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人的德行正如皇帝题的匾“青白如水”,感动了一方百姓,感动了皇帝与王公贵族。(绘图:志清/看中国)
什么东西能打动人、能感动人,能引起世人的共鸣,能流芳百世?就是人的“德”。
“青白如水”的故事
清朝雍正年间,山西平遥县有个书生叫张菊人,中举后被皇帝钦点到河南辉州任知县。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所得俸禄皆赒济穷人和学子。妻儿在山西种地,秋麦两季,都要托贩子把磨好的麦谷捎到辉州来,张菊人不食辉州粮,只饮辉州几瓢水,人称张白水。
雍正八年,张菊人任期满了,朝廷升他到广西任知府。
升职是好事,但是张菊人年事已高,又生恋家之心,没有去赴任。此时,张菊人两手空空,连回家的盘缠钱都没有。县里的几个富商听说后给他凑了三百两银子,恭恭敬敬的送来。张菊人连连摆手说:“民财岂可贪!”一再拒绝。一个富商急眼了,兜着银子到一口井边,对张菊人说:“老爷再推辞,我把银子全扔井里去!”无奈之下,张菊人只好收下。但是隔天,张菊人就把这三百两银子送给了县里的几个名气很大的儒生,帮助儒生们建了一所书院,叫“百泉书院”,圆了一代学子之梦。
张菊人为了凑足回家的路费,到县城东关一油坊做起了短工,两个多月后,终于挣够了回家的路费。
一天早上,张菊人早早起床,想独自离开辉州县,结果轻轻推开大门,发现长长的街道上坐满了人为他送行。
张菊人感动的眼眶含泪,走下台阶,搀扶的搀扶,执手的执手,表达感谢之情。同时发现街上摆满了筵席,一眼望不到边。
张菊人问:“这队伍有多长?”
一位老者回答:“一直到城东五里之外的五龙庙。”
又问:“这筵席有几桌?”
答:“人有多长,席有多长。”
张菊人立时恼了,将手中的桃木棍扔在地上:“毁我一生清白也!”说罢转身进了大院。
因为许久不见张大人出来,与县令搭话的老者率先推门而入,却见张菊人已经在皂角树下悬梁自尽。众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呜咽声一片。本为表达对张大人的敬重与仰慕,却因此坏了张大人的一世英名还害了张大人的性命。
张菊人的灵柩被送往山西的当天,十里无空巷,人人皆穿白,祭奠张菊人的竟是一杯杯盛有百泉水的素酒。辉州百姓对张菊人的思念痛苦导致很多人双眼红肿,过往客人以为辉州人得了红眼病,把这个消息传到了朝廷,皇帝派御医下来巡诊,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朝野上下为之震动,皇上亲赐御碑一块,上书四个大字:青白如水。
张菊人的德行正如皇帝题的匾“青白如水”,感动了一方百姓,感动了皇帝与王公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