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暗藏的玄机与龙之九子(组图)

作者:米雅 整理 发表:2019-05-04 13: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传闻龙生九子
传闻龙生九子(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人经常自诩为的传人,以龙为祖先。龙的形成约始于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的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脱离自然界中的具体动物形象,成为集诸种动物灵性与特长于一身的特殊动物。到隋代之后,皇帝所穿的衣服又称为龙袍,宋代之后,关于龙的历史与家族有了更多的传说。


乾隆帝龙袍(图片来源:Dr.Meierhofer/CC BY-SA 3.0)

龙除了被视为吉祥物与皇权的象征外,古时连龙袍也暗藏玄机。乾隆帝龙袍为例,龙在前方三条,后方三条,肩部两条。无论从前面还是后面看,都是看到五条,暗合“九五之尊”。虽然算起来只有八条龙,有人称天子也是龙,因此加起来是九龙,也就是最后一条龙是穿着衣服的人,所以数目确实合符“九五”之数。

相传史载明孝宗朱佑樘曾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当场不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凑出一张清单:龙的九子是趴蝮、嘲风、睚眦、赑屃、椒图、鸱吻、蒲牢、狻猊、囚牛,这些龙子记载于《怀麓堂集》中,可谓“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不过在民间传说中的龙子却远远不止这几个,狴犴、貔貅等都被传说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表示极多,九既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后人根据各方资料列出“龙的孩子”如下:


石碑顶部雕刻的负屭(图片来源:用心阁/CC BY-SA 3.0)

一、斯文者

负屭(音赴系),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二、好烟者

狻猊(音酸泥),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因其好坐,亦作佛座狮子。


椒图,四合院大门上的铺首衔环。(图片来源:用心阁/CC BY-SA 3.0)

三、好静者

椒图,形状像螺蚌,性格好闭、好僻静,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常饰于大门口,以求安全。

四、擅斗者

睚眦(音牙自),龙身豺首,性格刚烈,好勇擅斗,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

五、好吞者

螭吻(音吃吻或称鸱尾),龙头鱼身,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脊上。汉朝时建造宫殿,为防止起火就在屋顶正脊两端安装形状类似鸱的尾的吞脊兽构件。唐代以后这种构件因为其形状逐渐称为鸱吻。到了明清时期,大型的鸱吻多用于宫殿建设,又称为“正吻”、“龙吻”。


垂脊走兽嘲风(图片来源:用心阁/CC BY-SA 3.0)

六、远望者

嘲风,有凤凰的形象,是鸟的化身,平生好险,一般在殿或屋的房顶上,有震慑妖魔,驱灾除害的作用。如今殿角走兽即是其形象。

七、贪吃者

饕餮(音滔帖),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它能喝水,几乎在古代桥梁外侧正中都能见到,防止大水将桥淹没。


驮碑的赑屭(图片来源:用心阁/CC BY-SA 3.0)

八、好重者

赑屃(音毕戏或称霸下),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传说赑屭在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

九、正义者

狴犴(音毕岸),传说其重义气、好诉讼,能明辨是非、仗义执言。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龙的本性善良,人们依照龙九子的品性,将它们的外形用于各类建筑装饰,尽管如此,龙的真实样貌与存在与否的问题,仍存在着许多神秘的地方。



责任编辑:洪伊凡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