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首页上的插画女子 你知道她是谁吗?(组图)
Google首页30日出现一张穿着红色旗袍、梳着波浪浏海的民国女子,这名女子正是已逝作家张爱玲。(图片来源:Google网页google.com截图)
Google首页今天出现一张穿着红色旗袍、梳着波浪浏海的民国女子,这名女子正是已逝作家张爱玲。Google为了纪念张爱玲百岁诞辰,特别放上插画版的张爱玲追思,还画出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红玫瑰与白玫瑰”。
专门研究张爱玲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陈子善表示,今年是张爱玲的百岁诞辰,上海民间团体或书店发起多场纪念活动,但几乎没有一场是由官方举办,原因是张爱玲在中国大陆还有点禁忌,至今没有出版她被视为反共小说的“秧歌”和“赤地之恋”。那么张爱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作家呢?看看以下是林辉对于她的分析“慧眼看透中共的张爱玲”,可能就会对这位已逝作家有更深刻的体会与认识。
民国时期不少作家都没能逃脱过中共的迫害,与他们不堪的命运相比,张爱玲则靠慧眼看透了中共而选择了离开大陆,也因此得以善终。(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慧眼看透中共的张爱玲
民国时期不少作家如茅盾、老舍、巴金、郭沫若、丁玲、沈从文等,在中共建政前后,选择了留在大陆,有的甚至对中共百般逢迎,如郭沫若。然而,他们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没有逃脱过中共的迫害,老舍更是在文革中不堪受辱,投湖自尽。与他们不堪的命运相比,张爱玲则靠慧眼看透了中共而选择了离开大陆,也因此得以善终。
民国才女
民国时期上海文坛有四大才女:张爱玲、苏青、关露、潘柳黛,最为人熟知的是前两人,二人也是惺惺相惜。苏青言“只看张爱玲”,张爱玲则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
这个自视甚高的张爱玲出身名门,本名张瑛,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李鸿章的女婿,祖母李菊耦乃是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张志沂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曾前往英国,较为欧化。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张爱玲,先是在私塾学习,后进入贵族学校。
张瑛10岁时,即1930年,父母离婚,也是在这一年,张瑛被改名为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14岁时,张志沂与孙用蕃结婚,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从此在继母的虐待下长大。有一次,孙用蕃向张志沂近谗言,张志沂不仅痛打了张爱玲一顿,还掏出手枪扬言要杀死她。而青春期的这些经历,对张爱玲孤僻、高冷、敏感性格的形成不无关系。
张爱玲在中学时就显示出了其文学天分,14岁时完成《摩登红楼梦》,17岁时,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小说。19岁时,张爱玲前往香港大学文学院读书。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后,张爱玲回到上海,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后因为经济原因辍学,此后通过从事文学创作谋生。在1943年和1944年的两年中,张爱玲因发表《沉香屑》、《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中短篇小说,而在上海一举成名。从那些流淌的文字中,你会感觉到她对世态人情的把握是如此的精致、圆熟、冷静而又充满世俗的情趣。或许正是这睿智,这对世事的洞察,帮助她逃避了人生的劫难。
此间,张爱玲结识了汪精卫政权的宣传部次长、作家胡兰成,并与之产生感情纠葛,1944年,两人秘密结婚。但生性风流的胡兰成又在婚外与他人同居,最终张爱玲在1947年选择了与其分手。
观望中共后选择离开
1949年中共建政前,张爱玲因道听途说而对中共“解放区”产生某些幻想,为此写过《十八春》和《小艾》两篇小说,对中共有正面评价。也基于此,在1949年后,她抱着观望的态度留在了上海。中共自然忘不了将这位上海滩著名的作家“收归旗下”。
1950年七八月间,在中共御用文人、上海文化官员夏衍的安排下,张爱玲随上海文艺代表团到苏北农村参加土改工作。
这两个月的生活,是她和中国大众距离最近的一段历程,但也是她感到最尴尬和痛苦的一个时期。她所看到的“贫穷落后”、“过火斗争”与当时要求的“写英雄”、“歌颂土改”相去甚远,她在写、不写、写什么之间困惑不已。她承认自己写不来“一般所说时代‘纪念碑’式的作品”,而且“也不打算尝试”。她感觉到自己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其敏锐的洞察力使她萌生了去意。加之与胡兰成的关系,周围不断将其视为“文化汉奸”的言论和来自政治方面的威胁,最终促使她决然离开了中国大陆。
1952年7月,32岁的张爱玲拒绝了夏衍的挽留,以“继续因抗战而中止的香港大学学业”为由只身去了香港,后前往美国。此时,中共政府对于出境审查还不像后来那么严格。
就在张爱玲走后不久,中共在大陆掀起了一个又一个运动。假如张爱玲留在大陆,1957年的“反右运动”肯定逃不过,更遑论后来的文革?假如她留在大陆,以她的傲气,或许亦如傅雷、老舍一般,抱着“士可杀不可辱”的信念会选择自我了断。然而,张爱玲就是张爱玲,她对时局的洞察力让她摆脱了噩运,并以七十四岁的高龄善终。
被封杀的小说
在张爱玲离开大陆前往香港后,她创作了两篇小说《赤地之恋》和《秧歌》。目前,尽管张爱玲的其它小说都可以在大陆公开出版,但这两篇却始终被中共封杀,原因就在于内容反共。
《赤地之恋》的时代背景是土改、三反运动和韩战,小说真实描写了中共对人性的摧残与控制,在控制整个社会的党面前,个人没有容身之地,更不用说自由意志了。而《秧歌》则表现了中共暴力土改的残酷,以及农民的反抗如何被瓦解,最后沦为政权的奴隶。“秧歌”这一意象是暗喻人民被迫出来的笑脸和假装的幸福,揭示在政治高压下农民的灵魂扭曲。
张爱玲在小说中预言道:“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
结语
诚如张爱玲所预言的那样,中国在中共的治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至少八千万中国人受到中共的迫害。张爱玲当年的转身离去是何等的睿智?
责任编辑:立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历史上的亡国论(组图)
- 【戴东尼专栏】中国三百多年前的高级私人订制(组图)
- 【云中君专栏】勇冠三军的吕布为何沦为过街老鼠?(图)
- 风靡世界的蒙特梭利教育给父母什么启示?(组图)
- 中共想要插上AI的翅膀 还想要打开潘朵拉盒子(图)
- 一生为故国招魂 访钱穆故居素书楼(组图)

- 这是人干的事?斯大林的残忍好色你想不到(图)
- 中共五中全会定10月26日开 杀气腾腾(图)
- 127岁的修道人预言末世大劫难(图)
- 【中国时局】五中全会有怪事发生?(图)
- 朝鲜翻脸了 枪杀余波恐致“可怕事件”(图)
- 传贵阳市委书记在飞机上 要求让其插队先起飞(图)
- 五中全会前另一轮权斗开启 政治风暴随时爆发(图)
- 45岁后身体有3种特征 恭喜你是长寿体质(组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