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民意测试“意外”失准 人算不如天算(组图)

作者:夏言 发表:2019-05-27 08:0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澳洲大选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5月27日讯】澳洲大选前的民意测试数据一直被外界认为是科学可信的,偏偏这次出了意外,不仅仅惊呆了政客与博彩爱好者,也让各媒体评论专家们丢尽了脸。

无论依照往年的惯例,还是竞选席位的分析,或综合民意测试数据,都显示出选民需要更换执政党的决心,连自由党本身都在为“不要输的太惨”作最后的努力。或许“天意不允许”,工党一路领先之后,突然逆转,再次败下阵去。一位自由党的支持者在推特上的一个贴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那一刻的“神迹”,帖子称“原本是来送葬的,却意外地见证了加冕典礼。”

整个大选,更意外的是华人的选前民意测试结果当了一回指点澳洲政党走向的黑马。

很多评论在探讨,为什么民意测试失去了可信度,究竟工党的跟头栽在了哪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从两党的经济政策上作分析比较,却有意避开一个重要的因素。个人认为,本次大选的逆转,中国问题才是压死工党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上次说了,澳洲朝野两大党就像一对冤家夫妻,都抢着要当家,一个善于经营,一个热衷花钱。经济不景气了,就收紧裤腰带,国家富裕了,就要撒币,那是悠闲体制下的澳洲社会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律。澳洲人就是这样慢慢悠悠地把握着自己的生存与延续方式,他们不习惯大起大落。

大选永远都在拼经济政策,选前的经济政策承诺,两党互不相同,却各有千秋,很难区分孰优孰劣。自由党执政了六年,“宫廷政变”不断,选民希望他们下台来好好冷静一下自己也在情理之中。

但澳洲朝野两党在对外的政策上却向来互相妥协,不管是谁推动,两党步伐基本保持一致。从当年的“白澳政策”产生与废除,到“中澳建交”,再到今天的“中澳美关系”,“南海自由行”,签订“反渗透法”等等,所有的决定出笼,都是两党共同协商的产物。这就是为什么两党不管怎么斗,都不会形成“你死我活”式的对立状态。

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澳中关系的走向显得不明确,两党的大选承诺有意回避了外交政策这个尬尴话题。却不料,选前被一种偏执的势力打破了宁静。

前工党总理基廷突然高调为中共护航,要求将负责调查中共渗透的官员赶出安全系统。华裔的工党影子部长承诺一旦执政将立即改变澳中关系现状,再加上极富声望的前工党总理霍克过世,舆论又指向“中澳友谊”,霍克一向反对把中国视作战略对手,澳洲潜在的威胁。

自由党推动的“反渗透法”曾引发一场讨论,但整体效果得到了社会认同,也没有触动所谓的“反华”负效应,反而令那些嚣张的红色势力有了收敛,令那些吃了人家软饭的官僚自我检查立场的界限,也令华人社区更显和谐。华人群体的民意从支持工党转向支持自由党就可见一斑。

澳洲大选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种种迹象显示,工党一旦上台,就会以经济贸易为理由,快速改变“澳中美”关系网。为了亲近中国,而不惜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环境,或将冒犯美国政府,那样的的未来,不是澳洲选民希望看见的。如何与中国保持稳定的贸易往来,那是执政者的智慧体现,就如自由党领袖莫里森说的,“美国是盟友,中国是客户”。虽然有一些华人表达不满,其实那是大实话。

可以说,工党高层的非理性言论,不但没有获得华人的认同,也失去了原本游离在两党之间的选民。最终,工党本该反盘的选区,几乎都没有翻盘成功。

澳洲人的个性就这样,他们无法接受变化太大的冲动,即使要在城市里造一条轻轨线,都是在缓慢的过程中去接受它。与其要将一个“未知数”压给工党,那宁愿太平地选择维持现状。

媒体说,应该督促基廷等前工党高官注册中国代理人,是的,工党应该先从内部做起,清理自己的阵营,改变本身的形象。

大选之后,率先进行作反思的就是澳洲主流媒体了,不能押宝在某些官僚式的民意检测机构的数据上,应该走入社会去亲身感受选民在想什么。

 

来源:澳洲看中国报 夏言聊天室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