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知名的相马名师就是伯乐。(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在现在的影视剧中,经常看到在古战场上金戈铁马,将士们骑着马在战场上厮杀。骑兵在古代的战争中,对一场战争的胜负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骑兵拥有一匹好马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相马这一技能则应运而生,史上最知名的相马名师就是伯乐。
伯乐(约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菏泽)人。当时秦国为了抵御西北方剽悍的游牧民族——西戎,开始重视养马驯马之事,组建了本国的骑兵队伍。伯乐因善于相马,受到了秦穆公的信赖。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师的伯乐也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伯军”。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伯乐”原本是星宿的名字,传说是在天上管理天马的神仙。《晋书・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据说名驹见到伯乐就会向天长鸣,且会因他莅临而喜,因他离开而悲。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到了唐朝时,韩愈写过一篇《马说》,其中有一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一文千载流芳,也使“伯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在文化的演绎中,引申为把善于发现人才,懂得鉴别贤才的人,均称为伯乐。
斗转星移,从春秋时期到清朝,跨越了二千多年。昔日协助秦穆公相马的伯乐,又来到了世上,协助乾隆帝相马。变换了时空,变换了场地,伯乐转生为来保,他前世的相马术也带到了这世,成了来保的天赋。来保曾公开对人说他是伯乐转世,只要一见到马眼睛就炯炯有光,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来保开始隶属于内务府,后任内务府总管。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担任清朝工部尚书,后改刑部尚书。来保知人善任,爱好相马,恪尽职守,乾隆十二年(1747年)正月任武英殿大学士,三月任吏部尚书。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来保入值军机处。他管理兵部及上驷院时,每当挑选马匹时,将上百匹马列为一群,他瞥一眼,就知道那些马的优劣,以及细微的毛病是什么,他都能准确地一一指出来。他高超的相马能力,令贩马者格外震惊,认为他简直就是神人在世。
来保七十岁以后,经常闭目静坐。每当有马儿经过时,他静静地听马蹄声,就能知道马儿的优劣,甚至连马的颜色、疾病,都能听出来。所以乾隆帝所骑的御马,都会先命来保去查看甄选。
一次,有几名宫内侍卫,精心挑选了三匹马,试了上百次都没有出现差错,他们准备把骏马进献给乾隆帝。那时来保已经很老了,眼皮往下垂得很长。他就用两指撑起眼皮检视马儿,说:“其中只有一匹马可用,其它二匹都不可用。”侍卫们按照来保说的又试了一下,果然如他所言。
几名宫内侍卫,精心挑选了三匹马,准备把骏马进献给乾隆帝。
有一天,来保坐在内阁,史贻直(文靖公)乘马来到阁门外。史公偶然说起今天骑的是枣骝马,是非常好的骏马。来保说:“好是好,但是您所乘的是黄膘马,为什么要骗人呢?”史公说:“刚才是我口误啊,但您是怎么知道的呢?”来保只是笑一笑,并没有回答。
又一天,梁诗正(文庄公)入阁有些迟到了。梁公说,他所乘的马喝水喝得太多以致生病了,连行走都很艰难。来保说:“不是喝水太多而生病的,是因为它误吞了水蛭造成的。”梁公就请兽医针治,果然除掉数升水蛭后,那匹马儿也就痊愈了。
还有一次,来保与史贻直坐在政事堂内,听到墙外马行声,来保说:“这是匹好马,身体是白色的,蹄是黑色的。”史贻直不信,叫人去看看,马的颜色果然如来保所言。史贻直笑着说:“你前生是伯乐吗?”来保依然笑而不答。说听到嘶叫声知道是好马,或许是能做到的,但是隔着墙还能知道马的颜色,就很不可思议了,来保相马即是如此神乎其技。
来保相马还有一件比较奇特的事,他曾经在路上看到一匹驮着煤的老马,他花了很多钱把那匹马买下来,洗得干干净净后送给皇帝。当时乾隆帝因为来保一向有伯乐的美称,命令人把那匹老马养在上好的马厩里。
有一天,率部众降清的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前来拜谒皇帝,乾隆帝在滦阳万树园接见他。准噶尔部族素以骑射闻名,皇帝想要观察他的骑术,他推托说没有马。侍臣牵出平时使用的马给他看,都不合他的意。来保叫养马人牵出他送给皇帝的那匹驮过煤的老马,叫阿睦尔撒纳骑骑看,阿睦尔撒纳才刚骑上去要走,马就跳跃着把他震了下来,试了三次,情况都一样。阿睦尔撒纳觉得很丢脸,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隔年,阿睦尔撒纳叛清,成为西陲的强大边患时,侍臣回忆起之前在万树园试马时的事情,认为来保进献的那匹马很有灵性,已经事先知道阿睦尔撒纳会叛逆,所以不愿意让他骑,三次把他甩下马来。所以当时的人说,来保公相马的目力,似乎还比伯乐更强呢!
来保公曾对严道甫说:“二十岁时,曾在长安门外服刑三十余日,研究《易》象乾坤二卦,得相马之道。从中得到神的真传,这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月,来保去世,谥号文端。乾隆帝尝为《相马歌》赐之。
参考文献:
〔清〕袁枚:《子不语》》卷二十一
〔清〕佚名《名人轶事》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