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又名“肩凝症”。(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一般而言,罹患五十肩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虽然左右两肩都有机会发生,但以左肩比率较高,而两边同时发生的机会很少。如果手臂上举可碰到耳朵,而手背到背后可碰到对侧肩胛骨,就不用担心有五十肩。
由于不动较不会引起疼痛,所以很多病人尽量不动,结果使得活动受限愈来愈厉害,变成恶性循环。许多病患会因而变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独臂侠。
五十肩的临床症状可约略分为三个时期:
1、疼痛期:约可持续六个月,此时病人感到肩部各方向的动作均会引起疼痛,痛点通常难以准确定位,而且常会有放射性疼痛至上臂或手肘。
2、僵硬期:约六至十二个月,此时关节不见得会痛,但非常僵硬不灵活,动作明显受到限制,此后疼痛与僵硬可能又同时存在。
3、恢复期:此后六个月,会慢慢恢复,但很难完全复原。基本上,其症状是一种恶性循环,越痛越不动,越不动越痛。
西医的治疗,在急性期,关节活动限制还不明显,口服消炎药及热疗对减轻疼痛都有帮助,关节内注射类固醇也可减轻疼痛。但若活动已受限制,则要加上运动治疗才会有效。运动的目的在于止痛,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肉力量、耐力与协调等。
罹患五十肩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医认为五十肩是由于过度劳累,或因年老体衰,肝肾气血虚损以致筋失濡养,加上风寒湿邪气乘虚侵袭肩部经脉所致,称之为“漏肩风”。由于寒主收引,风寒侵袭经脉,遂致气血阻滞、筋脉凝滞而成肩痛,故又名“肩凝症”。辨证中多属“痹症”的范围。
治疗上以调理气血、祛风散寒、化湿通络为主。方药的使用宜补气血、益肝肾、温经络、祛风湿,可内服三痹汤加减来治疗。
五十肩患者的运动复健,有利于肩部机能的恢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弯腰画圈法:患者站立,足稍分开,向前弯腰九十度,患肢下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画圈动作。
2、手指爬墙法:面对墙壁站立,举起患肢,手指触墙,沿墙向上徐徐爬行到最大限度,然后向下回到原位。
3、体后拉手法:双手置于背后,健侧手握患侧手腕部,健侧手拉患侧手向上到最大限度。
4、后伸摸背法:患侧手置于背后,手背贴背,尽力向上,到最大限度。
5、高举摸耳法:患者站立或坐着,患肢高举过头顶,尽力移到对侧耳朵。
作者为中国医药大学副教授、台湾台中市叶慧昌中医诊所院长,本文经作者授权刊载,转载本文请取得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