”可见,北代时的催妆是男家亲迎时,先在女方家门前高声催促新娘尽早出门来乘坐喜车的风俗。

至于唐代人的催妆婚俗即是继承了北朝的催妆之俗,但另有创新--出现了“催妆诗”。在唐宪宗元和十五年间状元及第的卢储,就写下了著名的《催妆》诗。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就记载了这一则知名故事:

唐宪宗元和年间,诗人李翱任朗州(现今湖南常德)刺史,有一位准备考进士的举子名叫卢储,他拿着自己写的诗文去求见李翱,盼李翱能代为宣扬。

李翱当时把卢储的诗文放在桌上,刚好被他的女儿看见。这位姑娘反复阅读了卢储的诗文之后,就对侍婢说:“这个人将来必定成为状元。”

李翱听说了女儿的结论后,觉得十分惊奇,遂要求幕宾去找卢储,说要选他为女婿。卢储先是谦虚拒绝了,后来才答应。

第二年,卢储果真高中状元。当他衣锦荣归,即要与李翱的女儿举行婚礼。当时,姑娘仍在闺阁中梳妆打扮,卢储遂写下《催妆》,送上楼去催促未来的妻子速速下楼来。他在诗中写道: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这首诗意十分直白:过去曾赴玉京一游,获得“第一仙人”(卢储对新娘的称赞)许诺我成为状元。今日有幸结为秦晋之好,请鸾凤(新娘)尽早下妆楼来吧!

这一段姻缘故事被传为佳话。

催妆到了后来,又出现了转变。在宋代期间,仍有催妆词,但根据北宋文人吕渭老《好事近》一词:

云影护梅枝,短短未禁飞雪。

彩幅自题新句,作催妆佳阕。

西楼昨夜五更寒,恐一枝先发。

元是素娥无寐,贺半轮明月。

我们可知,后来文人所创作的催妆诗词,许多是属于应酬之作,并非于成婚之夕所作,像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怜香伴・婚始》即属此例:“催粧诗已去了,叫家童,今日张相公要送亲上门,准备酒筵伺候。”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